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宮

遇到經典,用自己的方式

擁有它,記憶它

這就是遊學

讓我們從永樂《朝元圖》開始

進一步瞭解永樂宮遊學

永樂宮壁畫共有1000多平方米,其中最主要的《朝元圖》在三清殿。在風格上繼承了唐、宋繪畫遺風。

人物形象塑造上,受到元代影響,大帝、王母等傳說中的神仙形象,都是身材高大,小眼睛,大臉盤,細細看來,有蒙古人的風韻,是個有趣的時代特徵。

《朝元圖》壁畫中人物、服飾、冠戴華麗輝煌。衣紋多用吳道子“蓴菜條”線條,用筆勁健而流暢,含蓄有力,衣帶飛舞飄逸,有如滿牆風動,充分發揮了線條的高度表現力。

這樣充滿力量和美感的線條,也是我們這次遊學中,重要的練習方向。

除此之外,壁畫中的色彩運用也十分精彩,用重彩勾填的設色方法,色彩厚重,而不失神韻。冠戴、衣襟、薰爐等處瀝粉貼金,絢爛奪目。

《朝元圖》是現在存世的元代壁畫精品。

遊學中我們通過

兩個階段、三個層次

建立課程體系

【兩個階段】

面對經典

如何

【取之,而用之】

學習重點

【取之】

用筆方面

1:如何用筆,表達線條的流暢,堅韌和力度。

2:如何用筆表達不同的質感?(鬚髮、衣紋、器物、眉目五官)

3:如何去練習持續穩定的用筆狀態?

用色方面

1:重彩勾填。

2:面部分染。

3:瀝粉貼金。

【用之】

創作的穿越,遊學中會具體講到

一切創造都要有一塊穩固的基石爲前提。

有取之,才能更好用之。

【三個層次】

面對學習

怎樣建立層層深入的

學習能力

課程重點

第一步:【收集寫生的感受】

稷益廟、青龍寺、永樂宮寫生。

寫生重要之處是讓眼睛敏銳和發現更多問題。

有時候我們在畫畫中會覺得自己無法下筆或者不知道從哪裏開始。

這個就要通過寫生來切入,通過大量的觀察記錄,然後找到自己繪畫中的“不滿意之處”。

另外,寫生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汲取素材的方式,局部的,整體的,構圖的。素材的汲取會讓思想變得豐富而廣闊。

第二步:【深入學習壁畫的能力】

永樂宮深入訓練。

寫生中找到的,發現的畫面中的不足,我們要通過深入的訓練來解決,比如:整個造型的準確性,線條的把握,細節的表達。

這些觀察和落實到畫面深入的能力,我們在寫生的快速表達中是時間不夠的。

必須要通過持續整體的時間,來解決更加深入的問題,並落實到自己的畫面中。

永樂宮的人物造型,線條表現力,以及整個壁畫的佈局形式,是一覽無遺展現在我們面前的。

這樣的經典是最好的一個深入練習的範本。

這個階段是加強我們從觀察,到落實到畫面中,並能很完整深入呈現到自己畫面中的能力。

第三步:【臨摹到創作轉換的思維】

通過寫生,造型、線條的持續學習之後,要從臨摹中走出來繼續到創作,這纔是一個非常完整的學習的過程。

創作主要學習的是思維的轉換能力,打開更多思考的方式,找一個自己的切入點結合壁畫的形式或素材,通過不同材質的選取、拼貼、構成來呈現創作。

課程過後

來欣賞一下這些讓人顫動的

細節之美

單看線條,便熠熠生輝

願大家珍惜好時光

在永樂宮

一起享受

盛夏和繪畫

此次遊學

從青龍寺、稷益廟

到永樂宮、唐建廣仁王廟

從寫生到訓練,再到創作

從局部到整個人物的練習

從線條到色彩佈局的研習

從材質體驗到形式感受

從畫裏臨摹到畫外創作

是一個連續遞進、越來越深入的學習過程,從臨摹到運用。

希望大家加上游學前期預熱課的練習,可以把“深入”的狀態一致持續。在遊學中,有一個完整的細微的自己對經典的記憶。

共同期待吧!

小喬老師備課筆記

“壁畫中的造型語言,歸根結底是線條。線條的表現力在我們的學習中至關重要”

老師簡介

學術領隊:小站

撕掉一些標籤,

我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學生、老師。

下坑是日常,繪畫爲滋養,

它是尋找自我的一種方式。

夢想着成爲一名自由的野生學者,

卻在藝術與考古領域中癡癡不肯離開。

主講老師:小喬

公共藝術壁畫專業,

癡迷於石窟寺壁畫,宗教繪畫,宋畫

每日不懂如來,偶爾四處遊走。

對繪畫教學來說,做老師,

不如做陪伴者、同行者、欣賞者。

真正放飛靈魂,

繪畫如嬰兒一樣純粹,像嫩芽一樣鮮活。

報名須知

時間

第一期:7.15—7.21(已滿)

第二期:7.22—7.28(餘6)

第三期:7.31—8.6(已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