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德州,源先民有窮氏,築城“德水”旁,後秦設安德縣,取“德水安瀾”之意。漢稱之爲廣川,唐命名爲長河,宋載文謂之爲將陵,明載文“九達天衢,神京門戶”,清以降,史稱德州。

古德州,交通之樞紐也,扼華北之咽喉,引兵家之必爭,貫運河之漕運,通客商之雲集,靈山奇水,厚德載物,風水環繞,厚土育忠,名人薈萃,民風尚義,物寶天華。

此之外,德州美食,四處遍及,德州扒雞,五香脫骨,皮爽肉滑;黃河涯西瓜,馳名南北;樂陵小棗,名號金絲,核小皮薄,豐滿細膩;羊腸湯,肥膩可口;金絲大柳面,綿軟有力,可口滑爽,古貝春、禹王亭,陳釀醉人……皆美味也。

然,老虎最愛者,德州扒雞也。

史傳,德州扒雞,已300年矣。聞朱明年間,城內及水旱碼頭,即有叫賣燒雞者。1692年扒雞面世,清康熙南巡過境,偶嘗扒雞,五香脫骨,龍顏大悅。自此,作爲貢品奉之宮廷。乾隆年間,召德州制扒雞者,入御膳房,專做此雞,從此德州扒雞名揚天下。人稱“天下第一雞”!

近代以來,有寶蘭齋飯莊名侯寶慶者、德順齋名韓世功者,傳承摸索,完善工藝,改進配方,創新扒雞,至建國前,德州尚有“福順齋”“德盛齋”等扒雞店鋪二十餘家,建國後,建國營公司,集名師於一家,採百家之長,百年美味,重現光華矣。

德州扒雞之名,乃是簡稱,全稱爲“德州五香脫骨扒雞”。天下做雞者衆,既五香又脫骨亦味美者少矣。可見德州扒雞製作之精細。

雞者,人稱“文、武、勇、仁、信”五德之禽也。德州扒雞,選走地雞,放養山林之間,晨飲草木之露,午餐松籽蟲豸,夜眠清風曉月,身披錦繡斑彩羽,丹冠銳喙雙目明,一聲雄唱鳴朝陽,其聲亢壯震乾坤,堪稱禽中之鳳。有如此好雞方有如此好德州扒雞也。

制德州扒雞,先選幼齒走地雞,縛於廊下,磨刀霍霍以向,揮利刃,殺之,放血,燙水褪毛,剝腿嘴爪老皮,繼而自尾部剖開,去五臟,瀝血水,旋即將雞雙腿盤起,雙爪插入腹部,兩翅自嘴中交叉而出,形似“鴨浮水面”。

取鐵鍋,下素油,炒糖色,塗之雞身,稍等陰乾,入沸油鍋,炸至金黃,另取鍋,鍋底置鐵箅,雞鋪其上,拔田間蔥姜,舀壇中濃醬,取豆蔻、茯苓、香片、草果、香圓、畢菠、花椒、肉桂、桂皮、小茴香、青皮、白芷、佛手、丁香、大茴香、孜然、紫寇、白寇及山奈等數十種,縛香料袋,加百年老湯,猛火旺煮,微火細燜,慢添柴於竈內,靜執箸於臺梢,聽水聲汩汩,聞肉香嫋嫋。三五時辰,燜燒至成。

及至出鍋,香醇之氣,氤氟繚繞,眼前美不勝收,外形完整美觀,栩栩如生,色澤金黃透紅,鼻中滿是迷醉,口中饞涎欲流。手捏雞腿,抖之,俄而,骨肉分離,嘗之,肉似有汁,皮極滑爽,鮮香生津,再及雞肉,皮嫩肉酥,入口細嚼,脣齒留香,絲絲入味,細品之下既渾厚,進而香醇,最妙是連骨頭亦鮮美異常。真乃天賜佳餚,雞中極品也。

王老虎曰:德州五香脫骨扒雞,皮爽肉滑,五香鮮美,滋味之絕,讓人大啖一隻,尚未知足。竊以爲,倘時遷嘗此雞,斷不會投梁山,沙丘品此雞,定不思“佛跳牆”,一笑也,此番遊德州,交德友,品美味,感斯風土,忭焉獻辭。是以記也。

堅持原創美食文章,央視《味道運河》《喫貨傳奇》美食顧問,搜狐喫貨自媒體聯盟執行祕書長,美食紀錄片《搜鮮記》總策劃王老虎與你共同搜尋舌尖上的“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