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並且把外表美、內在美巧妙地彙集於一體,把人文觀念與社會功用滲透於玉器之中,把博大精深的古蜀文明含蓄地綜合體現在龍的形象裏,使之具有豐富的美學價值、禮儀功能、宗教功能、經濟價值和裝飾功能。再看甲骨文的蜀,其字完全是三星堆玉器縱目面具的象形文字,頭上長着大大的眼睛,其目直 凸於外,頭下則是捲曲的蛇 ( 龍 ) 身,而不是蜎 蜎 小蟲。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2300 年前,春秋時期的詩人屈原筆下,龍是奔馳於雲天的坐騎,比喻主人的高潔情懷。他在《離騷》中雲, “ 駕八龍之婉約兮,載雲旗之委蛇 ” ;又在《涉江》曰, “ 駕青虯兮 驂 白 螭 ,吾與重華遊兮瑤之 圃 ” 。在《天問》詩中,他一口氣提出了百餘個問題,從自然到社會,從歷史到傳說,都大膽地提出了懷疑。自然, 龍這個 神物也沒逃脫他那敏銳的目光: “ 禹用應龍 ,如何溝通江海? 應龍怎樣以尾劃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經歷? 日光無處不到,燭龍如何再照? ”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在屈原的時代,對龍敢於疑問的人畢竟是少數,因爲 龍具有神的意象。但是,屈原的提問,卻一直在歷史的山谷中激起迴響。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一、發現三星堆玉器中最初形態的原龍

我們從現有文獻中可知,持 “ 星象說 ” 觀點的人認爲,龍的原型是天上蒼龍七宿的心宿二 ( Antares a Scorpio) ,是一顆很明亮的恆星,有 “ 龍星 ” 之稱,又叫 “ 大火星 ” 。它具有火紅的顏色。由於這顆星於春夏黃昏時候呈現於東方的天空,十分醒目,人們便用它的出沒方位來確定季節。古代的 “ 火正 ” ,是專門觀測火星的官員。由於大火星春天出現的時候,正是春播開始之時,所以在上古農業社會,它所具有的作用很大。有些學者得出結論,殷周古文字的 “ 龍 ” 字來源於天上星象的 “ 蒼龍七宿 ” 。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另一種觀點是 “ 組合而成 ” 說。其思路是:我們的祖先不清晰、不精確、 不 唯一地將身外世界的種種對象,集合、昇華成若干個 “ 神物 ” ,然後加以崇拜。龍的形象是吸收了許多動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從 鱷 、從蛇、從蜥蜴、從馬、從豬、從閃電、從虹 霓組合而成。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然而,事實竟然會與古代屈原以及現代人們的主觀願望猛烈碰撞。一批體積碩大的三星堆玉器,獨自渡過漫長的 5000 年後,被一羣喜歡收藏的人不經意間相遇。自古以來,人們認爲玉是大地的舍利,石頭裏的精華,更是大地的骨架的精品。他們發現,四川民間收藏的三星堆玉器中,造型各異的龍圓雕、片狀器藏品,數量之衆多、造型之精美、內容之豐富、氣勢之恢宏,着實令世人驚歎 ! 它爲我們重新審視中國遠古 時代龍的起源、龍的用途、龍的使用方法,龍的文化內涵,提供了極爲珍貴的實物證據。這些玉器十分直觀地告訴今人,龍,作爲一個崇拜圖騰,對不可思議的自然力的一種理解,不是虛構的神物,而是古蜀國曾經 廣泛存在過的、活生生的、與古蜀先民關係極爲密切的動物。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據我們觀察估計,從數量上看,六七位三星堆玉器收藏家 手中龍專題的藏品大概二三百件。從重量上看,小的一二公斤,大的 300 餘公斤,五六公斤的居多。從形狀上看,有直龍、有圈龍,有 W 形、有 M 形。它們或突出頭、或突出尾、或突出翅。其中有角龍,據《述異記》記述: “ 蛟 千年化爲龍,龍五百年爲角龍 ” 。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蛟龍,指能發洪水的有鱗的龍。相傳蛟龍得水即能興雲作霧,騰 踔 太空。 夔 龍,單足神怪動物, 夔 龍紋,形象多爲張 囗、卷尾的長條形。 虺 龍是一種早期的龍,常在水中。 “ 虺 五百年化爲 蛟 , 蛟 千年化爲龍。一般把沒有生出角的小龍稱爲虯龍。有翼的龍稱爲 應龍。 “ 龍五百年爲角龍,千年爲應龍 ” 。 因爲傳說當年大禹治水時,曾有應龍以尾劃地,爲 禹指出疏導洪水的路線,於是纔有後世江河的浩蕩。蟄伏在地而未昇天、形狀作盤曲環繞稱蟠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龍鳳各居一半,龍是飛龍,張口旋身,回首望鳳;鳳是翔鳳 ,展翅翹尾,舉目眺龍。周圍瑞雲朵朵, 一 可謂現代的龍鳳呈祥版。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這些龍大多造型渾厚、莊重,圓雕和浮雕作品較多,圖紋工藝複雜。尤其是龍形圓雕,無論是飛龍,還是臥龍,均豐滿圓潤, 刻劃得敦實健壯,顯露着古蜀國玉工的聰明才智和十分嫺熟的創作能力。龍器物、龍畫面上的幾何紋、自然寫實紋、抽象的動物紋等,均表現得筆觸靈活、線條生動,簡練中蘊含着豐富的意趣,矯健中表現出生動的靈性,得心應手,揮灑自如。它們傳導給人們的美感,並不僅來自於形式,主要的是古蜀先民賦予了它種種思想觀念和文化內涵。並且把外表美、內在美巧妙地彙集於一體,把人文觀念與社會功用滲透於玉器之中,把博大精深的古蜀文明含蓄地綜合體現在龍的形象裏,使之具有豐富的美學價值、禮儀功能、宗教功能、經濟價值和裝飾功能。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二、兩個祭祀巫師雙手緊握活體龍

