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準確稱取未經粉碎的茶葉樣品10g(精確至0.01 g),準確加入100 mL NaOH溶液(18.2.1)於250 mL 高型燒杯中,於室溫下震盪30 min後,用漏斗濾去茶葉,濾液於3000 r/min離心5 min,準確移取上清液50 mL於500 mL蒸餾燒瓶中,加水至液體總量約爲150 mL,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劑(18.2.8),再加入2 g酒石酸(18.1.5),溶液由橙黃色變爲橙紅色,迅速連接好蒸餾裝置,將冷凝管下端插入盛有10 mL NaOH溶液(18.2.2)的 100 mL容量瓶中,收集蒸餾液,調節溫度將蒸餾速度控制在2 mL/min~3 mL/min,當蒸餾液接近100 mL時,停止加熱,取下容量瓶,用水定容至刻度,搖勻,待測。準確稱取0.0150 g鐵藍標準物質於250 mL高型燒杯中,準確加入100 mL NaOH溶液(18.2.1),於室溫下震盪30 min後,取10.0 mL定容至100 mL,取稀釋液1.0 mL於500 mL蒸餾燒瓶中,加水至液體總量約爲150mL,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劑(18.2.8),再加入2 g酒石酸(18.1.5),溶液由橙黃色變爲橙紅色,迅速連接好蒸餾裝置,將冷凝管下端插入盛有10 mL NaOH溶液(18.2.2)的100 mL容量瓶中,收集蒸餾液,調節溫度將蒸餾速度控制在2 mL/min~3mL/min,當蒸餾液接近100 mL時,停止加熱,取下容量瓶,用水定容至刻度,搖勻。

百檢網:5月13日市監局:茶葉中美術綠(鉛鉻綠)測定檢驗公告

5月1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茶葉中鉛鉻綠的測定及檢驗方法,以下是通知全文。

百檢網:5月13日市監局:茶葉中美術綠(鉛鉻綠)測定檢驗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發佈《茶葉中美術綠(鉛鉻綠)的測定》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

(2019年第21號)

按照《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工作規定》有關要求,《茶葉中美術綠(鉛鉻綠)的測定》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已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現予發佈。

特此公告。

附件:茶葉中美術綠(鉛鉻綠)的測定.doc

茶葉中美術綠(鉛鉻綠)的測定

BJS 201910

1 範圍

本標準第一篇規定了茶葉中鉻酸鉛含量的測定方法。

本標準第一篇適用於茶葉中鉻酸鉛的測定。

本標準第二篇規定了茶葉中美術綠的定性方法。

本標準第二篇適用於茶葉中美術綠的定性判定。

2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2.1 美術綠

美術綠又名鉛鉻綠,用鉻酸鉛顏料沉澱到鐵藍顏料分散體上或使用鉻酸鉛顏料與鐵藍顏料混合均能製備出的一種顏料。美術綠的主要成分爲鉻酸鉛和鐵藍,且鉻酸鉛的比例不低於50%。

第一篇 鉻酸鉛的測定

鉛含量的測定採用現行有效的國家標準GB 5009.12方法,CrO42-的測定選用下述方法。

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法(HPLC-ICP/MS)

3 原理

茶葉樣品經灰化後,其中的CrO42-經鹼性提取液提取後,以液相色譜進行分離,分離後的目標化合物經過霧化由載氣送入ICP炬焰中,經蒸發、解離、原子化、電離等過程,大部分轉化爲帶正電荷的正離子,經離子採集系統進入質譜儀,質譜儀根據質荷比進行分離測定。以保留時間和質荷比定性,外標法定量。

4試劑和材料

除非另有說明,本方法所用試劑均爲優級純,水爲 GB/T 6682規定的一級水。

4.1 試劑

4.1.1硝酸(HNO3)。

4.1.2氨水(NH3·H2O)。

4.1.3氫氧化鈉(NaOH):分析純。

4.1.4無水碳酸鈉(Na2CO3)。

4.2 試劑配製

4.2.1鹼性提取液(0.1 mol/L NaOH和0.056 mol/L Na2CO3):稱取4.0 ±0.05 gNaOH(4.1.3)和6.0±0.05g Na2CO3(4.1.4)溶解並定容至1 L,將溶液在20-25 ℃下密封保存於聚乙烯瓶中,使用時pH必須達到11.5以上,有效期1個月。

4.2.2鹼性提取液(0.2 mol/L NaOH和0.112 mol/L Na2CO3):稱取8.0 ±0.05 gNaOH(4.1.3)和12.0±0.05gNa2CO3(4.1.4)溶解並定容至1 L,將溶液在20-25 ℃下密封保存於聚乙烯瓶中,使用時pH必須達到11.5以上,有效期1個月。

