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看江蘇》專題系列報道之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內容,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強富美高”新如東的題中之義,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成果惠及百姓的關鍵舉措。

近年來,江蘇省如東縣馬塘鎮爲推動全鎮畜禽產業“強起來”、養殖環境“綠起來”,以開展畜禽污染專項整頓爲契機,“倒逼”養豬產業轉型升級,構建“政府主號、企業主體、羣衆參與”的新格局。

當前,在馬塘“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正在譜寫。清理空間、整治環境、綠化苗木、建設新居、打造田園綜合體......都在繁忙中煥發出勃勃生機。

如今的馬塘鄉村、思路變活了、產業變強了、環境變美了、活力變足了,鄉村振興的美好“願景”正在馬塘大地上徐徐展開。

請看——

五月的如東風和日麗,綠樹成蔭,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我們《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江蘇行》專題報道組一行驅車來到了南黃海之濱的如東縣馬塘鎮採訪,鎮黨委書記顧銳熱情地接受了我們專訪。

顧銳說,2019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以“綠色生態”爲指導,培育農業品牌,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積極作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既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收官之舉,更是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開辜之戰。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指示,堅定信心,銳意創新,紮實工作,有效改善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鄉村振興,重在“口袋”,要在“腦袋”。通過黨員幹部模範引領,鄉賢示範,倡導文明新風尚,弘揚社會正能量。通過培育文明鄉風,良好的家風,淳樸的民風,改善農村精神風貌,煥發鄉村文明氣象,爲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力量。堅持全面振興,“一盤棋”抓推進。按照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發展現代農業,帶動低收入農戶脫貧致富,加強社區治理、培樹鄉風文明相結合,村民生產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順應民意,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以羣衆爲中心,傾聽羣衆的呼聲,順應農民的期待,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推動政府、社會市場協同發力,共同建設、築牢了鄉村振興的羣衆基礎。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大力實施發展特色產業,加快轉移就業,推進專業合作社等幫扶舉措。

顧銳說,如東縣馬塘鎮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落實鄉村振興的規劃,着力推進鄉村振興工程,邁出了堅實的步伐,農業供給側體系質量明顯優化,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農村改革取得新突破。“三農”持續向好形勢進一步鞏固,爲保護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爲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現階段,生豬養殖對環境的危害,養殖污染整治工作是馬塘鎮全面改革宜居環境的必然選擇,也是建設美麗鄉村的必然舉措,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打好綠色經濟牌,引領鄉村振興路,把握時代新機遇。緊緊依靠創新驅動,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不斷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的生產率。堅持綠色發展,從青見底色興產業,堅持市場導向,以樹品牌興產業,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做足農業綠色化文章。以“治”爲重,持續開展畜禽養殖污染等專項整治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繼續推進規模畜禽養殖場治理,整治一批髒亂差的畜禽養殖小散戶。以“用”爲本,大力推進農作物秸杆,畜禽糞便資源化循環利用。發展一批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四化”的農業生態循環經濟體。加大農作物秸杆、規模化養殖場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分別提高到90%、93%。堅持市場導向,以樹品牌興產業。順應城鄉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大力發展質量品牌農業,讓品牌農業成爲產業興旺,富民增收和“聚金斗”。推行農產品標準化的生產,着重提升農產品質量,率先落實“三品一標”農產品的“一品一策”監管措施,不斷提高綠色、有機食品和地理標誌的比重,積極探索“互聯網+質量監管”新模式,積極推行農產品生產主體應用移動追溯的平臺,提高農產品內部質量管理水平。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作爲農業大鎮,馬塘鎮積極呼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聚力產業興旺,着力推動現代農業建設邁向新臺階,不斷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調優農業結構,培育加快一二三產配合發展。

在採訪中我們瞭解到,近年來,馬塘鎮以“富民強鎮、爭先進位、快速崛起、綠色和諧”爲總目標,着力打造環境優美綠色宜居新馬塘。這裏寧靜祥和,清新怡人,這裏正嶄新的面貌向人們展示着迷人的魅力。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創立了培育鄉土人才的“五項引領”新模式,培育了一大批能夠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羣衆致富的“三帶”鄉土人才,形成了培育一批鄉土人才,振興一方鄉村經濟,致富一方農民羣衆的良好發展態勢。樹立綠色生態發展的理念,打造綠色有機農業品牌,共圓綠色富民的夢想,是馬塘鎮培育鄉土人才的初心與目標。在如東縣委縣政府綠色發展戰略引領下,馬塘各類鄉土在綠色產業鏈上創新創業,形成了各類特色的綠色富民業態,爲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馬塘着力打造“農村都市”,既要有都市的品質,又不失農村的特色,要讓老百姓享受到城市的設施和服務,讓江蘇省委提出的六個“高質量”在馬塘大地上得到最生動的實踐。大力發展精品農業,打造自己的農產品品牌,在種殖、養殖等方面形成自己的模式,帶動更多地方發展新農業。

顧銳說,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不管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鄉村振興的關鍵,就是把人才吸引過來,留得下來。以前是“招商引資”,現在是“招才引智”對於城市和農村都是如此。圍繞“一帶一路”、對接“精準扶貧”,馬塘鎮正以“產業扶貧”的方式,以“當助手”的姿態落實人才振興。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抓好“關鍵少數”,就是抓好乾部、抓好帶頭人,暢通聯繫幹羣“最後一米”。具體要牢牢把握一高一低“兩條線”,高線是黨建,起凝聚作用,低線是法治,起限制作用。鄉村振興,歸根結底基層幹部先要振興,確定長期行爲。民生爲本,讓居住環境美起來。改造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的宜居鄉村,積極探索創新爲一體化推進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提供了馬塘方案。

如今的馬塘,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支持和參與鄉村發展的氛圍越來越濃。村強民富是衡量鄉村振興的重要標尺,只有村集體變強了,老百姓有錢了,鄉村振興的“成色”才更足。爲此,馬塘鎮牢牢抓住強村富民這一主線,千方百計壯大集體經濟,爲民服務的情懷更濃了,幹事創業的激情更高了,人心思進,人心思幹,人心思變在馬塘大地上蔚然成風。綠色打底優生態,美麗城鎮展新貌,整改提升,長效管理。全面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美麗城鎮永續發展,以基礎設施改善和農村環境治理爲抓手,不斷擦亮馬塘宜居新名片。加大基礎投入,加快農村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的提檔升級,穩步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和農村戶廁改造。通過整改提升,掛牌控養工作已全面鋪開。落實長效機制,構建完善畜禽類糞污社會化體系,高效推進畜禽污治理,完善農村環境“七位一體”長效管理機制,通過健全考覈體系,嚴格考覈獎懲,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綠色打底,彩色作畫。服務民生有力度,強化保障共享新成果,優化服務,長效供給。堅持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加快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結合“陽光扶貧”,統籌做好社會保障工作,同時引入社會資源,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營造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環境、謀劃快人一拍,工作先人一步,發展才能勝人一籌,馬塘鎮上下必當進一步解放思想,高點定位,科學謀劃,探索改革發展新路徑,以務實拼搏實現追趕超越,推動馬塘鎮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突出特色化、綠色化、品牌化、高效化,大力促進馬塘農業全面轉型升級,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馬塘鄉村振興步伐。

這是一片美麗的土地,馬塘人正用埋頭苦幹,鍥而不捨的精神,努力實現着自己心中的夢想。用奮進的腳步,爲馬塘騰飛譜寫出一串串動人的音符,去迎接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 (郝少鼎 闞建斌 朱忠穩)

編輯:馬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