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具體章節來看,對於第一章外匯理論,大家重點記憶老師上課強調的結論和固定考法,而對於經濟增長的相關內容,大家可以多讀讀講義,掌握其英文表述,這樣具體做題時纔不會感到陌生。因此二級經濟學的主體內容就是研究匯率的定價以及討論一國經濟的增長。

二級“經濟學”涉及的內容並沒有超出一級經濟學所建立的框架範圍,它是對一級經濟學的內容的深化與延展,並且不再涉及“微觀經濟學”的相關話題。

其中原因也不難理解:個人與廠商的市場行爲並不是基金經理日常業務關注的重點,基金經理通常更加留意一國經濟的增長趨勢以及外匯市場的走勢變化;因此二級經濟學的主體內容就是研究匯率的定價以及討論一國經濟的增長。

二級經濟學在考試中的佔比爲5%-10%,1-2個CASE,這一佔比不算高,但是也不容易拿分。大部分年份二級經濟學都是隻考1個CASE,但是在2016以及2018年這兩年卻考了兩個CASE。

學科框架

2019年,二級經濟學總共包含三章內容。

第一章

第一章主要介紹了一系列匯率的決定理論,並且說明了如何利用這些相關理論做出匯率預測。無論是分析師在對目標公司估值時還是基金經理在管理資產組合時都會遇到與匯率風險相關的問題。

掌握這部分內容既爲我們學習外匯風險管理的相關話題做了鋪墊,也爲我們之後在CFA三級學習全球市場資產配置的相關內容奠定了理論基礎。

第二章

匯率理論之後,該學科第二章又詳細論述了經濟增長理論,指出究竟是哪些影響因素促進或者制約了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又是如何影響股票市場估值的以及其對人們做出的投資決定的影響。

注意到,一級的經濟學更加註重經濟週期,而二級經濟學更加註重經濟增長,即從一個長期的時間段來判斷一國究竟值不值得投資。而一旦我們把投資視角放眼於全球領域,那麼就必須結合第一章所學的匯率知識。

第三章

二級經濟學的第三章則討論了有關政府對於經濟環境以及金融市場的監管話題,這些話題涉及監管的目的以及監管措施的潛在影響。

二級經濟學的三個章節的框架感還是非常清楚的;二級考綱在2013年發生過重大改變,改變後的經濟學的整體內容與當前主流經濟學理論接軌緊密,理論性很強。

大家在閱讀教材時會發現這部分內容語言非常晦澀,很多內容只講結論和應用,並沒有對前因後果和背景加以介紹,所以不少考生反映在自行閱讀原版教材會感覺比較抽象。因此我們建議大家掌握重點的結論。

考綱變動

2018年該學科的考綱做了一些微調,考綱中刪除了第一章中的部分小知識點,但奇怪的是刪除的只是考綱中的考點,教材正文中對應的內容並沒有刪除,所以這部分內容被考到的概率是依然存在的。

2019年考綱刪除了例題和正文中關於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話術,不過這對我們考試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因此我們認爲19年的考綱是沒有改變的。

重難點內容

二級經濟學的重點在於前兩章,即匯率部分以及經濟增長部分。其中的第一章匯率理論的內容最多,難度也是最大的。而最後一章關於監管的內容相對不重要,因爲這部分內容的本質不是經濟學,而是討論制度管理的相關內容。

第一章外匯部分雖然學起來更難,但是考法相對固定,反倒是第二章經濟增長的部分內容非常偏理論,並且以定性爲主,基本沒有計算,所以這部分的考題反而更加靈活。

複習策略

相對而言,大家還是要重視計算題部分,因爲的定量題目相比定性題目,考法較爲常規、題型更爲固定,是可以通過練習確保分數到手的。

從具體章節來看,對於第一章外匯理論,大家重點記憶老師上課強調的結論和固定考法,而對於經濟增長的相關內容,大家可以多讀讀講義,掌握其英文表述,這樣具體做題時纔不會感到陌生。

文章來源:高頓,若需引用或轉載請保留此處信息,未加入此版權信息,盜版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