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47歲的腫瘤科護士長王智琴一邊整理病歷資料,一邊微笑着對記者說,腫瘤科90多張病牀,經常住滿病人,每年治療腫瘤患者近3000人次,護理工作超負荷運轉,壓力大任務重,但大家團結協作,無怨無悔,始終全身心投入到護理各個環節中。在第108個國際護士節到來之際,記者走近文山州人民醫院幾個臨牀科室,親身感受這羣身穿潔白工作服、頭戴潔白燕尾帽,穿梭於各個病房中的“白衣天使”的律動,她們忠實地踐行着“用真誠的愛去撫平病人心靈的創傷,用火一樣的熱情去點燃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的南丁格爾精神,她們———。

如今,南丁格爾精神已經成爲護士精神的代名詞。南丁格爾精神就是由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所組成的偉大的人道主義奉獻精神。在第108個國際護士節到來之際,記者走近文山州人民醫院幾個臨牀科室,親身感受這羣身穿潔白工作服、頭戴潔白燕尾帽,穿梭於各個病房中的“白衣天使”的律動,她們忠實地踐行着“用真誠的愛去撫平病人心靈的創傷,用火一樣的熱情去點燃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的南丁格爾精神,她們———

王智琴:只有堅守信念,才能做到最優質的護理

早上7點半,記者來到文山州人民醫院1號住院樓一樓的腫瘤科,在護士工作臺前,只聽到呼叫器一直響個不停,此起彼伏。身穿潔白工作服、頭戴潔白燕尾帽的護士們來來往往,穿梭於護士站與各病房之間,整理牀單、檢查病情、發藥、打針、輸液……忙碌繁瑣的護理工作每天就這樣有條不紊地開始。

“我們科的26名護士都很優秀,個個都很能幹”。今年47歲的腫瘤科護士長王智琴一邊整理病歷資料,一邊微笑着對記者說,腫瘤科90多張病牀,經常住滿病人,每年治療腫瘤患者近3000人次,護理工作負荷運轉,壓力大任務重,但大家團結協作,無怨無悔,始終全身心投入到護理各個環節中。

“對比那些癌症患者,我們是幸運的,沒有理由不去幫助他們,只要能爲患者解除病痛,聽到病人或家屬說一聲‘謝謝’,就是我們護士最大的滿足。”王智琴說,生命需要守護,微笑就是最好的減壓辦法,還要有一顆仁愛之心,給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

腫瘤科收治的患者大多爲癌症晚期,給人的感覺很壓抑,不願靠近。患者經歷了從否認到接受,從憤怒到沉默,從抗拒治療到求生慾望的複雜心理過程,情緒波動明顯,甚至遷怒於醫護人員。然而,腫瘤科的護士們並沒有在意,而是用更多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爲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她們採取生活照顧、心理疏導、藥物治療、護理關懷等措施,着重於病人的疼痛控制,緩解病人的痛苦,消除病人及家屬對死亡的焦慮和恐懼爲患者創造一個舒適、安靜、溫馨的環境,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在積極開展優質護理的同時,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只有堅守信念,主動和自覺地工作,才能做到最優質的護理。

醫者仁心,視患如親。王智琴說:“只有把病人當親人,才能贏得病人的心;只有奉獻出真心和真愛,才配得上‘白衣天使’這個純美的稱號”。她是一個與死神爭奪生命的人、與病魔爭奪健康的人、與痛苦爭奪快樂的人,爲患者減輕病痛是她和她的團隊義不容辭的使命。

“榜樣五星王智琴,全能服務獻丹心。科中工作善調理,醫患情深笑語親。”這是患者王榮華寫贈王智琴的一首詩,表達了相互之間和諧的醫患深情。28年的護理工作,王智琴賦予了這個神聖職業太多的專注與不懈追求。她說:“一路走來,跌跌撞撞,然而,我的職業生涯仍在不斷向前,我相信,前方仍然有更燦爛的陽光。”