國際上通行衡量文明的四個要件是,古代城池、青銅器、文字、祭祀。在原始宗教中,祭祀是進行精神控制的重要手段。對動物的崇拜和對自然現象的崇拜,成爲祭祀活動中的極重要的內容。古蜀人往往把狩獵的成功與失敗、是否遭到猛獸的危害與主宰自然界的神聯繫起來,看作是神意志的表達,而這些動物就成了神意志的體現。由此產生了古蜀先民的獻祭活動,即在狩獵歸來,先要以獵獲動物的一部分祭神,對神的賜予表示感謝,然後才食用。在這種活動中,獻祭的動物就成爲人與神聯繫 的中介,在這些動物身上表達着人對神的祈望和崇拜之情。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古代 蜀國是以怎樣的方式祭祀?祭祀的動物是何方聖神?

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中,有一個高 2.6 米的大立人銅像。銅像雙手舉在前胸,右手高左手低,五指握成兩個大 “O” ,由於左右手錯位,雙手不合比例誇大, 拳孔沒有上下對齊。因而有人 從拳孔 大小和形狀推測,其抓住的應該是一條彎曲的巨蟒,這是祭天求雨的表現。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恰好,一位收藏家有一幅長 4.2 米,高 6.3 至 70 釐米,由七塊厚 2 釐米的龍溪玉 玉 版組成的版畫。玉版頂端有 8 個圓雕飛鳥,鏤雕 6 個獸面。玉版穩穩當當地插在 8 個鑿有凹槽的神獸、牛、虎、龍背上。正面深浮雕 2 株神樹, 2 個玉尊,一個神壇;兩面各站 10 個,共計 20 個身着長衣,或手握活體神龍, 或舉鷹頭 法器,或 頭上頂尊的巫師,面對三層高臺上的神壇,莊嚴祭祀的場面。玉版畫圖案構圖嚴謹、線條流暢、極富美感,是古代蜀人豐富的 想像力、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和精湛的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兩個大眼、直鼻、方頤,身軀修長的巫師,前擺過膝,後 裾及地。頭戴花狀王冠,腳鐲精細。三層着衣, 最裏襟衣貼身 ,二層短袖雞心領的 長襟達膝,披肩外套,由左向右斜掛而下,上下都有鑲邊的圖案,腰帶緊束,顯得格外精神。他們右臂上舉至額,左臂屈胸,雙手握着一條活體的龍。細細觀察,龍角像鹿 ,頭如駝,眼睛如兔, 頸如蛇 ,腹似 蜃 , 鱗如鯉 ,爪似鷹,掌如虎,耳朵像牛。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玉版畫上神樹坐落在二層臺階上,主杆兩邊各三層、 6 個枝條,枝上左右 4 隻立鳥棲息,枝端共有 7 顆似桃 狀華果勾垂,樹杆旁有雙龍。樹下爲圓環形底盤,用三叉支架交匯成爲一個山形樹座,座上繪滿雲氣紋。一根粗壯的主幹,直立通頂,頂端一花 蒂狀座,上面立有一大鳥。樹枝均彎曲下垂,錯落有序,似在隨風飄擺。樹幹側面有兩條飛龍攀援而下。龍爲方首,前昂,身似旋扭的長繩,虯曲盤旋。加之雲飾纏繞 ,十分氣派。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說文解字》說: “ 蜀,葵中蠶也,從蟲,上目 象 蜀頭。 ” 由於許慎的這一解釋,使後人大多認爲 “ 蜀 ” 字從蟲,是一般的昆蟲,今天我們通過甲骨文和三星堆出土的縱目面具的 造形 來分析 “ 蜀 ” 字。蜀,從蟲,但它不是單指一般的昆蟲或毛毛蟲之類,更多的是含有長蟲之意,長蟲即是人們常說的蛇, 蛇亦稱小龍。