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爲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本文編輯字數6830,預計閱讀時間18分鐘。

==========================

我經常聽到身邊一些老人說:

今天這個專家這麼說,明天那個專家那麼說,真不知道應該聽誰的。
還不如聽自己的,誰的都不聽,自己怎麼舒服怎麼來。

其實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都覺得很可惜的,現在信息越來越多,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真假難辨。

沒有判斷力的人,被各種信息搞亂了之後,會變得麻木,最後放棄,失去了瞭解真相,改善健康的機會。

就拿雞蛋來說,以前經常聽人說:

多喫雞蛋,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因爲蛋黃裏的膽固醇太高
每天只能喫1個雞蛋,喫多了營養消化不了

於是你每天只喫1顆雞蛋,還可能扔掉半個蛋黃,但是,現在你又看到很多最新的消息說:

蛋黃裏的軟磷脂對心血管健康非常有益,可以降低心臟病風險。
雞蛋非常健康,膽固醇沒有問題不用害怕

圖片來自Inspired Taste

可能你還沒有反應過來,另一個營養研究就映入眼簾

一定要多補鈣,這樣可以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

然後,你買來一堆鈣片,每天按時按點花樣補充着,喫了1、2年後,又看到另外一個研究:

補鈣沒有太大好處,還可能增加骨折風險。

還有人說,肉不能喫,有各種危害,有人說喫素不好,會導致營養不良,還有人說動物油不能喫,要喫植物油,而最新又有人說,豬油是十大最健康的食物之一

總之,對於任何一種食物,都有好心人告訴你,這個不健康,要少喫。

也可能有另外一個人,告訴,這個食物好,要多喫。

對於一般人來說,真的很苦惱,爲什麼這麼亂,還都是專家,到底應該相信誰?

爲什麼營養學理論,差異那麼大?換句話說,現代營養學,它到底有多不靠譜。

今天我們來聊這個話題。▼

一樣的人,2個研究結果卻不同

美國電影製作人、作家Tom Naughton,在2011年進行過一次演講,主題是《給聰明人的科學》Science For Smart People。①(視頻太長,我沒有翻譯,留了鏈接給大家,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YouTube看)

演講中,他深挖了現代營養學的底,解開營養科學的神祕面紗,告訴大傢什麼纔是真相

如果這些年,你也各種亂七八糟的營養研究和建議,搞得一頭霧水的話,接下來的內容,也許是你最想要的:↓

先說一個很經典的案例,營養學歷史上,有一個非常大的護士研究,是關於雌激素和心臟病關係的。

研究的對象是成千上萬絕經後的護士,這些護士需要給研究人員,報告自己的健康狀況,以及攝入雌激素的情況。

來自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蒐集了這些數據,然後彙總分析,得出來的結論是:

絕經後喫雌激素的女性,比不喫雌激素的女性,心臟病風險降低了40%。

這樣的研究結果,遭到一羣科學家的質疑,於是,爲了保險起見,他們針對這些人,開展了另一項大型研究,不同的是,這一次,換了一種方法。

科學家把健康狀況相當、生活習慣類似的護士(大約16,000人),分成了2組,給予其中一組護士喫安慰劑,另外一組護士喫雌激素,這樣堅持了5年半,最終得出的結果是:

絕經後喫雌激素的女性,比不喫雌激素的女性,心臟病和中風風險增高了30%。

看到這裏你是不是已然驚呆了?

爲什麼,同樣是科學研究,研究對象也一樣,爲什麼結果完全相悖?

想知道答案的話,就得從這2個研究所用的方法下手。

研究方法不同,結果就不同

爲了更嚴謹的探究2個事物的相關性,或者因果關係,科學有一些方法。

護士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是最常見的2種。

第一個研究用的方法是:觀察,被稱爲觀察性研究。

它的操作方式是,不干預和影響研究對象,對其直接進行觀察,或者數據分析,然後形成一個假說,或者結論。

舉個栗子,通過觀察一羣吸菸的受試者,發現吸菸年限越長,患上肺癌的風險越高。

於是得出結論:吸菸有導致肺癌的風險,且年限越長風險越高。

第二個研究用的方法是:臨牀試驗性研究。

它的操作方式是:將條件相同或相似的受試者,隨機分成2組或多組,然後改變其中1組或多組的狀況(比如喫某種食物,進行某種飲食等)

然後,收集試驗數據,然後得出結論。

瞭解這2種研究方法後,接下來就帶大家解開謎底:爲什麼結果會不一樣呢?

