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2018年12月27日,南京长江大桥南堡公园内,几位老人和一群年轻人齐唱生日歌。一旁的桌子上,是一块精美的两层蛋糕,顶层是一张大桥的照片,小小红旗围绕四周,“南京长江大桥50岁生日快乐”很是醒目。

为长江大桥庆祝生日 胡潇/摄

南京长江大桥,50岁了。

媒体报道,再过两天,12月29日,封闭维修了长达27个月的南京长江大桥将宣告回归,正式通车。

“我们的大桥回来了。”现场,一位老人心情激动,“我们的大桥”重复了好几遍。

老人当年曾参与过大桥建设。这次被邀请来参加一场活动——由中铁大桥局四公司团委、二公司团委及特种公司团委组织的“传承·创新,让大桥精神薪火相传”的主题团日活动。

参与活动的人员特殊——当年参建长江大桥的5位老桥工,还有20多位来自中铁大桥局的团员青年和6名滨江中学的新入团的学生。

“这次活动是为了庆祝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50周年,将大桥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继续传承。” 活动负责人说。

上午9点,活动正式开始。

大桥青年团员为6名新入团的学生代表佩戴团徽,老中青三代传递团旗,共同宣读入团誓词和倡议书,现场庄严。

大桥青年团员为学生团员代表佩戴团徽 胡潇/摄

大桥青年团员向学生团员代表传递团旗 胡潇/摄

共同宣读入团誓词 胡潇/摄

“这是一场特殊的入团仪式,特殊的地点,特殊的方式,感觉非常神圣,我为能加入共青团感到非常自豪。”一位学生说。

随后,大家共同为南京长江大桥庆祝生日,吹蜡烛、切蛋糕,合影留恋。

活动吸引了许多前来看大桥的市民,当知道老人们当年参加过大桥建设,市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你们是英雄!”

给大桥过完生日后,大家又集体乘车前往当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工程指挥部(今民国海军医院旧址),参加了“看•大桥听•中国话•奋斗——庆祝南京长江大桥通车50周年分享会活动”分享会。

5位老桥工成了分享会的主角,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众一起分享了大桥建设背后的故事。

老桥工(从左到右,孙阿根,冯永祥,西狱高,袁建昌,王春义) 胡潇/摄

认真倾听的大桥青年团员 胡潇/摄

来自中铁大桥局四公司的西狱高(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时期的潜水工,后转为铆工)、孙阿根(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时期的装吊工)以及中铁大桥局二公司的冯永祥(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时期的装吊工)、王春义(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时期的锻工)、袁建昌(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时期的钢筋工)把大桥建设期间艰苦的条件、简陋的设备以及建桥时期遇到的“沉井倾覆”“潜水极限”“吊装桥头堡”等故事讲述给青年团员和学生代表听,加强青年团员牢记使命、砥砺奋进的思想。

老桥工们的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他们的亲身经历更是让所有观众深切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大桥精神。

大桥精神正在薪火相传。如今,新一代的桥工传承了老桥工的意志与精神,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桥梁建造事业的中流砥柱。

在完成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以后,中铁大桥局先后建造了芜湖长江大桥、上海东海大桥、澳门西湾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缅甸仰光·丁茵大桥、孟加拉帕克西大桥、孟加拉卡拉夫里三桥等百余座国内外桥梁。其中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更是获得了中国建设领域最高荣誉“建设工程鲁班奖”称号。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也于今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

大桥精神代代传承,在将来,中国的桥工还将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