在甲骨文中,蛇與龍、蟲的寫法幾乎一致,只不過 “ 龍 ” 多了一條須而已。因此我們 認爲蜀字的 “ 蟲 ” 應視爲 “ 龍、蟲 ” 的一種複合體。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再看甲骨文的蜀,其字完全是三星堆玉器縱目面具的象形文字,頭上長着大大的眼睛,其目直 凸於外,頭下則是捲曲的蛇 ( 龍 ) 身,而不是蜎 蜎 小蟲。大眼直目 凸 於外,也正是 蠶叢氏縱目的表現,由此可見,民間三星堆玉器中縱目人面像是龍與蠶 ( 蟲 ) 的複合體,而 “ 蜀 ” 字也正是它的 “ 象形文字 ” 。當我們瞭解了 蜀字真正 的含意後,再看《山海經》裏的 “ 蛇乃化爲魚 ” 的含意, “ 蛇乃化爲魚 ” ,實際上是指以 “ 龍 ” 爲代表的 “ 蠶叢氏 ” 的政權被以 “ 鳳鳥 ” 爲代表的 “ 魚鳧氏 ” 所替代。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古蜀先民的這種獻祭活動最初可能是簡單的,但逐漸演化成一種莊嚴的儀式,並且廣泛地應用於各種需要向神祈求的事項,如部族成員疾病、死亡,部族之間的衝突,狩獵、耕種採集、遷徙等等。儀式上除了以動物作爲祭品之外,還要使用大量的祭器和禮器。在這些祭器和禮器上,古蜀先民以極爲虔誠的心情,繪出或刻出他們所崇敬的各種自然形象,如日、月、山、川、雲、動植物等。這些雕刻是一種摹擬、寫實,不可能憑空想象,重要的是體現了創造者的宗教觀念。這樣的典禮也許具有濃重的政治意味,作爲羣雄之長和羣巫之首的蜀王,通過這種神祕、莊嚴的儀式,以神的名義,向他的子民宣告,自己的權力不容染指和褻瀆。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三、龍圖騰在玉器中廣泛出現

當一個民族在歷史的演進中,從發祥到融合並走向文明的時候,對於文明的傳承從來就不會間斷,一種伴隨歷史走來的古老傳統必然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形成一種文化的積澱,成爲大家信奉膜拜的圖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 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 隱則潛伏 于波濤之內的特點,使之悄然而又深刻的融入到民族歷史的血脈之中。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一位收藏家有一株高 1.4 米的三星堆龍溪玉神樹,樹座上雕鑿兩條遊動的身體與樹幹串連的龍,它們的頭朝下,尾在上,雄健英姿。這條樹上的龍,或者說,龍與樹同體的造型,使玉神樹顯示出無窮的魅力。一件爬龍柱形玉器,高 47 釐米,寬 18 釐米,由器身和爬龍兩部分組成。爬龍頭高於器頂,龍首似羊頭,昂然站立 作嘯吼狀。它是精心雕塑的另一種造型風格的神龍,展示了古蜀人對龍的形態的豐富多樣的想象。

三星堆玉器證明:世界上真的存在過龍?

一個玉面具其面部爲獸面 , 長眉直目 , 額頭正中豎立 夔龍形額飾。 夔 龍頭端與鼻樑銜接 , 夔 龍身、尾高高豎起 , 與獸面形成整體造型。龍身兩側各穿有一環形孔 , 尾內卷 , 刀狀羽翅,這類面具的原型爲 " 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