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貝雕畫屏的創作技法和生產工藝非常複雜:設計總圖、白描組合圖、貼料分解圖等多種圖紙,再嚴格按圖紙要求進行的生產加工,備課原料選定後,經砂輪割磨、面塊粗雕、多種技法精鑿等流程後,按照設計總圖,把貝雕塊面組裝粘搭底板上,四周配以木製外框,再蒙上玻璃。溫州藍夾纈爲我國傳統印染“四纈”技藝之一,是我國雕版印染、印刷的源頭。

日前,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開展了首屆浙江省優秀非遺旅遊商品評選活動,全省共評出100項優秀非遺旅遊商品,溫州有8件優秀非遺旅遊商品入選。

雕刻塑造

甌塑,俗稱彩色油坭塑,又稱“彩色浮雕”,是溫州獨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品,系從古代傳統的堆漆工藝發展而來。它採用桐油和泥作爲原材料,經過獨特工藝之作而成,與“樂清黃楊木雕”“東陽木雕”“青田石雕”並稱“浙江三雕一塑”。

新的甌塑技藝的一個鮮明特徵,是把雕塑、繪畫兩種不同特點的藝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它融圓雕和浮雕之長處,匯西洋和中國繪畫之技,色彩豐富、立體感強。

甌塑作品題材廣闊,品種多樣,創作內容主要有花鳥、山水和戲曲人物等。可製成壁畫、掛屏、傢俱、臺屏、首飾箱和各類包裝盒等,深受人們喜愛。

貝雕

在洞頭海島五彩繽紛的民間工藝中,貝雕作品最爲絢麗多姿,它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被列入浙江省民族民間藝術專項保護名錄。

貝殼是大海對人類的一份饋贈,貝雕則是海島人民智慧和創造力的結晶。

從貝串、貝堆、貝雕畫到圓雕,洞頭一些執著於貝雕工藝創作的民間藝人,吸收了木雕、石雕等姐妹雕刻藝術的長處,創作了一批貝類圓雕的藝術品。

這些作品突破了原來貝雕畫屏依附於底板、外框的侷限,着眼於貝殼的整體造型,以透、鏤等創作手法,精雕細刻,呈現立體形、全方位的藝術美。

貝雕畫屏的創作技法和生產工藝非常複雜:設計總圖、白描組合圖、貼料分解圖等多種圖紙,再嚴格按圖紙要求進行的生產加工,備課原料選定後,經砂輪割磨、面塊粗雕、多種技法精鑿等流程後,按照設計總圖,把貝雕塊面組裝粘搭底板上,四周配以木製外框,再蒙上玻璃。

這種貝雕掛屏如畫作,色彩豔麗;似雕塑,立體感強;尺寸可大可小,擺法可立可掛,令人感覺新穎別緻。

玻璃銀光刻

玻璃銀光刻是在制鏡基礎上進行的美術創作,即在玻璃上作畫,故而又稱“鏡畫”,又因其在鏡畫中的線條都是銀色的,所以通稱“玻璃銀光刻”。

玻璃銀光刻有別於其他畫種的創作。它是作者憑日積月累的經驗,用手指醮着顏料在玻璃的背面,順着經化學處理出來的銀線內創作,創作難度較高;

由於畫作在玻璃的背面,通過玻璃的映射作用,使畫面色彩鮮豔,光彩奪目,觀賞效果極佳;

又因畫是作在玻璃的內側,受到玻璃表層的保護,所以常年常新,永不褪色。

甌繡

甌繡,是浙江溫州的地方傳統藝術,產於甌江地區,亦名“溫繡”,由中國傳統刺繡發展而來。

始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民間盛行在鞋、帽、衣服上刺繡,其構圖精練,紋理分明,運針靈活,針法多變,繡面光亮適目,色澤鮮泡調和,動物羽毛輕鬆活潑,人物、蘭竹都能繡得精巧傳神。它的風格特點是“主題突出,色彩鮮豔,構圖精練,繡理分明。”