4.2.3硝酸溶液(5 mol/L):取357 mL硝酸(4.1.1)用水定容至1000 mL,混勻待用。溶液在20-25 ℃下避光保存,如溶液呈黃色需重新配製。

4.2.4硝酸溶液(1+9):取10 mL硝酸(4.1.1)與90 mL水混合,搖勻。

4.2.5氨水溶液(1+9):取10 mL氨水(4.1.2)與90 mL水混合,搖勻。

4.2.6 硝酸銨溶液(0.05 mmol/L):一定量水中加入3.4 mL硝酸(4.1.1)和3.7mL氨水(4.1.2),用水定容至1 L,搖勻;用硝酸溶液(4.2.4)或氨水溶液(4.2.5)調節pH在7.0-7.2範圍內。

4.3 標準品

鉻酸鉛:Lead chromate,CAS號:7758-97-6,分子式PbCrO4,分子量323.18,純度≥99%。

4.4 標準溶液的配製

4.4.1 CrO42-標準儲備液:準確稱取0.0279 g鉻酸鉛標準物質,於100 mL燒杯中,加入50 mL鹼性提取液(4.2.2)置於恆溫磁力攪拌水浴鍋中,在90℃-95 ℃溫度下不間斷攪拌30 min,取出後冷卻至室溫後轉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水沖洗燒杯並轉移至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溶液中CrO42-的濃度爲100 mg/L。或使用六價鉻標準溶液進行配製。

4.4.2 CrO42-標準工作液:

取1.0 mLCrO42-標準儲備液(4.4.1)用硝酸銨溶液(4.2.6)定容至10 mL,製得標準中間液,濃度爲10 mg/L。

分別吸取0.05,0.1,0.2,0.5,1.0,2.0,5.0 mL標準中間液於100 mL容量瓶中,用硝酸銨溶液(4.2.6)定容並混勻,過水系微孔濾膜(0.45 μm),待上機測定。該標準工作液CrO42-的濃度分別爲5 μg/L,10 μg/L,20 μg/L,50 μg/L,100 μg/L,200 μg/L,500 μg/L。該標準工作液現用現配。

5 儀器和設備

注:玻璃器皿及坩堝均需以硝酸溶液(1+4)浸泡2 h,用水反覆沖洗,最後用去離子水沖洗乾淨。

5.1 高效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儀(HPLC-ICP/MS)。

5.2 分析天平:感量爲0.1 mg和0.01 g。

5.3 可調式電阻爐,功率爲2000 W。

5.4 磁力攪拌恆溫水浴鍋:能在90 ℃-95 ℃恆溫。

5.5 pH計:精度爲0.01。

5.6 樣品粉碎裝置。

6 試樣製備與保存

茶葉樣品去雜後,放入粉碎機中粉碎,樣品全部過標準網篩(425 μm),儲於潔淨容器中,至於陰涼乾燥處密封保存,備用。

7 分析步驟

7.1 樣品提取

準確稱取粉碎均勻的茶葉樣品1 g(精確到0.01 g)於100 mL坩堝中,將坩堝置於電爐上以最大功率灼燒至無白煙。冷卻至室溫後加入50 mL鹼性提取液(4.2.1),置於磁力攪拌恆溫水浴鍋中,在90 ℃-95 ℃溫度下不間斷攪拌30 min,取出後冷卻至室溫,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從中取1.0 mL用硝酸銨溶液(4.2.6)定容至50 mL(或根據實際濃度適當稀釋),過水系微孔濾膜(0.45 μm),待上機測定。按同一操作方法作空白試驗。

7.2 儀器參考條件

7.2.1 液相色譜參考條件

色譜柱:G3268-80001 色譜柱,(柱長30 mm,內徑4.6 mm),或等效柱。

流動相:0.05 mmol/L的硝酸銨溶液(4.2.6)。

洗脫方式:等度洗脫。

流速:0.6 mL/min。

進樣量:50 μL。

7.2.2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參考條件

模式:碰撞反應池模式;RF入射功率爲1600 W;載氣爲高純氬氣;載氣流速爲1.0 L/min;霧化器:漩流霧化器;碰撞反應氣(He),流速爲3.5mL/min;檢測質量數m/z=52(Cr)。

7.3 定量測定

7.3.1 標準曲線的製作

吸取標準系列溶液(4.4.2)50 μL注入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按儀器參考條件(7.2)進行測定,得到相應的色譜圖,以保留時間定性。以標準系列溶液中目標化合物的濃度爲橫座標,以色譜峯面積爲縱座標,繪製標準曲線。