觀察性研究,不靠譜

觀察性研究的缺陷很明顯,所以,它得出的結果不一定都準確。

→ A和B有關,並不能說,A導致B

我們經常看到很多這樣的研究,只發現相關性,無法證明因果關係

什麼意思呢?舉個最通俗的例子,有個拳擊手,共計進行了10場比賽,這10場比賽中,他勝了6次,這6次他都穿着紅色底褲,其他4場沒有穿紅色底褲。

你能由此得出一個結論:穿紅色底褲,就可以讓獲勝麼?

顯然不是,紅色底褲和勝利只有相關性(比如,同期出現),但並不能說明,穿紅色底褲,導致他贏了比賽。

聽起來感覺是不是很荒唐?

但是,在營養學上,這種研究卻被大量應用,甚至作爲全球的膳食指南的理論基礎。

→ 其他不同的變量,容易被忽略

回到護士研究,第一個研究採用觀察的方法,結果發現:喫雌激素可以加持心臟健康。

可第二個研究結果正好相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科學家深究其裏才發現,第一個研究中那些喫雌激素的絕經女性,也大都更具健康意識。

換句話說,她們更注重健康的生活和飲食方式,比如不抽菸、不喝酒、喜歡鍛鍊、睡眠質量良好等等。

而這份健康意識,纔是真正改善心臟的原因,並不是所看到的喫雌激素。

雌激素不過是觀察到的表象,即具有相關性,但並沒有因果關係。

而這些女性的健康意識,被稱爲這個觀察性研究中的混雜變量。

還有很多素食者的研究也一樣,雖然我們現代營養學都知道,素食不是什麼健康飲食,肉類種有很多營養是很重要的,而且膳食脂肪也很重要。

可是,就有大量研究發現,素食者更加長壽,更加健康,肉食者更不健康,真相是什麼呢?

因爲素食者更加關注健康,他們更愛運動,更不會抽菸,喝酒,更不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
反之,愛喫肉的人,更愛喝酒,都是那些不注重健康的人,所以,喫肉被認爲是不健康的行爲。

→ 按照目的要求,玩弄數據

Tom Naughton在演講中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假設你觀察了一批人的飲食。

1、40%的人,高脂高糖飲食
2、20%的人,高脂低糖飲食
3、20%的人,低脂高糖飲食
4、20%的人,低脂低糖飲食

試驗結束的時候,高脂高糖組的人有3個得了心臟病,也就是說有3/4的風險,低脂高糖組有1個人得了心臟病,也就是說有1/2的風險。

於是,不考慮其他組別,有的科學家就可能得出結論,高脂不好,能加倍心臟病風險。

但是,咱們回過頭來再看,高脂低糖組沒有心臟病,低脂低糖組也沒有心臟病。

那我能不能也得出一個結論:低糖飲食,可以降低心臟病風險呢?

看到了麼,在觀察研究中,原來是存在切割數據的,你選擇的數據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完全不一樣。

這些缺陷,讓很多觀察性研究並不具有參考性,但現實是,太多人卻被這些研究結果迷惑。

歷史上最具迷惑性的一個觀察性研究,開始於1956年,發表於1978年,卻坑了全球人近40年。

史上最坑人的觀察性研究

這就是我多次提到的『七國研究』,它促成了全球的低脂飲食風潮,讓脂肪,特別是動物脂肪,背黑鍋幾十年

他的主要研究者是Ancel Keyes(下圖來自Tom Naughton的演講截圖,他給Ancel Keyes的照片加了長鼻子,是的,說謊的匹諾曹)

Ancel Keyes在研究中,共計觀察了22個國家的國民飲食和健康數據。

然而,爲了符合自己的假想(注意是假想!)他從這些數據中挑選出7個國家的數據。

然後,堂而皇之的告訴世人:飲食中的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富含膽固醇),會導致心臟病。

整個世界譁然!而後幾乎所有人面對膳食脂肪,尤其是來自於動物的飽和脂肪,都害怕到要死。

看到沒?改變你飲食習慣的所謂科學依據,居然是建立在這種不靠譜的,被砍掉大量數據的,觀察性研究之上。

沒錯,觀察性研究就是這麼不靠譜,你或許會說,那臨牀試驗性研究是不是會更準確?

臨牀試驗性研究一定準確麼?

