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的是,咱們國家的資源稟賦特徵是“富煤、貧油、少氣”。天然氣消費量佔世界第三,但產量只佔全球第六,毫無疑問,我們是一個天然氣淨進口國。

本月初,中國宣佈對美國進口的LNG加徵25%的關稅。這一關稅政策將在冬季來臨前實施,其可能導致美國出口到中國的LNG下降。隨着中國尋找替代氣源以滿足其天然氣需求,買家們在搶奪非美國氣源上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並推升亞洲LNG的現貨價格。

近年來,在國家強調要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當下,伴隨着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與“煤改氣”作爲各地“硬任務”的推進,“到2020年甚至2021年國內天然氣供應將持續緊張”已成業內共識。

有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增量已達到近200億方。“我們預計,2018年全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增量將與2017年基本持平,表觀消費總量可達到約2750億方,增量在350億方左右。我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總量爲2366.3萬噸,同比大增51.3%。

供小於求反應到市場最直接的表現無疑就是漲價。

8月7日,中石油針對2018年11月到2019年3月的冬季天然氣購銷制定新的定價策略,對管制資源的價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天然氣基準門站價上浮20%執行。對例如進口LNG、頁岩氣、煤制氣、煤層氣等非管制資源,中石油在全國不同區域的供應價格均有上浮,上浮幅度不一。

東部非管制資源不區分居民與非居民,在基準門站價格基礎上上浮38%;南方上浮40%。針對直供電廠和工業用戶,在全國範圍的定價基本一致:合同量內執行該省基準門站價上浮22.7%。

8月10日,中石油向陝蒙地區液化天然氣(LNG)工廠直供的管道氣已開始執行新的氣價政策——計劃內供氣價格上調0.2元/方至2.08元/方,超出部分執行3元/方。據接近陝西LNG工廠人士測算,按此加價政策,將比往年同期高出約1000元/噸。

上游老大發聲,下游小弟們也紛紛響應漲價,從8月11日開始,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山東、江蘇等多地LNG工廠出廠價格進入上行通道。有市場機構統計信息顯示,連日來,日均出廠價格漲幅在50—200元/噸,部分地區LNG出廠價已接近去年採暖季前期價格水平。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氣源供應形勢緊張的當下,限氣之餘,註定又是一個漲價季。

羅列了這麼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告訴大家,天然氣的漲價預期十分強烈,下面我將從產業鏈角度詳細解讀一翻。

天然氣行業產業鏈

一、上游

這裏說白了就是氣源的問題,就像鋰電池中擁有鋰礦一樣,天然氣屬於戰略資源,所以不用多說,氣源基本都掌握在國家手中,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佔據了近98%,只有少部分民營公司掌握一部分海外氣源。

二、中游

這裏就是天然氣輸送的過程,包括三個部分:接收站、運輸、儲氣庫。

1)接收站

接收站針對的是LNG,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液化天然氣,這裏是目前我們薄弱的點,也是民營公司利潤最高的點,因爲在國際範圍內,天然氣是供大於求的狀態,但國內卻恰恰相反,根本原因就是受到接收站接收能力的限制的影響。

2017接收站LNG接收能力

2)運輸

運輸這裏模式分兩種,管道運輸和公路運輸。

管道運輸針對是管道氣,比如目前咱們國家從中亞和俄羅斯進口的都是管道氣。

公路運輸針對的是LNG。

3)儲氣庫

這個一般是指地下儲氣庫,主要針對的是管道天然氣,通常建設在天然氣用戶城市附近。

三、下游

我國天然氣的下游消費主要集中在工業燃料、城市燃氣、發電、化工和交通運輸五大領域,

目前以前兩者爲最,並且仍然保持高度增長的態勢。

綜上,本期預見我們爲大家精選了兩隻優質標的。

廣匯能源:公司目前自有LNG產能11億方,。在江蘇啓東建設 LNG 接收站,一期週轉能力60萬噸已 2017年6月投產,二期將擴大至115萬噸,預計18年底投產,19年將形成新的增量,中報業績預增675%-693%,後市潛力巨大。

佛然股份:公司主要從事城市燃氣業務,主營業務具體爲天然氣的銷售及輸配、燃氣工程設計、施工。主要經營區域位於廣東省佛山市,擁有統一接收所有進入佛山市地域範圍內管道天然氣的獨家特許經營權。

簡介:《預見》是彩貝股票投研團隊歷經半年內測打磨的原創欄目,旨在研判大趨勢與調研新機會。我們奉行“洞察趨勢,預見價值”理念,以獨家視角和專業研究,解讀資本市場新變化,預見確定性投資機會。同時,我們也爲投資者確立安全邊際,提示潛在風險,幫助投資者第一時間做出最正確的投資決策。我們的初衷和目標是:助您成爲理性高明的投資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