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年底,廣州一手住宅市場的庫存情況如何?庫存壓力最大的又是哪些區域?

克而瑞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廣州一手住宅庫存量合計964.3萬平方米,環比10月庫存量上升7.1%,庫存餘貨達78851套,去化週期拉長至12.7個月。

呈供過於求態勢明顯

而對比近五年11月同期的去化週期,以2016年最低,僅夠消化7個月,而今年10月則處於高位水平,若按照過去12個月的消化速度計算,今年11月底廣州一手住宅夠消化12.7個月,存量尚處合理區間。

從今年供應量和成交量走勢來看,受近兩年土地供應增加影響,今年廣州一手住宅供應量也有所上升,供應面積較成交面積超出70.2萬平方米,呈供過於求態勢。臨近年底,廣州樓市更是大力開啓預售的模式,一手市場供應量放量明顯,據克而瑞數據統計11月廣州一手住宅供應面積達105.8萬平方米,環比上升190%, 而成交面積卻僅59.4萬平方米。爲衝刺全年業績,廣州開發商加快推出房源上市,品秀星圖、五礦萬樾臺、碧桂園中心等多個全新項目蜂擁入市,市場競爭激烈、去化壓力大增。據悉,11月廣州開盤或加推的11個項目,整體去化率僅在五成左右。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爲,儘管房企今年業績總額比往年有所上升,但是增速明顯減緩,加上之前拿的地已經到了開發的臨界點,在多種因素疊加影響下,廣州樓市的一手住宅庫存量持續增長,去化週期也拉長至12.7個月。

花都庫存量最大

就區域而言,克而瑞數據顯示,截至11月,廣州各區庫存量最多的是花都區,共177.6萬平方米,其次是增城和南沙,分別爲160.8萬平方米及149.2萬平方米。和花都區去化壓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天河和黃埔兩區,截至11月底,兩區一手住宅存量分別爲44.6萬平方米和80.4萬平方米,去化週期下降至6.9個月,樓市庫存出現了供應缺口。

據悉,黃埔和天河庫存量低主要是由於近幾年兩區新增供地偏少,目前黃埔在售項目基本以大盤存貨爲主,全新項目供應放緩;天河供地更是緊缺,自2015年以來該區便無宅地釋出,目前天河區一手集中在東圃及珠江新城板塊,供應結構以大平層、大戶型爲主。而增城雖是廣州的存量大區,但在廣州東進等利好的助推下,該區常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從去化週期(按12個月的去化率計算)上來看,增城160.8萬平方米的存量也僅夠賣7.2個月,依舊處於庫存告急的狀態。

因此,除以上三個區域外,其餘的7個區域去化週期均達到了10個月以上,其中,花都、越秀、荔灣三區的去化週期均拉長至20個月以上,花都因庫存較多去化較慢,去化週期達32.2個月,居全市之首;荔灣則是因爲近期入市新貨較多,庫存量稍有回升,帶動去化週期也上升。

來源:騰訊房產廣州站、信息時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