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瑜伽大師艾揚格對各種瑜伽問題給出的解答,也是對瑜伽這門浩瀚學科的總體講解。首先,瑜伽幫助那些不健康的人變得健康。

來自全球各地的人們問我,瑜伽是否是國際的、世俗的、普世的。我告訴他們所有人都可以練習瑜伽,因此它是普世的,它指引並展示給我們如何正確地生活。

海洋本是一體,但爲圖方便,人們將它分成各個部分,冠以各種名稱。就如同一片海洋,同一片土地,瑜伽是一個整體概念。作爲人類,我們是一個整體,但各種思想觀念將我們這個整體分割開來。其實只要拋棄這些繁複的標籤,我們都是普通的人而已。

瑜伽典籍稱:瑜伽具有普世性(sārvabhauma)。瑜伽爲所有人建立正知,使我們在靈性上幸福、滿足。

我們的身心疾病都是相似的,而信仰、觀念、條件的差異導致了我們的心意和智性的不同。

瑜伽幫助我們戰勝身體、倫理、道德、智性上的缺陷,所以它屬於所有人,與宗教、階級、種姓、信條、膚色、年齡、性別無關。神和我們之間隔着的,只不過是人類的弱點而已。瑜伽幫助我們消除這個隔閡,讓我們得以和神相連結,至少可以引導我們成爲更好的人。

帕坦伽利將意識(citta)分爲五類:遲鈍(muḍha)、渙散(kṣipta)、動盪(vikṣipta)、專一(ekāgra)、抑制(niruddha);同時,原質有三德(悅性、變性、惰性)。帕坦伽利並沒有拒絕任何人,而是教授給我們正確的習練之道。他不僅想爲那些有福之人錦上添花,還要給那些感受不到穩定和平靜的人雪中送炭,使他們體驗到健康的意識狀態(samāhita citta)。徘徊不定的意識(vyutthāna citta)需要育化、淨化、打磨,這一過程可通過八支分瑜伽來完成,從而我們動盪的心意,或者說意識變得安定。

首先,瑜伽幫助那些不健康的人變得健康。從幼弱孩童到年邁老者,還有那些殘疾患病之人,都曾是我的教授對象。我的感受是:瑜伽適合於所有人習練,但若要臻達瑜伽的終極目標可能十分困難。

對於飽受苦難折磨之人,瑜伽給予你們健康;對於初學者,瑜伽指引着你們刻苦練習,培養技巧,去粗求精,磨練不穩定的身心,爲智性進一步滲入人體內部的各個鞘層做好準備;對於程度較高的習練者,瑜伽引領你們探求終極,洞見真我。

有志者事竟成,用這句諺語來闡釋瑜伽再合適不過。勇於且願意面對艱辛的人,你們在瑜伽練習的道路上不會遇到荊棘。你們只需要根據自己的能力正確地作出判斷:做什麼、做多少以及怎麼做。

本文選自《瑜伽花環(第7卷)答疑解惑》

當代中國出版社2019開年重磅新書

瑜伽大師艾揚格力作

《瑜伽花環(第7卷)答疑解惑》

作者:[印]B.K.S.艾揚格 著

定價:78.00元

瑜伽大師艾揚格對各種瑜伽問題給出的解答,也是對瑜伽這門浩瀚學科的總體講解

有如一口深井,可一瓢飲,以解渴;亦可破開水面直抵深處,純淨智慧不竭之泉在那裏汩汩不止、清冽甘甜。源頭唯有智者沉浸其中。

編輯推薦

《瑜伽花環》共8卷,內容爲艾揚格專著之外的瑜伽作品彙編。各卷內容相對獨立,此爲第7卷。

本卷爲B.K.S.艾揚格多年來針對各種瑜伽問題給出的解答,悉數經驗之談,蘊含深刻見解。這些問題,有提問者的疑惑,也有對智慧的渴求,有尖銳的挑戰,也有呼喚真知的聲音。收錄的解答既是對個人疑問的響應,也是對瑜伽這門浩瀚的學科總體的講解。

本卷旨在幫助有志於修習瑜伽的朋友輕鬆入門,引導他們正確地練習,並把握如何抵達瑜伽的更深層面,從而將腐蝕着他們探索之力的疑慮和困惑消除。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出版社立場,如轉載請標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