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馬越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臨近夏天,在新口味和品類上狂“卷”的飲料行業又把目光瞄準了一些傳統食材與配方,比如酸梅湯。近日怡寶宣佈推出瓶裝飲料新品“至本清潤酸梅湯”,使用了烏梅、山楂、甘草、陳皮、黃冰糖等較爲傳統的原料,賣點強調“古早味道”。

除了怡寶,飲料大品牌也都在推出的細分口味和品類。

比如康師傅、統一都推出了瓶裝酸梅湯產品,王老吉和健力寶也曾推出過易拉罐裝酸梅湯,大窯有酸梅湯果汁飲料,冰峯和北冰洋有酸梅湯飲品,而元氣森林也推出過酸梅汁蘇打氣泡水。

酸梅湯並不算是一個新品類,相反,它的足夠“古老”才成爲眼下一波食品飲料行業傳統回潮的新概念來源。

早在去年夏天,“到中醫院配置酸梅湯方”就成爲社交網絡的一個熱門話題,根據央視財經等媒體報道稱,浙江省各地不少中醫院都迎來了酸梅湯銷售高峯。

不少年輕消費者表示,來中醫院購買酸梅湯除了好奇和網絡跟風外,覺得中醫院酸梅湯“養生”也是一大原因,中醫院有烏梅、山楂、烏棗、陳皮、甘草、玫瑰茄、桂花等不同的配方可以自由組合,主打功效不同,一副中藥代茶飲的價格在數元左右。

而作爲包裝飲料推向市場的酸梅湯,事實上也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其中一類的老字號品牌,比如恩濟堂、信遠齋、九龍齋、御香齋等等,在產品上主打酸梅汁飲品,包裝較爲傳統,比如使用玻璃瓶,具有地方特色。而隨着物流的發展,一些地方老字號酸梅湯品牌也開始推出塑料瓶包裝以及推向全國市場。

另外還有一些酸梅湯飲品新品牌,比如上海妙記、植太醫等等。

其實酸梅湯這個古早品類換上新裝推向市場,看中的無非還是已經談論了多年的年輕人“中式養生”新賽道,在“藥食同源”的概念趨勢下,枸杞、人蔘、玉米鬚、薏米、金銀花,甚至燕窩、阿膠等傳統食材輪流成爲品牌在口味和品類上創新的靈感來源。

“朋克養生”的年輕人正是這波風潮面向的羣體。京東健康發佈的《Z世代營養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崇尚悅己又有健康焦慮的年輕人,正在成爲當下養生消費的主力軍,18至35歲的年輕消費人羣佔健康養生消費人羣的83.7%。

但具體到酸梅湯來說,“中式養生”的新概念並沒有那麼好蹭。

實際上對於更多的消費者來說,喝酸梅湯不是爲了健康養生,首要目的仍然是解渴和解膩。

《青山資本2020年中消費報告》提到,零食乃至所有食品飲料的健康概念需求增長,但終究不會犧牲掉好喫的體驗來讓步,以口味爲主的即時刺激的爽感依然是王道。

這也意味着餐飲渠道會是酸梅湯的重要銷售場景。比如海底撈中搭配的酸梅湯,以及大窯、北冰洋、冰峯、信遠齋等在餐飲店更容易找到的酸梅湯產品。

從產品角度來說,各家新品牌在酸梅湯上的賣點,更多在強調“古法”“地道”和“還原古早味”,並沒有在產品配方上做太多創新,甚至除了元氣森林酸梅汁口味的0糖氣泡水外,這些酸梅湯產品都並未強調低糖甚至無糖。

一個長期存在,消費基數大、接受程度高卻少了一些創新點與話題度的品類,或許也難以成爲資本眼中有足夠成長性的標的。

而更爲關鍵的是,中式養生的風口或許也沒有那麼大的確定性。

一個明顯的現象是,在過去幾年曾經爆紅過的中式養生概念品牌或者品類,並沒能證明其自身的可持續。

比如主打“熬夜水”的一整根,推出該產品的是定位養生快消的新品牌“顏值研究所”,即用快消飲料的形式推廣傳統滋補食品。這瓶“一整根”在羅森便利店推出後在2022年夏天出圈爆紅,不少年輕人抱着獵奇的心態嘗試。不過沒過多長時間,這個單瓶售價19.9元的玻璃瓶飲料,消失在很多便利店和超市的貨架中。

藉助前幾年的精品咖啡與中式養生的東風,老字號同仁堂曾經自2019年起開出了多家“知嘛健康”飲品店,售賣甘草拿鐵、羅漢果美式、枸杞拿鐵、肉桂卡布奇諾、熬夜水等產品,人均消費價格在32元左右,其中的熬夜水單瓶價格爲38元左右。門店多開在高級商圈、寫字樓等區域。

但目前來看,這一目標仍遙遙無期。窄門餐眼數據顯示,目前知嘛健康一共只有12家門店,其中8家位於北京。除了疫情下實體餐飲受到衝擊、消費大環境趨向性價比之外,中式養生與現制咖啡茶飲業態結合的產品,到底有多少復購率和市場,仍有待長期觀察和培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