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先凌亂的街區改造後整齊劃一,現在的倒馬井不僅可以提水洗衣,還能拍照休閒娛樂,瞭解古井的歷史文化意義,玩累了在旁邊古色古香的涼亭裏歇腳喝茶。爲了提升周圍百姓的生活品質,徐州泉山區將“倒馬井改造工程”列爲“2018年泉山區爲民辦實事工程”,突出“倒馬井”所蘊含的文化意義,依託“倒馬井”打造一個整齊劃一且文化氣息濃厚的街區,爲徐州市再添一條特色街道,目前該工程已全面完工。

  “興旺時男人每天都要到井頭汲水,女人則在井旁洗衣、擇菜,耳邊傳來孩子們玩耍打鬧的歡笑聲,是大家日常生活和休閒活動的地方。”住在倒馬井附近的張大娘回憶說。如今,周圍居民早已用上自來水,每天下樓提一桶清澈的古井水澆花養魚,能跟鄰居聊兩句,也能省不少水。古井不僅養育了我們,還能喚起許多關於家的記憶,孩子們回來都爭着搶着幫忙提水。

提起“倒馬井”,徐州人並不陌生。這口古井位於徐州泉山區明理街和小北門路交會處,自明清時期留存下來,是徐州至今保存非常完好的一口古井。爲了提升周圍百姓的生活品質,徐州泉山區將“倒馬井改造工程”列爲“2018年泉山區爲民辦實事工程”,突出“倒馬井”所蘊含的文化意義,依託“倒馬井”打造一個整齊劃一且文化氣息濃厚的街區,爲徐州市再添一條特色街道,目前該工程已全面完工。

如今,倒馬井文化街區高顏值亮相,吸引衆多人駐足拍照。通過改造,夾河街與小北門路交會處,一座仿古牌坊矗立在小北門路南側。小北門路和明理街兩側老舊樓房呈統一的灰白色調,統一加裝灰色仿古挑檐和花格式防盜窗。新建的小廣場上,一處大型景觀石上刻着倒馬井由來,景觀石背面則刻有井文化和井字的演變。坐落在一旁的泥塑形象再現往日居民們在此汲水,洗衣淘菜的生活場景,倒馬井井口高出地面,四周有雕花,井內增設防護網。“原先凌亂的街區改造後整齊劃一,現在的倒馬井不僅可以提水洗衣,還能拍照休閒娛樂,瞭解古井的歷史文化意義,玩累了在旁邊古色古香的涼亭裏歇腳喝茶。”周圍羣衆生活品質提高了,自家門口也成了特色街區。李大爺介紹,自從改造結束,遇見不少之前的老鄰居回來看看,無不拍手稱讚。

據瞭解,倒馬井文化街區綜合整治內容包括:建築立面改造、建築物門頭改造、空調機位遮擋、防盜窗更換、道路及圍牆改造、亭廊設置、城市小品設置、設立入口牌坊、綠化改造、景觀石及雕塑改造等,共投資約1350萬。(劉宇晴)

作者:劉宇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