曾曉:只要熱愛,男護士同樣精彩

在州醫院城南院區,記者採訪了麻醉科(手術室)的男護士曾曉,他是州醫院39名男護士中年輕的“90後”。

2017年8月畢業於昆醫大海源學院護理專業、今年24歲的年輕小夥曾曉,戴着一幅眼鏡,身穿綠色手術衣,頭戴藍色工作帽,語調溫柔,笑容可掬,透出幾分斯文和靦腆。他直言不諱:“當初的護士專業是家人幫選的,我自己並不是很願意,但參加工作一年多以來,這份職業帶給我很多收穫。現在很喜歡這份工作,感到護士這個職業很高尚。”  

護士是一個勞動強度較大的職業,尤其是在精神病院、手術室、急救中心等這些特殊的領域,男護士就更能發揮他們的優勢。

在州人民醫院城南院區的手術室,一臺剖腹產手術正在進行着,正專注地輔助醫生的男護士曾曉,他一刻不停歇地忙碌着,快速而有條不紊地將醫生需要的手術器械準確、適時地遞到醫生手中

文山州醫院麻醉科最多的時候一天開展手術近70臺,交接班結束後,手術患者就陸續的送到手術室,護士們便馬不停蹄地開始各自的分工,做好術前準備。覈對患者、建立靜脈通道,配合麻醉、準備器械,爲患者擺好手術體位,曾曉熟練地在手術室裏穿梭,爲保障手術醫生進手術室後就可以實施手術。送走一個患者又來一個患者,不知不覺中已過了中午,但因爲手術太多,抽不出人來換他去喫午飯快到下午2兩點的時候,曾曉才趁着手術接臺的空隙匆忙喫了幾口冷飯後又繼續投入到下一臺手術中。

曾曉說,初到手術室的時候,也感到很壓抑、很緊張,遇到危急病人,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但每每看到患者安全地送出手術室時心中就很滿足,很開心在大家眼裏看到的護士多是病房裏身着白大褂、頭戴燕尾帽的形象,但進到手術室後就只能看到一雙眼睛,甚至於簡單的交流過後就處於麻醉狀態,所以很多人並不知道手術室的護士是做什麼的

“從早上8點上班,到做完手術,沒有固定下班時間,到晚上11、12點甚至凌晨下班是常有的事。最長的一臺手術,站了12個小時,手術完成回家後,不想喫飯,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覺。這,就是護士的節奏,護士的旋律,護士的常態!”曾曉笑着說。

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加上極不規律的喫飯時間,身體自然不會健康。“我們科每個人身上都有些毛病,不是胃病,就是下肢靜脈曲張。”曾曉有些擔憂

當問及有什麼打算時,小曾微笑着說:“給生活一個微笑,生活還你一片陽光!不求感激,不爭榮寵,繼續做下去,力爭做得更好!”

喻星逸:把傷口當作藝術品

人們常說:護士是天使,是因爲護士從事着最平凡瑣碎而又繁忙的工作,她們不怕髒臭、不怕苦累、不懼感染疾病的風險,時刻以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爲患者服務爲天職。州醫院肝膽外科護士長喻星逸就是這樣一個“白衣天使”。

在州醫院護理部團隊中,喻星逸是一名平凡普通的護士長。她用飽滿的熱情、溫暖的語言、真摯的眼神、嫺熟的護理技術、純潔善良的心爲患者排憂解難,送去炙熱的愛心,贏來了病人、家屬及各級領導的讚譽。從事護理工作十二年來,她愛崗敬業,關心集體、關心同事,關心病人,是醫生的好幫手,是護士姐妹的好榜樣,更是病人及家屬的生命天使。在她的帶領下, 州醫院肝膽外科護理人員們用愛心撫慰着每一個患者的傷痛,讓患者感受到人間自有溫情在。

10多年來,她形成了職業習慣,只要一上班,心頭上的弦就繃緊了,因爲肝膽疾病來得急,風險大,按照護理要求,得及時處理病人各種危急情況。

她一直以這樣一句話來要求自己的工作:爲了患者的健康,多說一句;爲了患者的康復,多做一點。

不要說普通人,很多護士面對傷口撲面而來的惡臭時,也難免不舒服,但喻星逸每次都挺過來。她說:“當面對傷口的時候,把它當作一件藝術品來完成,心裏開始盤算這個傷口該怎麼處理最好,評估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案。當病人康復的時候,也是這件藝術品成品的時候。”大愛無疆,這是一種對護士這個職業深深的熱愛之情,是對病人視如親人的情懷。