7.3.2 試樣溶液的測定

在相同條件下,吸取空白溶液、試樣溶液(7.1)50 μL注入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聯用儀進行測定,得到相應色譜圖(參見附錄A),以保留時間定性。根據標準曲線得到待測液中組分的含量,平行測定次數不少於兩次。

8 分析結果表述

8.1試樣中鉻酸根(CrO42-)的含量按式(1)計算:

……………………(1)

式中:

X ——試樣中CrO42-的含量,單位爲毫克每千克(mg/kg);

C1——樣品溶液中CrO42-的濃度,單位爲微克每升(μg/L);

C0——溶劑空白中CrO42-的濃度,單位爲微克每升(μg/L);

V ——試樣溶液定容體積,單位爲毫升(mL);

ƒ——試樣溶液稀釋倍數;

1000——換算係數;

m ——樣品質量,單位爲克(g)。

8.2試樣中鉻酸鉛含量的計算:

當CrO42-含量Pb含量≥0.5597時,試樣測得的Pb含量乘以換算係數1.560,即得鉻酸鉛(以PbCrO4計)的含量;當CrO42-含量/Pb含量<0.5597時,試樣測得的CrO42-含量乘以換算係數2.787,即得鉻酸鉛(以PbCrO4計)的含量。

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9 檢測方法的精密度、靈敏度、準確度

9.1 精密度

在重複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得超過算術平均值的10%。

9.2 靈敏度

當稱樣量爲1.0 g,定容體積爲100 mL後稀釋50倍測定時,PbCrO4檢出限爲10 mg/kg,定量限30 mg/kg。

9.3 準確度

本方法CrO42-添加濃度在30~300 mg/kg範圍內,回收率爲87.1%~105.9%。

第二法離子色譜法(IC法)

10 原理

茶葉樣品經灼燒後,其中的CrO42-經鹼性提取液提取,在鹼性條件下(pH=9.0±0.5),採用陰離子交換色譜柱分離,離子色譜-電導檢測器測定,外標法定量。

11試劑和材料

除非另有說明,本方法所用試劑均爲優級純,水爲 GB/T 6682規定的一級水。

11.1 試劑

11.1.1 濃硫酸(H2SO4)。

11.1.2 硝酸(HNO3)。

11.1.3 碳酸氫鈉(NaHCO3)。

11.1.4 氫氧化鈉(NaOH):分析純。

11.1.5無水碳酸鈉(Na2CO3)。

11.2試劑配製

11.2.1 鹼性提取液:配製同4.2.1。

11.2.2 硝酸溶液(5 mol/L):配製同4.2.3。

11.2.3 淋洗液儲備液(40 mmol/L碳酸鈉和10 mmol/L碳酸氫鈉混合溶液):分別稱取4.25 g無水碳酸鈉(11.1.5)和0.84 g碳酸氫鈉(11.1.3),用水溶解並定容至1 L,混勻待用。

11.2.4 淋洗液使用液(4 mmol/L碳酸鈉和1 mmol/L碳酸氫鈉混合溶液):將淋洗液儲備液(11.2.3)用水稀釋10倍,混勻,經水系微孔濾膜(0.45 μm)抽濾後使用。

11.2.5 再生液:吸取2 mL濃硫酸(11.1.1)用水定容至1L,搖勻,經水系微孔濾膜(0.45 μm)抽濾後使用。

11.3 標準品

同4.3。

11.4 標準溶液的配製

11.4.1鉻酸根(CrO42-)標準儲備液:配製同4.4.1。

11.4.2 CrO42-標準工作液:

取濃度爲100 mg/L的CrO42-標準儲備液(4.4.1)10 mL用水定容至100 mL,製得標準中間液,濃度爲10 mg/L。

分別吸取0.2,0.5,1.0,5.0,10.0,20.0 mL標準中間液於1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並混勻,過水系微孔濾膜,待上機測定。該標準工作溶液CrO42-的濃度分別爲0.02 μg/mL,0.05 μg/mL,0.10 μg/mL,0.50 μg/mL,1.00 μg/mL,2.00 μg/mL。該標準工作液現用現配。

