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白領中經常有這種感受:身體感覺不適,比如不耐疲勞、腰痠背痛、失眠多夢、健忘、頭暈、耳鳴、脫髮、黃褐斑但是到醫院檢查化驗,所有的血液化驗指標正常,CT/MR掃描、超聲檢查及其他輔助檢查也都正常。現在人們稱它爲“亞健康”,又稱它爲“慢性疲勞綜合徵”。

西醫一般認爲所謂“亞健康”就是非病非健康的狀態,是向疾病過度的中間狀態,還是又達不到疾病的診斷標準。像這種情況如果再發展嚴重一點,比如說個別指標達到臨界狀態,或者偶爾有點異常,患者又因爲自己非常強調自己感覺的話,總是想着自己有病,這是會被當成“疑病症”,就像在拙文《看對醫生,疑難病問題就解決了90%》描述的那名患者一樣的遭遇。

亞健康是都市白領的常見問題

由於現在人們一般感覺不舒服時都去通過儀器進行檢查,當儀器查出所有的指標都正常時也只有不了了之。連醫生都認爲沒有問題,所有的檢查也沒有問題,那怎麼會有問題呢?於是自己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感覺,也認爲自己沒有問題。其實這很可能錯過了很寶貴的治療“未病”的最佳時機,也錯過了糾正不良生活習慣的最佳時機。

像《扁鵲見齊桓公》的故事中所講的齊桓公的病情一樣,當扁鵲看到齊桓公的亞健康的問題時,齊桓公並不在意。當問題更嚴重時,相當於出現了血液化驗指標的變化或者影像學的變化時,這時候問題其實已經發展到比較大的地步,是必須要用藥物控制甚至需要手術治療才能解決問題。中醫在外界毒邪侵犯你的身體之後,還未發病之前已經能看出你有問題了,並且在病情不是很重的情況下可以用按摩、鍼灸、湯藥的方法治療你的疾病。但是在當時那種條件下,中醫解決深入到骨髓的重病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扁鵲只好逃走了!

中醫講究“氣”,西醫講究“形”。中醫認爲氣是生命活動的根本,氣帶動血的運行,氣的運行受到阻礙身體就會出問題。在亞健康狀態時,實際上是氣運行的經絡已經開始不通暢了,人就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比如失眠煩躁是肝經阻塞,腰痠背痛是膀胱經阻塞不通暢,健忘、頭暈是督脈或者膀胱經不通暢,陽氣不能到腦所致。而此時組織器官還沒有形態學的改變,也沒有血液化驗指標的改變。中醫認爲氣於堵塞經絡很長時間以後在於堵部位會形成物質,才能發生影像學上的形態學的變化。氣是帶動血的運行的,氣運行被阻,血運行也會緩慢,廢物在血中存積多了,加上機體以後對此種變化的反應性的變化,如白細胞聚集,纔會出現血液化驗的異常。由此可見氣的變化是在形的變化之前,形的變化只是氣的變化的結果。

西醫理論誕生的基礎就是解剖學,也就是形態學的研究。幾乎對所有疾病的研究都是在形態學的研究之上。形態學上發生了變化才認爲人發生了疾病。爲了看到疾病,人們發明了各種儀器幫助人類看到這些形態學的變化。在肉眼可見的範圍內形態學變化上有X光、CT、MR、B超的協助,在肉眼看不見的範圍內有顯微鏡的幫助。越看越小,直至達到細胞分子水平,藉助電子顯微鏡的幫助,人們甚至能看到細菌、病毒的形態。而由此延伸出人們看到了致病菌以及被致病菌侵犯後人體細胞形態學的變化。站在中醫的角度來看,西醫治療疾病的模式是治療疾病造成的後果,而不是疾病的原因。所謂"上醫治未病,下醫治已病“,從這個角度來說中醫認爲西醫的治療水平其實是”下醫“的水平。當然我們在相信影像學、形態學的變化和化驗指標的結果上來看,在這個層面認知和哲學意義上來說,我們都是齊桓公,和他一樣有事到臨頭纔去治病。你到已經生病的時候去看病,找到的水平再高的醫生在哲學層面桑也只是下醫,取得的治療效果也都是下醫的效果。只不過我們比齊桓公幸運的是,現在治療重病、末病的手段比較多。但是我們需要疾病發展到重病、末期疾病之時纔去糾正嗎?

而正是因爲治療疾病不是從”源頭'上治,而是在”下游“治理,必然導致疾病越治越多。就像美國人反恐,不根除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只是一味打擊恐怖份子,導致恐怖份子越來越多,越來越分散。現在的西醫的治療方式就像美國人的反恐,看起來是似乎能治療重病,但是慢性病是越治越多!且看下圖的數據。

西醫在”下游“解決了一部分的問題,而那些應該從源頭上解決但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轉變爲慢性病,需要長期的服藥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甚至或者生存。比如拙文《兒童咳嗽該看哪個醫生》中提到的那個病例,當孩子不斷反覆咳嗽的時候,你去查血常規和胸片,都是正常的,沒有任何指標的異常。既不能診斷上感,也不能診斷氣管炎、咽炎、肺炎。這時西醫只好對症治療,給一點止咳藥了事。而此時如果你找中醫看,中醫能判斷出是寒氣積累於肺部,使用散寒溫肺之藥不但可以解決咳嗽問題,還將肺部的寒氣一併散發出去,不留後患。如果不做治療,日積月累,長期肺部積累寒氣不得散發出去,以後就會發展爲慢性支氣管炎甚至哮喘。這是你再去化驗檢查,就能發現很多指標已經不正常了,這些病你也只有不斷的用藥物來控制,急性發作期醫院才能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