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問題在每年國考省考考試當中都會考察一道題,而且難度並不大,各位考生稍加複習,掌握所有公式及技巧,對應做一些題目即可,考試時也希望各位把利潤問題放在前面來做。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大家把簡單的題,容易拿分的題先拿到手。

成本、售價、利潤、利潤率之間的等量關係

1、成本是貨物的買入價格,也稱之爲進價。

2、售價是貨物的賣出價格 即:售價=成本×(1+利潤率),也稱之爲定價。

3、利潤是售價和成本的差 即:利潤=售價-成本,也就是賺了多少錢。

其實這一節的四個公式和資料分析的基期量、現期亮、增長量和增長率公式形式完全一樣,大家可以一起記憶。

利潤問題的解決方法主要有四種,分別爲方程法、直接套用公式列式法、特值法、十字交叉法。其中,設售價或成本或是數量爲未知數,列方程求解,往往是最直接的解題思路。因此,同學需要優先掌握該方法。而對於部分打折問題,求解利潤率可視情況採用十字交叉法。

接下來介紹倆個比較常用的方法。

方程法:

方程法分爲三步:第一步,設未知量,一般情況是問什麼設什麼爲未知量,如果設完未知量不好列式可以間接設或是需要設多個未知量可以設中間量,再把其他量表達出來。

第二步,列方程,主要就是找等量關係,列等式。一般設未知量個數和方程個數是相等的。

第三步,解方程。

例題1:某商品按20%利潤率定價,然後按8.8折賣出,共獲得利潤84元,求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A.1500 B.950 C.840 D.760

中公解析:答案爲A。直接設成本爲X。

X(1+20%) 0.88=X+84

解得X=1500.

特值法:

一般題目當中沒有給的數據,但是做題列式是需要用到的就需要設爲特值1,10,100等等。

比較常設爲特值的數據爲成本、數量。

例題2:一商品的進價比上月低了5%,但超市仍按上月售價銷售,其利潤率提高了6個百分點,則超市上月銷售該商品的利潤率爲:

A.12% B.13% C.14% D.15%

中公解析:此題答案爲C。爲避免出現分數,這裏遇到百分數,則設特值時可設爲100,因此設上月的進價爲100,則這個月的進價爲100×(1-5%)=95。

設上個月的利潤率爲x,則這個月的利潤率爲x+6%。

根據售價相同可知:100(1+x)=95(1+x+6%),解得x=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