12 儀器和設備

12.1 離子色譜儀,配電導檢測器,碳酸鹽淋洗系統。如採用氫氧根系統,條件見附錄C。

12.2 分析天平:感量0.1mg和0.01 g。

12.3 可調式電阻爐,功率爲2000W。

12.4 磁力攪拌恆溫水浴鍋:能在90℃-95 ℃恆溫。

12.5 pH計:精度爲0.01。

12.6 樣品粉碎裝置。

13 試樣製備與保存

同6。

14 分析步驟

14.1 樣品提取

準確稱取粉碎均勻的茶葉樣品1 g(精確到0.01 g)於100 mL坩堝中,將坩堝置於電爐上以最大功率灼燒至無白煙。冷卻至室溫後加入50 mL鹼性提取液(4.2.1),置於恆溫磁力攪拌水浴鍋中,在90 ℃-95 ℃溫度下不間斷攪拌30 min,取出後冷卻至室溫,轉移至100mL燒杯中,用硝酸溶液(4.2.3)調pH至9.0±0.5後轉移至5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並混勻。過水系微孔濾膜(0.45 μm),待上機測定。按同一操作方法作空白試驗。

14.2 離子色譜條件

色譜柱:MetrosepA Supp 5-150或相當的陰離子色譜柱。

檢測器:電導檢測器。

抑制器:MSMǁ化學抑制器。

柱溫:30℃。

流速:0.7mL/min。

進樣量:20μL。

14.3 定量測定

14.3.1 標準曲線的製作

吸取標準系列溶液(11.4.2)20 μL注入離子色譜儀,按儀器參考條件(14.2)進行測定,得到相應的色譜圖,以保留時間定性。以標準系列溶液中目標化合物的濃度爲橫座標,以色譜峯的峯面積爲縱座標,繪製標準曲線。

14.3.2 樣品測定

在相同條件下,分別吸取空白溶液、試樣溶液(14.1)20 μL,按儀器參考條件(14.2)進行測定,得到相應色譜圖(參見附錄B),以保留時間定性。根據標準曲線得到待測液中組分的濃度,平行測定次數不少於兩次。

15 結果計算

15.1試樣中鉻酸根(CrO42-)的含量按式(2)計算:

……………(2)

式中:

X ——試樣中CrO42-的含量,單位爲毫克每千克(mg/kg);

C1——樣品溶液中CrO42-的濃度,單位爲微克每毫升(μg/mL);

C0——樣品空白液中CrO42-的濃度,單位爲微克每毫升(μg/mL);

V ——試樣溶液定容體積,單位爲毫升(mL);

1000——換算係數;

m ——樣品質量,單位爲克(g)。

15.2試樣中鉻酸鉛含量的計算:

同8.2。

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16 方法的精密度、靈敏度、準確度

16.1 精密度

在重複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得超過算術平均值的10%。

16.2 靈敏度

當稱樣量爲1.0 g,定容體積爲500 mL時,PbCrO4檢出限爲10 mg/kg,定量限30mg/kg。

16.3 準確度

本方法CrO42-添加濃度在30~300 mg/kg範圍內,回收率爲85.17~107.59%。

第二篇鐵藍定性驗證

17 原理

鐵藍的主要成分亞鐵氰根在酸性條件下蒸餾分解出氰化物,與氯胺T反應,生成氯化氰,與顯色劑生成藍色染料,分光光度法測定。

18 試劑和材料

除非另有說明,本方法所用試劑均爲分析純,水爲 GB/T 6682規定的三級水。

18.1 試劑

18.1.1 氫氧化鈉(NaOH)。

18.1.2 無水磷酸氫二鈉(Na2HPO4)。

18.1.3 無水磷酸二氫鉀(KH2PO4)。

18.1.4 氯胺T(C7H7ClNNaO2S·3H2O)。

18.1.5 酒石酸(C4H6O6)。

18.1.6 酚酞(C20H14O4)。

18.1.7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C10H10N2O)。

18.1.8 冰乙酸(CH3COOH)。

18.1.9 無水乙醇(CH3CH2OH)。

18.1.10 吡啶(C5H5N)。

18.1.11 甲基橙(C14H14N3SO3Na)。

18.2試劑配製

18.2.1 NaOH溶液(0.1 mol/L):準確稱取1.0 g NaOH(18.1.1),用水定容至250 mL,搖勻待用。

18.2.2 NaOH溶液(0.5 mol/L):準確稱取5.0 g NaOH(18.1.1),用水定容至250 mL,搖勻待用。

18.2.3磷酸鹽緩衝溶液(pH=7.0):準確稱取42.6 g無水磷酸氫二鈉(18.1.2)和13.6 g無水磷酸二氫鉀(18.1.3),加水溶解,定容至1L,搖勻待用。

