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39期|

從南坊鎮北行20公里,翻瓦廟山、穿萬畝洋槐林、過新野農莊,便到了巉巖橫立的涇河岸邊。站在大橋,西望羣山,隱隱約約地聽見不遠處潺潺的流水聲,如風吹過的佩環玲聲,讓人不由得駐足聆聽着大自然美妙的梵音。

沿大橋南端的羊腸小道,牽着當地人栓在樹根上的繩索,小心翼翼地踩着牧羊人留下的腳窩,一步一步艱難地挪着雙腳。下到橋底,回頭仰望掛在崖壁的小路,心裏“咯噔"地打了個寒噤,額頭上滲出的汗水,在春寒料峭的早春,微微地冒着熱氣。

順着涇河左岸上行百米,有一條溝,當地人稱作羊尾巴溝。寬不足三米的溝,以礫石、沙土爲底,從山溝裏流出的小溪,清澈見底,水面上浮着沒有融化的雪,一堆堆、一簇簇,像一朵朵未開盡的蘑菇花,在春日的陽光下盡情地享受着風的撫摸。溝口兩旁,黛色的摩崖,伸展着身驅,時而寬闊,時而陡峭,緩緩地張開巨大的手臂,似乎要把整個羊尾巴溝攬在它的懷抱。

夾岸高山,成片的洋槐林淒涼地長在蒼莽的天底下,乾枯的藤蔓繞着倒在小溪邊的樹身,悠閒地下垂着蔓枝,雖說已是立春,但仍透出一派寒意。腳下未融化的雪,鋪滿了羊尾巴溝,如害羞的姑娘,用潔白的紗巾遮掩着美麗的臉龐。唯一一條通往溝裏的小路,斗折蛇行,忽左忽右,朝着溪流的盡頭,蜿蜒地向前延伸着……

我慢慢地走着,看着兩岸孤寂的山巒,心情頓覺複雜起來,想起這兩面夾山,人跡罕至的羊尾巴溝,竟悄然幽遂,若不是一位好事者的發現,誰還能知道它的存在和觀賞價值?因爲不知多少年來,它和萬重羣山一道在冬日的陽光下沉睡!凝重之下,我真有些無心遊覽了,順勢靠在胳膊粗的洋槐樹上,稍作喘息,等身後一同來的朋友。

“哎,前邊景色咋樣?”朋友向我喊話。

“我也不清楚,不過,這兒的景色還算美!"我不急不慢地回答着。

約莫十分鐘,朋友來了,我們緩緩地向前走着。過小溪時,由於趔石有結冰,朋友拉着我的手,一再叮嚀讓我小心腳底下,生怕滑倒了我,就這樣,在朋友的攙扶下,我狼狽地向前走着。到了一個名狼窩的地方,朋友指着遠在半山腰的冰瀑,驚喜地說:

“看——,那冰瀑!"關中人說話,仄仄平平咬的比較重,朋友在說“看"字時,音調特別高,也拉的長。

我抬頭舉目,一尊似千年大佛的冰瀑,靜靜地立在半道上,雪白的瀑絲從頭頂懸垂下來;不遠處,又有兩尊冰瀑繞着粗壯的樹木靠在崖畔上,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柺杖,盼望遠方歸來的親人。我欣賞着滿目的景色,驚歎大自然的神功造詣,幾個月來的煩惱瞬間已隨腳底下的小溪流向東邊的涇河。

山溝裏,看似一家人的遊客,在經過我身邊時,高聲地談論着,山頂的野雞清淨慣了,被這聲音驚的展開翅膀“撲愣愣"地飛向另個山頂。越往裏走,溝道寬了許多,溪水返照着春日陽光,更加明亮,倒映在水中的山影像畫家筆下的佈景,在微風的吹拂下,在眼前不停地晃悠着。翻了一道坎,約有十多米寬的冰瀑不太規則地出現在面前,高低不平,有短也有長。每尊冰瀑形態迵異,面容栩栩如生。最漂亮的一尊冰瀑大約高四米,中間有一處平臺,冰瀑恰好從那裏掛了下來,如道道銀絲,很是奇妙,有點像玉華宮的冰瀑了。

我站在一尊尊冰瀑前,凝語無噎,總感覺這幽靜的山溝,有些孤寂,有些憂傷……

我有些無奈了,就不再說話,一人悄悄的沿着來時的路,踟躕地向溝口移動着。撫摸着易逝的歲月,回味在法院工作的點點滴滴,想起明日肩上的擔子,腳底下的步伐不由得加快起來……

作者簡介

崔存文,‍‍男,1964年10月生,1988年7月畢業於咸陽師範學院中文系,參加工作後先後在《延河》、銅川日報、咸陽日報發表作品百餘篇。

【壯美昭陵】“最美鄉愁看禮泉”遊記散文大賽徵文啓事

編輯︱常佳 審稿︱陳明理

壯美昭陵》原創文化藝術微刊

作品要求原創,未經網絡平臺發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