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食,在蒙語中稱"查干伊德",意爲白色的食品,蒙古人以白爲尊,視乳爲高貴吉祥之物。如果誇你心地像乳汁一樣潔白,你就得到了最高的獎賞。牧民有誰不慎撒了奶子,就會馬上用手指蘸了抹在額頭上,說一聲"啊唏,折福了"。若是掉了塊肉,或許就隨手就給了貓狗。

蒙古民族的食品之首便是奶食。奶食也被本民族視爲珍品,每逢拜年、祝壽、招待賓客、喜慶宴會等首先以品嚐奶食、敬獻奶酒爲最美好的祝願,這是一種神聖的禮節。客人即使七八十歲,大過主人幾倍,也要跪接盛滿乳汁的銀碗,不是給主人跪,是給乳汁跪。另外,如迎送遠征的親朋也要予以嘗奶、敬獻奶食,以示祝願。每逢祭奠袞山神、敖包、蘇麗德的時候,也要用新擠的鮮奶向上天和聖主祭酒。可見奶食品對蒙古民族的生活當中是多麼的重要。奶食品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質、油脂、微量元素,對人體機能有着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增強免疫力,有着強壯、保健作用。

“藍旗奶食甲天下”,正藍旗奶食品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早在元、清朝時就是皇室的奶食品供應基地。正藍旗至今生產奶製品技法仍然延續元代傳統工藝,被授予“中國察干伊德奶食文化之鄉”、“中國察干伊德文化傳承基地”。藍旗奶食在中國傳統乳製品加工歷史上佔有獨特地位,國內外享有盛譽。藍旗奶食主要有奶豆腐、奶酪、奶皮子、奶油、楚拉等幾十種,以奶製作的飲料有奶茶、奶子酒、酸奶等幾十種。純天然傳統奶食品含有豐富的乳、油、糖等物質以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健脾開胃,延年益壽功效

看看牧區傳統奶食是怎麼做的。

1、原料爲新鮮牛奶,不摻加任何其它食材。

2、發酵牛奶,大約用時2天。發好的牛奶上面有一層不發酸的,蒙古族人管它叫“奶嚼口”,這個東西撇出來加點白糖,當地人喜歡直接沾麪包或拌着炒米喫,或通常用它來熬奶茶。來草原上喝茶,你喝到最多的,不是觀音,不是普洱,當地人一定給你端上來是一盆熱騰騰的散發濃郁香氣的奶茶。

3、撇去上面的“嚼口”,下面就露出了“酸奶”;

3、把發好的酸奶盛到大鍋裏,然後文火緩緩加熱至酸奶和”湯“分離,慢火煮的同時把分離出來的水取出。

取嚼口後留下的是純酸奶。這麼潔白細嫩的酸牛奶,看起來很迷人。

4、去除水後鍋裏的酸奶慢慢會僵化,發粘,要不停地用力攪動,這時要加火量,使之酸奶完全融化。

5、攪成像麪糰一樣。

從來沒見過的製作過程,讓我們很好奇。

這樣,奶豆腐雛形基本就做成了,再按照喜好,把它倒入準備好的木製模裏,硬化,陰涼處放置24小時左右。

等裝在”模子“裏的奶豆腐慢慢冷卻下來就可以磕出來晾着了,等完全凝固就變成奶豆腐了。

最後推薦一道用奶豆腐做的菜給大家

最後推薦一道用奶豆腐做的菜給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