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達·芬奇畫作《救世主》以4億美元連同佣金共計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57億元)的超高價格被沙特的拜德爾王子拍下,創造了世界藝術品拍賣成交紀錄。我們看不懂的藝術品爲什麼能賣到天價呢?

▲ 巴斯奎特《塗鴉作品》

這個世界上的藝術非常多元,具有極其豐富的外在形式,而每個人的欣賞水平也不盡相同。但當我們同時面對某些天價藝術品時,心中最大的感嘆大概就是:“這是什麼玩意兒?”

精神創作的活動

美國塗鴉藝術家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的一幅作品曾以一億多美元的價格拍出,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一件典型的“欣賞不了”的藝術品。而2015年,紐約佳士得以1.79億美元拍出的畢加索作品《阿爾及爾女人(O版)》,同樣也被衆多內地網民吐槽爲“白給都不要”、“幼兒園水平”、“垃圾”。

▲ 畢加索《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150×120cm 1955年

▲ 巴斯奎特《塗鴉作品》

但是,我們看不懂的藝術品爲什麼能賣到天價呢?它們到底爲什麼這麼值錢?

▲ 巴斯奎特《塗鴉作品》

能在歷史上沉澱下來的藝術品,都是人類文明的果實。爲了生存而付出時間、勞動是所有動物的本能,而藝術是不以實用爲目的、超越生存需求的精神創造活動,是人作爲智慧生命的重要證據。好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人文價值與文物價值。

▲ 賽·託姆佈雷《New York City》1968年

▲ 賽·託姆佈雷《綻放》蠟筆木板繪畫250×500cm 2001年

藝術品是人類個體在獲得極大物質滿足之後追求的精神產品。收藏家購買藝術品可以獲得極高的社會聲望,有利於融入頂層社交圈,對其事業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幫助。此外,金融屬性早已融入到極少數藝術作品中。全世界一直把藝術品與股票、不動產並列爲三大投資方向,而藝術品在三者中門檻最高、入門難度最大。

▲ 弗朗西斯·培根《弗洛伊德肖像畫習作》1964年

▲ 弗朗西斯·培根《弗洛伊德肖像畫習作》1965年

▲ 弗朗西斯·培根《弗洛伊德肖像畫習作》1969年

同時,我們更不能忽視人類的情感需求。很多人對藝術的喜愛是刻骨銘心的,很多我們聞所未聞、無力欣賞的藝術品在他們眼裏卻是珍寶。當喜愛一件事物達到癡迷的程度,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散盡家財只爲收藏一件藝術品,這在國內外都有先例,當年的張伯駒、徐悲鴻、張大千都曾寧可負債也要將一幅畫收入囊中。

▲ 威廉·德·庫寧《無題XXV 》1977年

藝術語言的演進

其實在藝術品中,除了中國古代藝術以及西方古典藝術,我們能夠基本無障礙地欣賞之外,那些逐漸脫離審美需求的現代主義、後現代藝術以及當代藝術的一小部分藝術作品,可能真的對於某些人存在着欣賞障礙。

▲ 克勞德·莫奈《乾草堆》1891年

甚至是銜接着古典主義的印象派也曾遇到這種情況。雖然遵循着審美的原則,但由於不再依照古典法則描繪事物,而是將科學分析光與色的方法引入創作,因此,在近觀畫面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作品過於潦草而“欣賞不了”。

▲ 克勞德·莫奈《日落》

▲ 讓·杜布菲《Les Grandes Artères》1961年

藝術發展與科學發展一樣,都有內在規律作爲支撐,藝術語言演進的每一步都有其時代背景,是對政治、經濟的一種反映。如古典主義的衰落與照相術的發明就有直接關係,而表現主義的興起(也就是畫面看起來亂糟糟,不如實表現事物的面貌,但在畫面中注入了藝術家個人感情)則與西方資本主義興起並且強調個人價值的思想有着直接的關係。

▲ 康定斯基《直與曲》1934年

▲ 愛德華·蒙克《綻放》

今天,我們看到的那些“奇奇怪怪”的藝術樣式,基本上都是伴隨着資本主義發展的腳步而出現的,印證的是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進程。而我們在未接受相關教育前“欣賞不了他們的藝術”,似乎在知識層面上和情感上都顯得理所當然。

▲ 愛德華·蒙克《吶喊》(第三版)

▲ 詹姆斯·恩索爾《惡魔取笑我》

然而,我們雖“欣賞不了”,卻不能阻礙那些“奇奇怪怪”的藝術作品具有人文價值和投資價值,更不會影響喜愛者們的追求。所以,該賣天價的還是賣天價。但是,絕大多數藝術作品只能以裝飾品、消費品的定位進入市場流通,只有少數藝術品具備投資價值,而賣到天價的作品更是鳳毛麟角。

▲ 馬列維奇《運動》油畫 142×164cm | 1930-1931年 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藏

藝術是情感的表達

現當代藝術從梵·高、塞尚、高更等人開始,早就不是以表現美和複製現實爲主題了。它更注重的是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者延展生活的可能性。馬蒂斯就曾提到:“描摹自然對於我來說不再是重要的了,我爲什麼要去真實地描摹自然提供給我們的無限多的物體?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對情感的表達。”

▲ 亨利·馬蒂斯《紅色餐桌》180×220cm 1908年

▲ 亨利·馬蒂斯《音樂》260×389cm 1910年

所以你會看到,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繪畫——簡單的幾何形體的組合,沒什麼技術性的科研,想表現的卻是形而上的玄學姿態。

▲ 馬列維奇《蒙娜麗莎的創作》,鉛筆、顏料及拼貼,62.5×49.3cm 1914年

像恩索爾那些表現骷髏、幽靈和麪具的繪畫,或許會把人嚇得要死,但是他恰恰想表達的正是這種荒誕和嘲諷的意味。

▲ 詹姆斯·恩索爾《聰明的法官》1891年

▲ 詹姆斯·恩索爾《暴食》

培根的畫讓人心生恐懼,和“美”似乎沒有多大關係。但是,他的畫體現了戰爭對他心理造成的影響,直接表現了他內心的痛苦與恐懼。

▲ 弗朗西斯·培根《自畫像》

藝術的發展早已到了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當你用一種前代的思維方式來觀看藝術時,可能就無法理解這件藝術品其中的意義了。

▲ 安卡特《Untitled》2014年

▲ 馬克·羅斯科《Black in Deep Red》1957年

曾經,畢加索畫了一幅自畫像,有人看了之後很不解,問他:“你把自己畫成這樣,要是拿着你的自畫像去車站接人,別人能認出你來嗎?”畢加索回答說:“你要記住,這是畢加索的自畫像,而不是畢加索。”也許,那些天價藝術品的創作靈感也來源於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