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欲杜絕抄襲,先杜絕套話

本報評論員
項向榮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近日,重慶市江津區3家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同時受到黨紀處分並被公開通報。今年3月19日至23日,江津區委巡察組向被巡察的6所區管學校黨組織和黨組織負責人反饋巡察意見。巡察組發現雙福中學、江津四中、江津五中“這3家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的發言怎麼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查,果然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個媽生出來的:他們是抄襲了同一份材料,然後“莊重”地簽上本校的大名。

  實際上,發言材料天下一大抄的情況並非今日纔有。一些基層的文件材料、 領導講話、宣傳標語大量雷同,早已抄襲成風。經典的“案例”數不勝數、隨手拈來,比如去年的陝西神木縣、鄭州市金水區等地在宣傳標語中出現其他地名“穿越”的情況。當時陝西神木縣街頭的文明宣傳標語,開頭第一句話竟是“愛國愛家,愛我長沙”。宣傳標語的48個字與3年前長沙市發佈的文明公約完全相同,被網友稱之爲“神木愛長沙”。有時,文抄公們連差錯都抄襲不誤,令人笑掉大牙,蒐羅一下簡直可以彙編成搞笑集錦了。

  發言材料領導講話等爲什麼抄襲之風如此之盛?有其客觀原因。因爲如今一些不必要的會實在是太多了,導致任務繁重疲於應付。有的部門、 地區以開會落實開會精神,以文件落實文件要求,起草文件、簡報、資料任務繁重,讓相關人員疲於應付。西部省份一位省級機關祕書處負責人說,有些材料要得着急,當天佈置當天要,有的要連夜完成,根本沒有精力認真組織內容,所以迫不得已才“照葫蘆畫瓢”。久而久之就養成了這種形式主義、官僚作風,甚至對待一些真正重要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會議,比如巡察組的會議,也以這種應付的態度來敷衍,這就大錯特錯、錯上加錯了。

  在這之中,需要探究的是,爲什麼這麼多年下來,抄襲之風越來越厲害,但是被戳破的卻很少?我想,這纔是問題的關鍵,這纔是導致大家毫無顧忌地去抄襲以致成風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因爲抄襲的那些話有些是官場上的“套話”,試問,那些話放在哪個學校不行呢?放在哪個城市不行呢?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都是“正確的話”,一般人哪能聽出破綻覺得是抄襲的呢?說不定前來檢查的個別領導自己就愛說這樣的話。這次,要不是巡察組的官員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不走過場,說不定也被忽悠過去了。

  文風即是政風,若文風不正,則極易導致文件公信力的流失。文件材料要寫好,必須發乎內心。但如何能發乎內心呢?則必須要深入基層聯繫羣衆,才能言之有物活潑生動。套話成堆,說明的是沒有實際調查過,“正確”的套話成堆,也給了抄襲以極大的便利,分不出誰真誰假誰抄誰。所以,避免“抄襲”,先要告別“套話”。套話少了,抄襲的難度就大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