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魚外表色彩絢麗,體型高貴優雅,是很多喜愛養魚的小夥伴們的選擇,在繁忙的都市,人們的工作壓力過大,家裏養着一缸漂亮的地圖魚,看着也養眼,還可以放鬆心情,陶冶情操。衆所周知,地圖魚可能是所有觀賞魚中,最容易飼養的品種之一,它們對於水溫水質都不是過於挑剔,而且是純種的喫貨,很多魚友都是把地圖魚養大了卻送出去。

地圖魚原產於南美洲的巴拉圭、巴西和委內瑞拉等地,適應水溫在22度至30度之間,水質的PH值介於中性上下即可,成年地圖魚一般的都可以長到25釐米以上,也有個別特殊的能長到45釐米,平均能活十年以上,是可以長期伴着主人的觀賞魚。

很多魚友剛開始養殖中大型觀賞魚,往往都是從地圖、鸚鵡、銀龍開始的,而在這三種比較常見的中大型熱帶魚中,也是地圖魚最容易飼養。

換句話說,能把地圖魚養出病來,甚至於把地圖魚養到了拒食的地步,真的是很不容易。

那麼具體來說,這麼容易飼養的地圖魚爲什麼也會生病,甚至於拒食呢,原因到底在哪裏?

一、買來的魚苗太較弱

這個也是地圖魚比較難飼養的重要原因,可能是我們剛開始就把有病的魚苗買回家了,因此養魚老道也反覆說過,選魚千萬不要去挑選頭大身子小的,我們一定要去挑選體型勻稱,不過於肥胖也不至於很瘦弱的魚。

二、緩慢餵食是關鍵

地圖魚是非常的貪喫的,大家一定要謹記,雖然說很多的地圖魚可以攝食人工飼料,但是對於五六釐米的小魚苗,我們最好不去那麼做,因爲它們本身食慾旺盛,在魚店裏或者運輸途中已經捱餓多時。

如果突然投餵大量的人工飼料,也會影響到它們的腸胃功能,導致消化不良,再一個小魚苗很可能喫不飽,長期以往就非常容易導致腸炎。

因此我們買回來的是小魚苗,回到家之後不妨先投餵小魚,投餵量不宜過大,緩慢增加即可,等到身長達到了十釐米左右,我們再去配合飼料投餵。

三、水質及溫差也會導致它們生病

尤其是剛買回來的魚,我們必須要謹慎養護,它們也是神經敏感的魚類,也會有心理緊迫,在它們的心理緊迫期我們也要去給它們提供一個,優秀水質、溫度舒適且又穩定安靜的環境。

如果長期壓抑,再加上溫差過大,地圖魚也會得上白點、水黴、感冒等疾病,雖然治療起來比較的簡單,它們的自愈能力也很強,但是會嚴重影響到它們的生長。

另外飼養地圖魚也不適合去大量的換水,別看它們相對皮實,我們也不能總拿村長不當幹部,到時候也會給我們顏色看的。

四、投餵過量或者不定時投餵

正因爲地圖魚是個喫貨,所以說我們在投餵時就得倍加小心,喫的過量地圖魚患上腸炎的概率也會加倍,所以我們不要一高興就大量的投餵,心情不好或是工作忙就棄之不顧,讓地圖魚的飲食毫無規律是導致它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的這些問題我們都做好了,地圖魚基本上就能夠飼養的很好,如果地圖魚出現了拒食現象,我們也不必驚慌,先查魚體再調水質,若果魚表面沒有病症,它基本都能挺過去的,飼養者要做的只要換水得當,調理用三種老方法,停食個一兩頓,讓它們自己恢復就差不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