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繞鬥峪東陵繞鬥峪

衆所周知,五千年的中華歷史誕生了許多皇帝,每個朝代的皇帝,都精心建築着自己的陵墓,希望死後能夠流傳千古。在中國衆多皇陵中,今天,筆者將和大家說一說清朝道光皇帝的陵墓。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二十日,嘉慶帝死在熱河行宮,八月二十七,綿寧在太和殿即皇帝位,時年39歲,第二年改元“道光”,共執政30年。道光元年(1821)九月道光帝便下旨爲自己選擇陵址。按乾隆帝定下的“兆葬之制”,他的陵地該定在東陵。經多人挑選,最後把陵地選在東陵繞鬥峪(後改名寶華峪)。歷時七年,道光皇帝陵墓建成,道光帝當時還對建陵墓者進行了一番獎勵。201509140847241574.jpg

然而,道光八年,道光帝出京行圍打獵,路過東陵,順便到自己的陵墓去觀察。當他從地宮中走出來後,發現靴底潮溼,疑心地宮修建不牢,使地下水浸出,便傳諭對此事“切實根究”,果然發現了很多浸水之處。經過長達—年的審訊追查,最終得出一是地宮點穴位置失當,壙邊有石母滴水,雖然“用工攔擋,令水旁流”,但“日久牆內蘅溼”;二是原議兩旁安設龍鬚溝出水,“因(尚書)英和告以不用安置,是以停止”。這等於是欺君罔上。三是英和在建陵時保奏牛坤臨工,並說“有伊在彼,英和即不必經常來自督工”。而牛坤聲稱自己“不管工程”,雙方互相推卸,致使地宮工程質量受到影響,造成浸水。t0161d1f058ff453597.jpg

毫無疑問,面對這樣的原因道光帝龍顏震怒,對所有有責任的人,先後兩次給予重處。同時,道光帝另在易州西陵龍泉峪選定了陵址。不過,他是清朝唯一一位違背了康熙帝的陵墓之意的皇帝,處於愧疚,再建的道光陵墓並沒有採用新材料,而是從原陵墓中拆卸下來,重新使用,也算是道光對祖宗的一點點尊崇了。

W020140220347723121726.p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