本文轉自:南方日報

廣州“95後”陪診師:

陪3000個陌生人看病

劉丹丹每天都揹着一隻鼓鼓囊囊的單肩包,但裏面裝的卻不是她自己的東西。

包裏,一沓病歷單被分類打包,整齊地裝在牛皮紙袋裏,夾層裏有幾盒常用藥、若干醫用口罩和消毒溼巾,最上層是餅乾、麪包和水,用來給做完空腹檢查的患者墊肚子,有時爲了便於低溫保存藥物,還會塞個冰袋。

劉丹丹是“95後”,今年27歲,在廣州當全職陪診師。她的單肩包像個“百寶箱”,裏面總能掏出患者需要的東西。

今年是劉丹丹當陪診師的第5年,她給超過3000人做過陪診。陪診師,顧名思義,就是陪人看病,包攬掛號、排隊、看診、取藥、拿報告等就醫流程的細枝末節。但在劉丹丹看來,陪診要做的,遠不止這些。

在醫院當“導遊”

對劉丹丹來說,廣州各個醫院的樓棟分佈、就診流程幾乎都刻在了腦子裏。

每次陪診前,劉丹丹都會提早去醫院踩點,理清患者的就醫流程和路線。跑得多了,各醫院放號時間、就診流程、不同科室的診室位置甚至專家的擅長方向,她基本瞭然於胸。

“做到這些,還只能算是入門級陪診師。”在劉丹丹看來,做陪診,更關鍵的是要幫患者把病情同醫生說清楚。

劉丹丹每次都和患者約定提前40分鐘碰頭,幫對方慢慢捋清患病歷程、症狀、病史、可能與疾病相關的因素等,形成清單。見到醫生時,若患者還是講不清楚,她就馬上補充。

有的人久病成醫,而劉丹丹則是“久陪成醫”。

4月30日這天,劉丹丹陪診的患者鍾伯說耳朵裏有疼痛感,她馬上想到,這和之前自己陪診過的幾名患者情況相似,可能是異物進入耳道導致發炎。後來,醫生果然從鍾伯的左耳掏出一小團棉花球。

事實上,劉丹丹的專業背景與醫療完全無關。2019年,她所在公司的老闆創辦了陪診師機構,她纔跟着入了行。

自那時起,每接觸不同疾病的患者,劉丹丹都會記下症狀和診斷結論。積累多了,她也能對大多數患者病情有基本的判斷。

“臨時子女”和“陌生朋友”

“丹丹,我們老兩口請你喫頓飯吧,今天多虧你在。”醫院裏,看完病的鐘伯非常感激。

像這樣的老年患者,劉丹丹經常遇到。他們的子女或在外地工作,或不便請假,無法陪他們看病。尤其是外地來的老年人,本就因病焦慮,面對陌生環境更加緊張。

這時,劉丹丹成了他們可以依靠的“臨時子女”。

她嫺熟地幫他們處理好所有手續,看診結束時仔細詢問醫生注意事項、用藥及複診要求等。隨後,劉丹丹會把情況發給他們的子女,並不忘安慰幾句:“放心吧,醫生都說是小毛病,很快就好了。”

在疾病面前,脆弱幾乎不分年齡,劉丹丹的客戶中也有不少年輕人。

不久前,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聯繫上她,說自己痔瘡發作,疼得沒法走路。她趕緊撥打120,並馬上趕到患者家裏,幫他收拾隨身物品,一起去醫院,治療結束後又把他送回家中。

在她看來,獨自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生病了家人不在身邊,又不想麻煩同事、朋友,付費的陪診師可以讓他們接受到來自陌生人的照顧。

陪診遠不止“跑腿”

在做全職陪診師的第5年,劉丹丹明顯感受到,需要陪診的人越來越多了。

在她看來,這反映出人們的健康意識在提升,對就診效率的要求也更高。

“就患者而言,陪診師對醫院更熟悉,也更清楚專家擅長領域,能打破信息差,讓看病少走彎路。”劉丹丹說。

隨着市場需求增加,不少人開始關注這一新興行業,在社交媒體上,劉丹丹經常收到私信,希望她能夠帶他們入行,其中不乏醫學專業畢業生。

“這說明,陪診師正在成爲不少人新的職業選擇。”劉丹丹說,但她總會提醒對方:陪診遠不止“跑腿”這麼簡單。

“陪診師要勤快、細心、有責任心、有同理心,有能力幫患者解決各種細枝末節的問題,同時更要好學,熟悉每家醫院及醫療常識,如果有醫學背景更好。”在劉丹丹眼裏,這是一個有溫度的醫療服務行業,要學會和不同人打交道,要有足夠的社會經驗和心理學常識,能看出患者和家屬的情緒狀態,及時溝通安撫。

入行5年,即便已經成爲機構裏的陪診負責人,但劉丹丹依然督促自己要不斷學習,“朝着更懂醫學、更懂患者的陪診師努力”。

南方日報記者 吳雅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