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常山大地萬物復甦,暖風吹拂,繁花盛開。

除了欣賞無邊春景,品嚐春菜也是感受春天的好方法。

常山人有一套完備的“喫草體系”,馬蘭頭、薺菜、香椿……一到這個時節,整個常山好像陷入了一場喫草的狂歡。

雖是喫野菜,但汪曾祺老先生有言在先:“就像坐在河邊,聞到新漲的春水的氣味。”這諸多叫“春”的時令蔬菜,他們美好易逝,絲毫不等人。而他們都有一個致命誘惑:鮮。春筍

民間素有“嚐鮮無不道春筍”的習慣,春筍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少澱粉、粗纖維的健康食材。雖說竹筍一年四季都有,並不是特別強的時令食物,而春筍讓人這麼記掛,還是因爲它是一年裏最鮮美的筍。一晃又到了喫筍的時節,哪怕是再挑剔的胃口,恐怕也不能拒絕這個時候最嫩、最好喫的春筍吧。

春筍炒臘肉

做法:

1. 春筍去皮、切開

2. 春筍在水中煮開、切片

3. 臘肉洗淨、切片

4. 鍋中下油、加入臘肉翻炒,加入辣椒幹,然後加入春筍翻炒,加鹽

5. 翻炒10分鐘即可起鍋馬蘭頭

春天的田間地頭,遍地都是馬蘭頭。茅草地、菜園邊、小橋流水畔、竹籬茅舍旁……它探頭探腦地長在雜草叢中,葉呈橢圓形,顏色深綠;莖長兩三寸,帶點紅色的馬蘭頭是上乘。

新鮮採摘的馬蘭頭只需摘乾淨,水清洗乾淨,放入鍋裏煮開,略晾一晾涼,將馬蘭頭放進去焯水去苦味,再撈起切碎,拌上芝麻油,涼拌馬蘭頭完工。加筍或香乾炒,裝碗裏再倒扣到盤子裏,就像是酒店裏的模樣了。但新鮮地裏採摘的野生馬蘭頭比大棚裏的鮮上10倍!香椿

香椿的味道,說是香也不準,貶爲臭也不妥,很多人都曉得香椿炒蛋。香椿又叫“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穀雨前後,是喫香椿的最佳時節,民諺稱,“雨前香椿嫩如絲,雨後椿芽如木質”。故清代文雅之人喚其爲“喫春”。

營養成分遠高於其他蔬菜,爲宴賓之名貴佳餚,被列爲“小八珍”之一。喫香椿也有講究,因爲香椿中含有亞硝酸鹽,所以喫香椿前必須開水燙過。還有香椿爲發物,有陳年固疾的,少喫爲妙,以免引發舊疾。薺菜

春天,是一個適合咀嚼的季節。薺菜,應該算是報春最早的精靈,乍暖還寒之時,它們已經迫不及待地鑽出地面,在山間,在田野,鬱鬱蔥蔥着,給人無限生機。

薺菜鮮美,非一般菜蔬所能比擬,民諺有“喫了薺菜,百蔬不鮮”之說。薺菜食用方法多樣,風味獨特。或涼拌、或清炒,或汆湯,可隨意調劑。簡單些,蘸醬就可以喫,又香又鮮,美味至極。

這個季節,來一碗薺菜餛飩也是極好的!螺螄

俗語說的好,“清明螺,賽肥鵝”。清明前後,在休眠中甦醒的的螺螄從泥土中爬了出來出。也只有在這個時節的螺螄肉鮮嫩肥美,而且在殼中又沒有小螺螄,肉質極佳的同時有保證了口感,是喫螺螄的最佳時令。

而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小溪魚

雖說喫小魚有點殺雞取卵式的“殘暴”,但是春天小溪魚的鮮美實在是抵抗不了,尤其是常山十大碗之一的“農家小溪魚”。

農家小溪魚做法:

做法:小溪魚清洗乾淨後備用,熱鍋後加入農家土菜油、鹽、生薑,小溪魚過油,搭配蒜泥、薑末、辣油、蠔油,取活水慢燉入鮮。

野菜太美味,不知不覺喫撐了,

野菜雖好,但也不要過度貪食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