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一方面,龍頭房企持續加碼拿地,金額屢創新高;另一方面,中小房企生存艱難,破產、轉型等時有傳聞。

一場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殘酷遊戲,就此拉開序幕!

突發!負債12億,又一知名房企宣告破產!

一、負債約12億

又一知名房企宣告破產

這不,就在近日,重慶又有一知名房企由於資不抵債而宣告破產。

1

負債約12億,又一房企宣告破產

據權威媒體報道,截止到2018年8月底,重慶銀星集團公司的總資產達到了10.47億元左右,而總負債則高達約12億元。

重慶銀星集團以其不能償還到期賬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爲由,於2019年4月份向重慶市第五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組。

對此,重慶市第五人民法院認爲,重慶銀星集團的現狀比較符合破產重組的條件,故做出以上裁定。

突發!負債12億,又一知名房企宣告破產!

2

股權爭奪嚴重,曾控股上市公司

作爲重慶第一個登陸資本市場的民營房企,重慶銀星集團早在多年前就借殼上市,控股上市公司東方銀星。

該房企也多次被評爲重慶市私營企業五十強和房地產開發公司五十強。

至於負債原因,該房企多次陷入股權爭奪戰,東方銀星、豫商集團等多方開展股權爭奪戰。

長期的股權爭奪,耗費了公司太多的發展精力,也使得公司內部多位高管離職,從而造成企業轟然倒塌。

突發!負債12億,又一知名房企宣告破產!

二、生存艱難

虧損中小房企數量直接翻倍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家因爲資金問題而申請破產的房地產企業了。

01

生存艱難,多家中小房企宣告破產

自今年開年以來,本站就多次報道過房企破產的案例。

01、蚌埠:負債約9億,安徽中恆控股有限公司以資不抵債,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爲由,向法院申請破產;

02、六安;項目爛尾,上千業主拿不到房。六安匯辰置業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

03、阜陽:資金鍊斷裂,阜陽潁上某房企賬戶被查封;

04、合肥:爛尾8年,國開公館正式申請破產;

05、南京:欠債近2億,南京某開發商被爆自殺身亡。

……

突發!負債12億,又一知名房企宣告破產!

02

虧損中小房企數量直接翻倍

不僅如此,伴隨着房企2018年度業績和2019年一季度數據的公佈,A股市場的房企淨利潤情況已經成出現了明顯的分化。

時代週報根據Wind房地產行業分類的數據統計發現,A股滬深市146家房企中有60家出現了淨利潤的下降,佔據總數量的41%。

其中,淨利潤爲負的房企數量呈現出直線上升的態勢,從原先的13家、11家再到現在的25家,直接翻了近一倍。

這其中,包括海航創新、中房股份、大港股份、嘉凱城等在內,中小房企佔據了絕對的主力。

突發!負債12億,又一知名房企宣告破產!

三、市場分化

龍頭房企拿地金額屢創新高

與中小房企日益艱難的處境相比,龍頭房企的拿地金額卻屢創新高。

01

龍頭房企拿地金額屢創新高

就以融創爲例,一方面孫老闆還在強調,2019年我們會特別小心,另一方融創單月拿地金額就超過285億,創下中國第一的名頭。

中原地產的統計數據也顯示,4月份拿地金額超50億的房企就有18家,碧桂園、新城、中海等龍頭房企的拿地金額全都超過100億。

另外,據同策研究院發佈的監測數據顯示,4月,TOP20上市房企土地成交金額2393.43億元,環比上升52.99%,佔據全國土地成交金額的近6成。

突發!負債12億,又一知名房企宣告破產!

02

千億房企擴容,數量達到30家

除此之外,從各大房企陸續發佈的年報數據來看,萬科、恒大、碧桂園的銷售額依舊穩坐前三甲,收入全都突破5000億。

千億房企的陣營中,萬科、恒大、碧桂園一直都是保持着勻速的增長。

與此同時,我國千億房企的陣營也在持續擴容,目前千億房企的數量已經擴大到30家。

突發!負債12億,又一知名房企宣告破產!

四、百強房企淘汰率高達82%

市場逐步向寡頭化過渡

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我想,用這來形容當下的房地產市場,是再貼切不過了。

伴隨着中小房企的不斷倒閉和龍頭房企的持續加碼拿地,這個市場正在逐步走向寡頭化。

事實情況也確實如此。近日,2019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成果(華東)發佈會的研究報告顯示:

16年來,百強房企淘汰率達到82%,市場份額提升至近六成,總資產均值增長76倍;

百強企業土地儲備總建面均值增長近8倍,營業收入均值增長近48倍,淨利潤均值增長近68倍。

突發!負債12億,又一知名房企宣告破產!

整體來看,房企業績非常華麗。然而,華麗的數據背後卻難掩市場的殘酷。

儘管,當下的龍頭房企,業績依舊保持高位。但是伴隨着萬科喊話活下去,恒大啓動全國範圍的樓盤促銷……整個房地產行業的生態都在逐步發生改變。

大房企如此,更遑論那些中小房企。從上面公佈的數據也能看出,不論是總資產均值增長,還是營業收入、淨利潤等均值增長,所有增長的這些數據全都來自於大房企,與中小型房企無關,儼然成爲了大房企與品牌房企之間的遊戲。

這是殘酷的現實,但是也是機會。對於開發而言,82%的市場淘汰率當然是殘酷無比,業績雖然在增長,但卻是大批中小房企被蠶食被淘汰的結果。

而從市場佔有率來看,規模房企集中度仍然有很大的上漲空間。但是無論業績增長與否,這都已經與中小房企無關。

以後的樓市,也會呈現出強者恆強,逐步向寡頭化時代過渡的態勢。

結語:伴隨着龍頭房企的強者恆強,中小房企總體上生存艱難,增長乏力。

畢竟,大型房企能通過低成本融資獲得更高的盈利空間,而中小房企的日子則會相對艱難。

部分房企也會逐步退出房地產經營領域,與此同時,更多中小房企爲了生存,將會選擇和大型房企合作發展,謀求進一步的發展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