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

主產東北地區及江蘇、湖北等地。北細辛和漢城細辛主產于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商品藥材主要爲北細辛,漢城細辛產量小。華細辛主產於陝西、四川、湖北、安徽等省。一般以東北所產“遼細辛”爲道地藥材。

【採收加工】

夏季果熟期或初秋採挖,除淨地上部分和泥沙,陰乾。

【性狀】

北細辛:

多數十棵紮成爲一小把,常捲縮成團。根莖橫生呈不規則圓柱形,具短分枝,長1~10cm,直徑0.2~0.4cm;表面灰棕色,粗糙,具環形節,節間長0.9~0.3cm,分枝頂端有碗狀的莖痕。根細長,密生節上,長10~20cm,直徑1mm,表面灰黃色,平滑或具縱皺紋,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基生葉l~3,具長柄,表面光滑,葉片多破碎,完整者心形至腎狀心形,長4~10cm,全緣,先端短尖或鈍,基部心形。表面淡綠色。有的可見花果,花多皺縮,鐘形,暗紫色,花被裂片反捲與花被筒幾全部相貼。果實半球形。氣辛香,味辛辣、麻舌。

【品質】

均以根灰黃、葉綠、乾燥、味辛辣而麻舌者爲佳。

【性味】

辛,溫。歸心、肺、腎經。

【性能特點】

本品芳香氣濃,辛溫走竄,入心、肺、腎經,通徹表裏上下,有小毒而力較強。善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爲治風寒、風溼所致諸痛及鼻淵鼻塞頭痛之良藥。能溫散肺寒、化痰飲,爲治寒飲伏肺之要藥。最宜少陰頭痛、鼻淵與牙痛。

【功效】

解表散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主治風寒表證;頭痛,牙痛;風溼痹痛;痰飲咳喘;鼻塞;鼻淵;口瘡。

【主治病證】

(1)風寒表證(尤宜鼻塞、頭痛、肢體疼痛較甚者),陽虛外感。

(2)鼻淵頭痛。

(3)頭風頭痛,牙痛,風寒溼痹痛。

(4)寒飲咳喘。

【配伍】

細辛配乾薑、五味子:細辛辛溫,祛風散寒、溫肺化飲;乾薑辛熱,溫中散寒、溫肺化飲;五味子酸溫,斂肺氣、滋腎陰。三藥相合,溫燥中有斂潤,既善溫肺化飲,又不耗氣傷陰,治寒飲喘咳日久者效佳。

【用法用量】

內服:湯劑,1~3g;粉末,0.5~1g。

外用:適量,研末吹鼻、塞耳、敷臍,或調塗。亦可煎湯含漱。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溫散,故氣虛多汗、陰虛陽亢頭痛、陰虛或肺熱咳嗽者忌服。又有小毒,故用量不宜過大, 尤其是研末服更須謹慎。反黎蘆。

【藥理】

本品有解熱、鎮痛、鎮靜、抗炎、抑菌、抗組織胺、抗變態反應、鬆弛支氣管平滑肌等作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