沒錯,比起觀察性研究,臨牀試驗性研究相對來說是更嚴密的。

但是,這並不代表它就100%準確。

→ 試驗結果,也可能通過數字遊戲被誇大或者縮小

舉個栗子,有關他汀類藥物(降低膽固醇的藥物)最有名的一個研究,被稱爲:立普妥(Lipitor,他汀類藥物)臨牀試驗性研究。(公衆號回覆他汀類,獲取相關文章推薦)

受試者是一羣有高心臟病風險的男性,他們被分成2組,一組人喫立普妥,另外一組人喫安慰劑。

10年之後,觀察到的數據是:喫立普妥的那組人,每100箇中有2個心臟病發作,喫安慰劑的那組人,每100箇中有3.05個心臟病發作。

2組的差距是,安慰劑組每100個人中,比立普妥組多1.05個心臟病發作者。

什麼意思?就是說,你讓100個心臟病高風險的人喫10年立普妥,有可能只能多阻止1個人遭遇心臟病發作。

只有1%的差距,這樣的數字幾乎沒有參考意義,那是不是意味着藥賣不出去了?

並沒有,研究者用2(最小值)/3.05(最大值)=0.64,再用1-0.64=0.36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立普妥(他汀類)可以把心臟病風險降低36%,牛逼吧。

然而,這樣靠數字遊戲得出來的結果,卻左右着無數人的治療方式。

很多人膽固醇高了就喫他汀類藥物,從來不考慮它是不是有害,也不質疑它的效果,實際上這個藥物的副作用非常大→MIT科學家:『他汀類』降脂藥無效,還危害無窮......

看到沒有?科學家可以操作數據,把沒有任何參考意義的數據,誇大或者縮小,影響醫學指南,影響人類營養學,因爲背後牽扯到太多的利益關係。

除了操控數據,還有很多其他操作,更加匪夷所思。

→試驗過程和試驗對象,也可以隨意操作

2016年,墨爾本大學發佈了一項研究,對高脂肪低碳水飲食做了對比。④

得出的結論是:高脂肪低碳水飲食不靠譜,把老鼠喫胖了。

沒錯,研究者選擇的受試者是老鼠,並且把它們分成了2組。

一組喫高脂肪低碳水飲食,一組喫高碳水低脂肪飲食,堅持了9周。

乍一看嚇一跳,翻開試驗數據才發現,研究人員給高脂組的老鼠餵食的碳水化合物雖然低,但全部選擇白砂糖(而真正高脂低碳飲食建議喫的碳水化合物是富含纖維的蔬菜)

圖片來自The Cheat Sheet

那麼,老鼠們喫的脂肪是什麼呢?精煉植物油,甚至包含反式脂肪酸(而真正高脂低碳飲食建議喫健康的椰子油、橄欖油、黃油等等)

老鼠的蛋白質來源是酪蛋白,是一種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抗原性蛋白質,在人類的任何高脂低碳飲食中,都不會把它作爲直接推薦的。

餵食給老鼠的纖維就更可笑了,是和紙差不多的纖維素。

別說老鼠了,你要是每天喫這些,身體不出問題纔怪。

但是,還沒有完,試驗中所用的老鼠,都刻意選擇了新西蘭肥胖(NZO)小鼠。

這是一種經過基因修飾後,本身葡萄糖耐受量就低,並且特別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脂肪肝,和糖尿病等問題的小鼠。

綜合所有因素,可想而知,試驗所得到的結果也不出所料,操控實驗結果,真的易如反掌。

→ 試驗最終結果,和結論不一樣

沒錯,就說結果出來了,某些科學家(流氓)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改變研究的結論,我們來舉個例子。

2007年,有一個關於低碳飲食的研究。⑤

科學家把137名受試者分成3組,一組堅持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一組堅持低脂肪中碳水飲食,一組作爲對照組正常飲食即可

結果發現:低碳水飲食組減重最多,而且心血管疾病風險指標都有最大程度的好轉(包括甘油三酯水平、LDL水平等等)

但是,搞笑的事情發生了,研究人員給出的最終結論卻是:低脂中碳組是獲勝方,是更爲謹慎可選的飲食方式。

後來被發現,這場研究是某全球知名穀物早餐和零食製造商,提供資助的。

你可能覺得好笑,原來一直視爲更加嚴謹的臨牀試驗性研究,竟然也有貓膩。

那麼,面對紛繁複雜的各類營養研究,我們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了?並不是!

