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珍珠馬甲魚的受精卵爲浮性卵,孵化時要求有泡沫巢,故在產卵缸中應放置一些浮在水面上的水草,使雄魚所吐的泡沫集中,有利於泡沫巢的形成。性成熟階段,而雌魚僅僅是腹部顯得比較膨脹,身體色彩均不及雄魚美豔。

珍珠馬甲魚外形特徵:銀褐色的身體,乃至鰭邊均佈滿了珍珠狀的斑點,顯得格 外雍容華貴,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它的嘴部一直到尾柄的基部,沿着身體兩側 的側線各有一條由黑色圓斑組成的條紋。

珍珠馬甲魚生活習性:可以在水面吞嚥空氣,從空氣中吸收氧氣,在含氧量較少 的水中可安然無恙,能飼養在魚體密度較高的水族箱中。同時,它們浮出水面吞 咽空氣的姿態也頗有佇目一顧的欣賞價值。

珍珠馬甲魚分佈地區:亞洲馬來半島。

一、水溫pH值:

該魚原先生活在水草豐茂的水域,其適溫範圍在20~30℃,最適生長水溫24~28℃,pH值6.5~8.5,硬度3~20°dGH。它的性情溫和,尤其是雌魚。

二、混養魚種:

雄魚在交配後有攻擊雌魚的傾向,而在平時雄魚之間也鮮有爭鬥。不能與性情兇猛的魚類混養,否則會因受驚嚇而致體色黯淡無光,甚至不喫食。

三、雄魚區別:

雄魚背鰭、腹鰭均長而飄逸,鰭邊末端較尖;雄魚的眼部以下直至腹部區域,呈現出豔麗的桔黃或火紅的婚姻色。

四、雌魚區別:

雌魚的各鰭邊則相對顯得圓滑。性成熟階段,而雌魚僅僅是腹部顯得比較膨脹,身體色彩均不及雄魚美豔。

五、放置水草:

珍珠馬甲魚的受精卵爲浮性卵,孵化時要求有泡沫巢,故在產卵缸中應放置一些浮在水面上的水草,使雄魚所吐的泡沫集中,有利於泡沫巢的形成。

六、雄魚護卵:

雄魚有護卵習性,會照顧泡沫巢中的卵及剛孵出的仔魚,見有卵從泡沫巢中掉下來,馬上用口接住,再吐出安置在巢中。此時雄魚不讓雌魚靠近泡沫巢,會不斷驅趕雌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