去年12月10日上午10時許,肝膽外科收住了一名壯族老年患者,由於病情特殊,科室爲她開通了一條“綠色通道”。護士姐妹們耐心爲患者修指甲、衛生處置、換上乾淨的病號服,會壯語的小護士耐心的做心理疏導。完善檢查後,情況十分複雜,經科主任和醫生們的評估和討論,手術,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但是,問題來了。總費用大概需要十萬,對於這個一家人年收入不到幾千元的家庭來說無疑就是天文數字,再加上原本虛弱的身體,怎麼承受啊?患者想要放棄治療。喻星逸就通過會講壯話的護士告知他們不用擔心,根據國家政策,貧困戶看病都是先診療、後付費,而且還幫助報銷大部分的醫療費用。您只需要出小部分的錢就可以了,我們也會盡力的幫助你們,所以要好好的配合醫生治療

手術檯上,醫生護士們展開了與腫瘤的博弈、與死神的博鬥,經歷十多個小時的緊張手術,順利完成了這臺難度大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術後患者病情危重,全身都是引流管,達十根之多!這麼多管子,無疑對護理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喻星逸的帶領下,制定了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並有效落實:防導管滑脫、防壓瘡、防墜牀等。每次爲病人翻身,護士都需三人配合,每次翻身後,還要在骨突出處塗上喻星逸熬製的甘草油進行皮膚保護。爲防止深靜脈血栓,護士每天都得做肌肉拉伸鍛鍊,踝泵運動…,細緻的健康宣教,這樣的護理工作重複了一遍又一遍,患者一天天康復。兩週後,在醫生和護士的完美配合下,患者康復出院了。終於,家屬懸着的心落下了,露出欣慰的笑容。那刻,喻星逸和她帶領的護士團隊,感到了無比的欣慰,因爲這個家庭保持了原有的完整。

常言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護理工作不僅要有專業知識,更要有細心的觀察和一絲不苟的態度和紮實的業務能力。一次,一名70歲的老人發生全身多處壓力性損傷,入院時,多處壓力性損傷都出現了惡臭、開始潰爛流膿,需要及時對傷口進行處理。爲此,喻星逸爲他充分清洗傷口,包紮。一開始,每次換藥需要2個小時以上,天熱的時候,臭味撲鼻,帶上幾層口罩都不管用,然而,喻星逸硬是一個動作保持不變地換藥,每次下來白大褂都是溼的。出院後,喻星逸到患者家中看望老人,指導家屬如何護理,注重飲食和功能鍛鍊,無微不至的關心,讓患者和家屬感動不也。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今年3月,“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護理分會第三屆傷口護理病例大賽”在北京舉行。經過專家對100多家參賽醫院230例病例的層層篩選,喻星逸代表醫院前往參賽的病例《運用瘡瘍四畔理論於一例藥物外滲導致組織壞死傷口治療體會》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

後 記

護士工作平凡而又偉大,瑣碎而又繁雜。像蝴蝶一樣輕盈、像羽毛一樣溫柔,護士每天都穿梭在病房與護士站之間,勾兌無數的藥液,寫無數的護理記錄,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她們都把簡單和平凡演繹成無數個精彩。當辛勤的汗水化成凌空的彩虹,當掌聲和鮮花擁來榮耀的驕傲,當患者把信賴的獎章掛在她們的胸前,她們反而會平靜而自然,因爲目睹過無數的悲歡離合,因爲深悟生命的可貴,她們絕不會浪費生命的絲毫精彩,她們與快樂與平凡同在,她們忘情的燃燒自己,點亮那些痛苦而又無助的心靈,這就是州醫院護士們每天在忠實踐行着的南丁格爾精神。

- THE END -

來源:雲南省文山州人民醫院

編輯:文山青年新媒體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