面對營養建議,如何更加理性?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醫學與健康研究與政策教授John Ioannidis,和自己的團隊,回顧和分析了海量的醫學和營養學研究。

最後指出:觀察性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有80%可能是有缺陷的,臨牀試驗性研究得出的結論,有20%-25%是錯誤的。

是的,科學前行的過程中,是帶着缺陷踏步的,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輕易被其左右。

面對營養建議,如果你能連續提出如下幾個問題,就能練就一身去僞存真的能力:

圖片來自J. Levine Auction & Appraisal

→ 這是觀察性研究,還是臨牀試驗性研究?

如前面所說,如果是觀察研究,可能需要更警惕些,但並不代表臨牀試驗性研究就可以隨意相信。

→ A和B的相關性,是不是因爲C?

這個很重要,如前面的護士研究一樣,喫雌激素(A)的女性,心臟病風險(B)低,是因爲這些女性大都具有很高的健康意識(C)。

換句話說:並不是喫雌激素(A),降低了心臟病風險(B)。

→ B會不會導致A?(換句話說:會不會B纔是可能的原因)

如果有研究告訴我們A和B之間有聯繫,會不會出現不是A導致B,而是B導致A的情況?

比如,中學男孩要選擇2個體育項目(籃球或者足球)。

其中,打籃球(A)的男孩個子普遍更高(B),你不能就此得出結論:打籃球(A)導致個子長高(B)。

但是,卻可以反推:在這所中學,個子高(B)的男孩更偏向於選擇打籃球(A)。

→A會始終如一的導致B麼?

試驗結論是不是有可重複性?如果今天得出這樣的結論,明天用不同的方法,重複試驗,又得出另一個結論,可信性就可能降低。

另外,試驗結論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在這羣人身上做試驗是一個結果,在另一羣人身上卻得到別的結果,就可能有不準確的地方。

→ 試驗對象是什麼?

有時候,試驗對象對結果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舉個栗子,1913年,俄國病理學家Nikolaj Anitschkow,給兔子注射了大量膽固醇,結果造成兔子動脈粥狀硬化式損害。

這個研究,第一次將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聯繫到了一起,很多人開始認爲,膽固醇很可怕,可能會導致心臟病。

但問題是,兔子真的不是人啊,它的系統和人的系統不一樣,人體會自動調節,消化,利用膽固醇的能力,而兔子壓根一直在喫素,根本沒有人調節膽固醇的能力啊。

→試驗結果的數據差異,到底有多大

就比如前面提到的立普妥(他汀類)研究,喫和不喫可能造成的心臟病風險,只有1%的差距,根本不具有參考性,要警惕那些估計誇大的數據。

→ 科學家有沒有操作變量?

前面有提到,科學家給高脂低碳飲食的老鼠,喂氫化植物油,酪蛋白,纖維素等等,得出的結論是高脂低碳飲食有害。

另外,他們還特意選擇了有糖尿病高風險的老鼠品種。

→試驗結果,是否和結論一致?

這個就更簡單了,前面提到的低碳水飲食研究,數據結果顯示低碳組最佳,但科學家給出的結論確實中碳組最好。

關鍵的瘦龍說

人類在不斷進步,發現各種規律、進行各種科學試驗,爲了探究真理,找尋真正的答案。

我們通過科學觀察發現:

婦產科醫生洗手後,嬰兒的成活率提高了很多,然後,我們都養成了洗手的習慣,以前的人不知道手上有細菌的。
喝了有污染源的水,生病的風險高一點,喝乾淨的水,生病的風險可以大大降低。
於是,人就會在飲水上做出選擇,或者處理,才使得更多的人保持健康。

這些是科學觀察的積極意義,我們也因此瞭解到很多真相,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要盲目信賴所有的科學研究。

任何真理,都是值得推敲,質疑的,我們一定要學會自己去判斷,自己去僞存真的過程,其實沒有那麼難,並不需要你懂得多高深的數學計算公式。

大部分時候,你只需要懂得簡單的數學,以及基本的邏輯,就可以做一個更加明智的信息接受者。

我真心希望,每一個人都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斷力,不要拒絕深度思考,學習。

現在社會,越想簡化,越想逃避,自己越容易付出更多的代價,想要了解真相,就要比別人多花點時間。

(叨叨完了,是不是又說多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