甌繡的品種很多,除各式畫片、掛屏等裝飾品外,還有檯布、戲裝、枕套、被面等實用品。畫面有人物、山水、花卉、走獸4大類,1000多人花色品種。

藍夾纈技藝

溫州藍夾纈爲我國傳統印染“四纈”技藝之一,是我國雕版印染、印刷的源頭。夾纈起於秦漢,盛於唐宋。至元、明,夾纈向單藍色轉化。

藍夾纈,曾是浙南民間婚嫁必備用品;

它以藍靛(中藥板藍根的植株所制)爲染液;表現以晚清至民國時流傳的崑劇、亂彈、京劇等戲文情節爲主要紋樣,輔以花鳥蟲獸等大吉祥紋樣,現成爲中國傳統染織品中以戲曲人物爲主要紋樣的唯一孤例。溫州至今完整保存雕版、制靛、印染等工藝流程。

夾纈

蒼南縣的夾纈其印染特色鮮明,完整保存了中國古代夾纈工藝的原始形態和風貌。

其工藝涵蓋夾纈印染、靛青製作和花版雕刻等傳統工藝技術,具有民族性、地域性、藝術性、技術性及環保無污染性等特徵和較高的學術研究與實用價值。

夾纈工藝始於唐代,以其工藝手法而得名,夾纈印染不但保留了唐代遺風,且它的基本工具——雕板,也是獨特的民間藝術品,它既能印簡單的圖案,也能印複雜的《百子圖》、《八仙圖》、《狀元圖》、《龍鳳圖》,被稱爲印染工藝的“活化石”。

夾紵漆器

蒼南夾紵漆器,亦稱脫胎漆器,是傳統漆器品種之一,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濃郁地方特色,享譽國內外。

夾紵漆器製作技藝有兩種:一是脫胎,即以泥土、石膏等成胎胚,經上灰底、打磨等工序後,施以各種裝飾紋樣,即成光亮如鏡、絢麗多彩的夾紵漆器;

另一是木胎或其它材料胎,以硬材爲坯,不經脫胎直接髹漆而成。

夾紵漆器製作工藝十分複雜,從選料、塑胎、髹飾至成品,每件成品均須經數十道工序。蒼南縣盛產生漆、紵麻、香樟、桐子樹等天然原材料,且歷來手工業較爲發達,擅長以生漆、紵麻、蠣灰、桐油、香樟木爲主原料的髹飾技藝,早在隋唐、五代即在民間流傳,多產日用器具、椅桌箱櫃、房梁藻飾、百世坊(壽棺)和神佛雕像等。

在衆多漆藝技法中,以興起於清光緒初期的龍港何氏爲代表的“夾紵漆器”尤爲獨特。何氏夾紵漆器一爲生漆夾紵,二爲桐油夾紵。

何氏傳人在五臺山、雁蕩山等名山大川留有大量夾紵胎佛像及一些夾紵漆器工藝品。

鄭家園麥麥酒釀造技藝

麥麥酒又稱"月子酒",溫州民間認爲,麥麥酒性溫,有除風避露、補充奶水、滋補益母的功效,有利於產後恢復元氣、養顏補血。

麥麥酒以黃酒當基酒,在中國傳統黃酒生產工藝基礎上,選用上等糯米、黃曲和紅曲,調製爲糖化發酵劑,利用自然氣候,低溫長時間發酵,密封陳釀,使其生香。

最爲關鍵程序是麥麥酒釀造過程採用獨特的古法技藝——鹽煨燜制,當酒溫達到95度時,加入適量的當歸、黨蔘、北棗,後衝入烏豆。

然後撤火,酒溫下降到一定溫度,加入枸杞、紅糖等十來種配料,再燜制18小時。

正是經過多道獨特的祕製技藝,使麥麥酒擁有獨特的醇香、風味與營養價值。飲之,口感偏甜,但味道醇厚,一杯入腹,口鼻生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