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次年輕人缺乏“心肌缺血預適應”(即反覆多次的短暫心肌缺血可建立側支循環具有保護作用,能提高心肌組織對缺血的耐受性),年輕人發病前供應心肌冠狀動脈血管的基礎病變較輕,多爲不穩定的軟斑塊,沒有明顯狹窄,因此心臟未能建立血管間的側支循環,沒有“心肌缺血預適應”的保護作用。現在,急救車上都配備有心電圖機、多功能監護設備、便攜式除顫儀、移動供氧裝置、人工氣道建立設備,以及各類搶救藥物等,經過專業化培訓的急救人員會在急救車上爲患者做心電圖,並將心電圖傳輸給醫院胸痛中心(蘭溪市胸痛中心就在蘭溪市人民醫院城西院區),得到實時的指導和及時的後續救治準備。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常見的誘因有過勞、激動、暴飲暴食、寒冷刺激、便祕、吸菸、大量飲酒等。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症狀包括突然發作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少數患者可以無疼痛,部分患者疼痛位於上腹部。此外還有神志障礙、發熱、噁心、嘔吐、腹脹、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壓、休克等各種表現。

蘭溪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專科葉曉雲醫生提醒,別看已經立夏,但還沒有達到真正氣象學上的夏天,多變的天氣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還是種考驗。

心臟發出的危險信號一定要高度重視

1、突然的胸悶、胸痛症狀

2、氣急、氣短、大汗淋漓

3、頭暈、嘔吐

4、牙痛、胃痛、肩膀痛等也要重視,及時來醫院就診

“一旦發生心肌梗死,關鍵要把握搶救的黃金時間。心肌細胞一旦缺血受損,是不可逆的。對心梗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葉曉雲醫生說,發生胸悶、胸痛等症狀,要第一時間撥打120。

很多人認爲等待救護車會耽誤治療時間,不如自己開車或打車前往醫院更快,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如果患者在開車或是打車來醫院的路上病情加重,身邊又沒有專業的醫護人員,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急救車上都配備有心電圖機、多功能監護設備、便攜式除顫儀、移動供氧裝置、人工氣道建立設備,以及各類搶救藥物等,經過專業化培訓的急救人員會在急救車上爲患者做心電圖,並將心電圖傳輸給醫院胸痛中心(蘭溪市胸痛中心就在蘭溪市人民醫院城西院區),得到實時的指導和及時的後續救治準備。 如在急救車上心電圖初步診斷有心梗可能,一定要求就近轉運到有急診冠脈介入手術資質的醫院進行救治。

“根據國家胸痛中心建設的要求,患者在進入醫院大門到完成血管開通的時間不超過90分鐘,這就要求醫務人員在面對這樣的病人時要有過硬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而我們醫院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已經有能力達到國家級胸痛中心建設的標準。” 葉曉雲醫生說。

1

50歲以上高危人羣建議每年體檢時增加針對性檢查

50歲以上的,又有高血壓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羣,應該加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檢查。

建議增加項目

1

心臟B超

通過心臟B超可以看一下心臟的大小,室壁有無增厚,瓣膜是否存在問題,以便早期發現,早期干預。

2

頸動脈B超

頸動脈B超可以監控血管壁斑塊的形成

3

心臟CT

心臟CT的主要作用是判斷心臟血管是否有堵塞、狹窄,有助於儘早採取針對性的措施。

心梗患者年輕化不良生活習慣是誘因

對於50歲以下的中青年人羣來說,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誘發心梗的重要因素。

與老年人相比,年輕人突發心肌梗死更容易猝死。因爲年輕人多爲首次發病,與老年人的長期有心肌缺血致反覆心絞痛不同,不易引起重視;其次年輕人缺乏“心肌缺血預適應”(即反覆多次的短暫心肌缺血可建立側支循環具有保護作用,能提高心肌組織對缺血的耐受性),年輕人發病前供應心肌冠狀動脈血管的基礎病變較輕,多爲不穩定的軟斑塊,沒有明顯狹窄,因此心臟未能建立血管間的側支循環,沒有“心肌缺血預適應”的保護作用。一旦血管完全閉塞血流中斷,心肌梗死麪積大,易致嚴重併發症。同時,年輕人自認爲身體“健康”,即便出現早期胸部悶、痛症狀也“不在乎”,從而錯過急救的最佳時機。

心梗的病人在發病後的一個小時內如果能夠開通血管,平均的死亡率是1.6%,如果我們把時間延遲到2個小時,平均死亡率是2.1%,如果延長了6個小時,平均死亡率是6%,這就是我們強調的“早期時間是生命”的概念,這是單純的死亡率。

最後小編要提醒廣大市民朋友

平時生活要有規律,早睡早起,每晚睡足8小時,避免熬夜工作,避免精神緊張、大喜大悲,保持心態平和。

規律運動,應根據個人喜好堅持適度的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以上,每週至少三至五次,有利於保持正常體重、增強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狀動脈側支循環的建立。

膳食方面應以富有營養的清淡飲食爲主,做到按時進餐、飲食有節,避免暴飲暴食,適時補充水分,可以避免血液粘度增加及血栓形成。

不吸菸,少喝酒,吸菸與冠狀動脈硬化明顯相關,煙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痙攣,而一氧化碳也會降低血液中血紅蛋,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飲酒則可能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

定期健康體檢,早期發現、早期預防、早期治療則有助於早期干預心肌梗塞的相關發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從而防範年輕人心肌梗塞的發生。

文字提供:蘭溪市人民醫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