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是各個國家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爲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對於其職位特殊性,需單獨管理的,可增設其他職位類別。 根據人社部5月30日發佈的《2015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公務員716.7萬人 。

有國考之稱的公務員考試

看似近千萬人的人民公僕有點不可思議,但是考慮到咱們的人口基數也是說得過去的。在這龐大的公務員人羣中,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都有各自的等級和相應的稱謂,從國家級到省部級,廳局級到縣處級,公務員等級一共劃分成25個級別。其中按照公務員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爲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分類是管理的基礎,沒有科學的分類就沒有科學的管理。職位分類制度是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而興起的一種科學的人事分類制度,它在現代人事管理中佔有基礎性和決定性地位。

國家鐵路局揭牌儀式

職位分類制度,是公務員各項管理制度的基礎和依據。其中公務員職務分爲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領導職務層次分爲: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科員。非領導職務層次在廳局級以下設置。即分爲: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在這千千萬萬的人民公僕之中有一種稱呼很容易讓人對其具體級別產生混淆。這就是所謂的局長,而局長這個稱呼在國人口中說出的頻率遠高於其他領導職務,因爲同樣是局長,最高級的手眼通天,最低級的一樣爲人民服務。

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變

從上往下,最高級的莫過於某某國家總局,這一類的都是正部長級領導。如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國家體育總局等。再次一些的是不帶總字的局,如國家統計局、國家醫療保障局和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這類領導屬於副部長級。由於在中央機關工作的原因,通常稱之爲高級幹部。然後就是各個省和直轄市下轄的廳局級單位和副廳局級單位,如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廣東省旅遊局和廣東省外國專家局等。同樣在中央各部委的下屬單位也屬於這一層級,如國家稅務總局下轄的廣東省稅務局、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管理局等。往下類推到各地級市的政府組織機構裏的某某局,如東莞市科技局、東莞市林業局等。最後是個區縣下轄的職能機構,如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朱管局、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農牧業局、蠶業局等。不管是省部級領導,還是鄉科級的幹部,都是爲人民服務的。但是一個局長的稱謂可以從最基層一路喊到最頂層,這怕也是咱們的額特色了吧。

注:此文章爲 每日一彈Hot 原創,特此聲明!

圖文整理於網絡,若涉及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