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的研究、判斷、應用,是一個找尋正見、不輕判斷、推己及人的過程,需要我們用心對待。

在研究學問的時候,我們該注意什麼要點?在遇到觀點衝突的時侯,我們該注意什麼要點?在學以致用的時候,我們又該注意什麼要點?

《呻吟語》:“好問好察時,着一我字不得,此之謂能忘。執兩端時,着一人字不得,此之謂能定。欲見之施行,略無人己之嫌,此之謂能化。”

在研究學問時,不帶絲毫偏見,這叫做能忘。在遇到兩種觀點互相沖突時,不輕易判斷,這叫做能定。在學以致用時,不把自己和別人完全區分開,這叫做能化

在研究學問時,一些很小的認知偏見都有可能推導出錯誤的結論。這要求我們不僅要跳出別人既有認知偏見的圈外,也要跳出自己既有認知偏見的圈外。不受認知偏見的影響,需要我們最大可能地用客觀中立的態度去面對。

偏見,是因爲對於看到的、聽到的信息沒有進行嚴謹地分辨、思考和驗證,就全盤接受了。有時候是因爲我們時間精力有限,不可能對社會上流行的各種說法都去一一驗證。有時候是因爲我們不夠認真,沒有對這種聽着對實際錯的說法進行深入分析。

盲目相信的觀念,會不知不覺地指導我們的生活。偏見的可怕,就在於偏見的內容從未被認真審視過,就以此作爲了生活的準則。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說:“未經審視的生活是毫無價值的生活。”我們要想研究好學問、過好生活,就先用一種不帶偏見的、客觀忘我的態度先去認真地審視吧。

在審視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兩種觀點互相沖突時,我們最好不要輕易地做判斷。兩種觀點也許一對一錯,也許都對,也許都錯,也許都有對的地方也都有錯的地方,也許無所謂對錯,也許看似衝突實際上並不衝突。

情況是多種多樣的,我們的認知能力也是有限的,此時如果我們定不住的話,就會略加思考就輕易地下了一個結論,這個對那個錯,把問題簡單粗暴快速地解決了,但是也可能永遠錯下去了。所以需要我們定心凝志,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去思考同一問題。

當我們最終通過研究、判斷,得出了自己的觀點,要學以致用的時候,就需要把自己當做別人,也需要把別人當做自己,做到推己及人,通過自己觀照別人,通過別人觀照自己,纔可能少犯“站着說話不腰疼”的毛病,也纔可能影響到別人,春風化雨般解決好問題、處理好事情。

如果我們在學問的研究、判斷、應用這一過程中,一直堅持能忘、能定、能化,那我們學問的水平必然會不斷提升。

版權聲明:本文爲騰訊儒學獨家原創稿件,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及文章來源

更多轉載需求請聯繫騰訊儒學官方QQ321018773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