18.2.4氯胺T溶液(10 g/ L):準確稱取 1.0 g氯胺T(18.1.4),用水定容至100 mL,搖勻待用,現用現配。

18.2.5酚酞指示液:準確稱取1.0g酚酞(18.1.6)於60 mL 無水乙醇(18.1.9)中,加水40mL,搖勻待用。

18.2.6吡啶-吡唑啉酮溶液(5 g/L):準確稱取1.0 g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18.1.7),溶於200 mL無水乙醇(18.1.9)中,加1.2 mL吡啶(18.1.10),混勻待用,現用現配。

18.2.7乙酸溶液(0.1mol/ L):準確吸取1.15 mL冰乙酸(18.1.8),用水定容至200 mL,搖勻待用。

18.2.8甲基橙指示劑(0.5 g/L):準確稱取50 mg甲基橙(18.1.11),溶於水中,定容至100 mL,搖勻待用。

18.3 標準品

鐵藍:PrussionBlue,CAS號:14038-43-8,分子式Fe4[Fe(CN)6]3,分子量859.23,純度≥99%。

18.4參比溶液配製

準確稱取0.0150 g鐵藍標準物質於250 mL高型燒杯中,準確加入100 mL NaOH溶液(18.2.1),於室溫下震盪30 min後,取10.0 mL定容至100 mL,取稀釋液1.0 mL於500 mL蒸餾燒瓶中,加水至液體總量約爲150mL,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劑(18.2.8),再加入2 g酒石酸(18.1.5),溶液由橙黃色變爲橙紅色,迅速連接好蒸餾裝置,將冷凝管下端插入盛有10 mL NaOH溶液(18.2.2)的100 mL容量瓶中,收集蒸餾液,調節溫度將蒸餾速度控制在2 mL/min~3mL/min,當蒸餾液接近100 mL時,停止加熱,取下容量瓶,用水定容至刻度,搖勻。此標準溶液中鐵藍的濃度爲0.15 mg/L。

19 儀器和設備

19.1 分光光度計:配1 cm比色池。

19.2 分析天平:感量0.01 mg和0.01 g。

19.3 500 mL蒸餾裝置:配冷凝器和聚乙烯毛細管。

19.4 振盪器。

19.5 離心機。

20分析步驟

20.1試樣製備

準確稱取未經粉碎的茶葉樣品10g(精確至0.01 g),準確加入100 mL NaOH溶液(18.2.1)於250 mL 高型燒杯中,於室溫下震盪30 min後,用漏斗濾去茶葉,濾液於3000 r/min離心5 min,準確移取上清液50 mL於500 mL蒸餾燒瓶中,加水至液體總量約爲150 mL,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劑(18.2.8),再加入2 g酒石酸(18.1.5),溶液由橙黃色變爲橙紅色,迅速連接好蒸餾裝置,將冷凝管下端插入盛有10 mL NaOH溶液(18.2.2)的 100 mL容量瓶中,收集蒸餾液,調節溫度將蒸餾速度控制在2 mL/min~3 mL/min,當蒸餾液接近100 mL時,停止加熱,取下容量瓶,用水定容至刻度,搖勻,待測。同時作空白試驗,空白溶液除不加鹼液(18.2.1)和酒石酸(18.1.5)外,均按(20.1)操作。

20.2 測定

準確移取參比溶液(18.4)、樣液(20.1)、空白溶液(20.1)及水(儀器零點校正液)各5.0 mL置於25 mL比色管中,加入1滴酚酞指示液(18.2.5),用乙酸溶液(18.2.7)緩慢調至無色,加4.0 mL磷酸緩衝溶液(18.2.3)和0.3 mL氯胺T溶液(18.2.4),搖勻,靜置3 min,加5.0 mL吡啶-吡唑啉酮溶液(18.2.6),搖勻,靜置20 min,加水至刻度,搖勻。分光光度計於620 nm處,用1 cm比色池,測定吸光度值後比較。

21 定性判定

當扣除空白的樣液吸光度值≥參比溶液的吸光度值時,即鐵藍有檢出,反之,鐵藍未檢出。

22 方法的定量限

當稱樣量爲10.0 g,蒸餾燒瓶移取量爲50 mL,定容體積爲100 mL時,鐵藍的定量限爲3 mg/kg。

23美術綠綜合判定

本方法通過測定茶葉中的鉛和鉻酸根,判定茶葉中是否含有鉻酸鉛。當鉻酸鉛檢出時,需要定性測定茶葉中鐵藍,當鐵藍檢出時,判定茶葉中含有美術綠。茶葉中的美術綠以鉻酸鉛的含量表示,根據8.2計算鉻酸鉛的含量,從而表示茶葉中美術綠的含量。

更多信息,請瀏覽 www.shbjw.com.cn

百檢網:5月13日市監局:茶葉中美術綠(鉛鉻綠)測定檢驗公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