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安:跳出“無效工作”陷阱

  作者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在經濟社會迅速變化的當下,人們普遍感到工作壓力增大。但照美國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新著《狗屁工作:一種理論》所估計,現代經濟中大約有30%-40%的人從事的是 “無效工作”,其中最爲集中的行業包括金融、法務、諮詢、人力資源、公共關係等。

  格雷伯所指的“無效工作”並不意味着沒有工作,上班後並非沒有事情可做,也許還有一份豐厚的報酬。但即便整天假裝忙忙碌碌,實際並不創造價值,因而是一種典型的“零和經濟”。“無效工作”的大量存在使得職員本身陷入矛盾之中,一方面明知自己的工作沒有存在意義,但爲了保住飯碗和職位,又必須假裝自己的工作非常重要。

  之所以現代經濟中會出現這麼多的“無效工作”,原因多種多樣。其中最讓人關注的是近些年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進步,使得許多勞動者面臨失業風險,也讓他們有了一份“多餘人”危機。

  從政府和企業的動機來說,創造並維持一定數量的“無效工作”更多地是從政治、道德和權力等方面權衡。對於大多數政府而言,保持就業穩定,進而維持社會穩定,是宏觀調控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政府在創造大量公共職位同時,也造成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的現象;對於企業而言,一些掌握財富的人出於維護社會形象需要,也願意僱用一些毫無經濟意義的職工。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均,也成爲滋生各式“無效工作”的土壤。

  毋庸諱言,“無效工作”現象在我國政府機關和企業部門也並不鮮見。從本質上來說,“無效工作”是就業質量不高的一種體現。儘管我國目前的就業率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但就業滿意度不高、職業忠誠度不夠等問題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要消除“無效工作”現象,除政府應進一步精簡機構和人員,更有效地利用財政就業資金外 ,更重要的是重視技術進步給勞動者帶來的衝擊。同時加大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力度,着力縮小貧富差距,使每個勞動者都能實現更高質量就業,讓“無效工作”變成有價值有意義的“體面工作”。

責任編輯:萬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