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圈裏看到學弟學妹的畢業照,熟悉的場景又把我拉回了校園時代。

回想起自己畢業的那段日子,其實還蠻感觸的。

我的畢業論文導師是系裏出了名的嚴師,別的老師看論文是一頁一頁看,他是一個字一個字看,這裏標紅,那裏提問,每次審閱後都面臨大改。

其他導師的學生基本改個四五稿就能定稿,我導師的學生得改八九十勾皮凱稿。

我前幾次給導師發郵件交稿時,郵件名還是規規矩矩的《***畢業論文》,後來爲了委婉央求早點定稿,郵件名變成了《***畢業論文終稿》、《***畢業論文最後最後一稿》……可是有啥用呢,幾天後,修改郵件依舊會乖巧地躺在我的郵箱裏。

那段時間,我在校園裏看到我導師就躲,連朋友圈都不敢發,怕他看見我問我論文進度,我巴不得他忘記世界上有我這個人,這樣或許能少改一稿。

我每天枯坐word文檔前,盼望着趕緊畢業,期待自己可以早日獲得自由身。

後來的後來,我終於在答辯前定稿,最後還稀裏糊塗得了個優秀,然後走出答辯教室,從此畢業。

心情並不像自己預想的那般興奮,反倒是有點愣“啊?這就完了?這就畢業了?”

離校的最後一天晚上,我們全班20位同學租了一棟別墅搞“畢業別墅party”。

雖然聽起來很高端的樣子,其實就是人均幾十塊錢,在人煙稀少的偏遠郊區租了一棟3層小樓,唱唱歌、嘮嘮嗑、喫喫飯、玩玩桌遊。

郊區郊到什麼程度呢?我們打開外賣app想點“豪華晚餐”的時候,發現配送範圍內僅有幾家土菜館可以選擇,於是我們最後一頓的散夥飯,愣是變成了家常小炒盒飯專場。

別墅的主人怕學生們玩太嗨,把他的牆壁弄髒傢俱弄壞,每隔二三十分鐘,就會上樓巡視一次,還蠻掃興的其實。

可即便如此的槽點連連,當那天晚上蛋糕蠟燭點起,校歌唱起,大學四年的視頻素材在大屏幕上播放起,每位同學的內心寄語說起,大家依舊哭成傻瓜,從一米八幾的大男孩,到一米五出頭的小軟妹,沒有一個不是眼淚鼻涕嘩啦啦的。

因爲大家都知道,這是最後一次零缺席的聚會了,以後天南海北各奔前程,即便是十年聚會,同學結婚,都不可能全員到場了。

那晚,整棟別墅都環繞着我們的哭聲,如果當時有人黑燈瞎火地路過那棟荒郊別墅,估計會被“羣鬼哭聲”嚇到。

那晚我們聊到很晚,哭到很晚,彼此擁抱,在班服上書寫寄語,直到凌晨三四點才陸續東倒西歪地打地鋪睡去。

第二天醒來,一起回到宿舍,拿起已經收拾好的行李,坐高鐵的坐高鐵,坐飛機的坐飛機。

從此學校變母校,同學變老同學。

有些人,真的就再也沒見過,即便他們的朋友圈依舊在更新,過年過節還偶爾會在羣裏發個表情,但大家已經越來越沒有話講了,誰都不怪,只怪時光洶湧向前。

誰不是盼望着畢業,又在畢業時哭成傻子呢。

珍惜還沒畢業的校園時光吧,如果已經來不及了,至少,要做到不忘記啊。

其實,畢業離場的方式,除了暴風式哭泣的分別,還可以有其他的樣子。

比如,我一直很嚮往卻沒有實現的畢業旅行,和同學們一起踏上詩和遠方,一路有說有笑,喫美食拍美照,將最後的團聚放進最美的風景裏,然後各自返途,奔向前程,像電影《那些年》裏的那樣。

可是學生啊,最有時間和心境去旅行的時候,往往沒有什麼錢。

如果這時候,有一筆8000元的旅行基金放在你面前,你,要不要了解一下?

天弘基金舉辦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助夢活動,要爲4位學生每人提供8000元畢業旅行基金,送他們和同窗好友去杭州、成都、青島、廣州其中一個城市旅行。

參與形式很有趣,是虛擬競價的方式,也就是說,你在四個城市中選擇一個目的地之後,可以免費選擇0.01~10.00中任意一個包含小數點後2位的數字爲你的競價數字,如果它是該城市所有競價者中的唯一最小數字,則你獲得8000元畢業旅行基金。

看不懂規則的話,小詩再給你舉個例子:0.01到10.00有一萬種選擇,你免費選擇一個任意數字,假如你選的是2.14,剛好0.01到2.13都有至少2個人選擇,則你是唯一最小數。

活動時間:5月30~6月10日

開獎時間:6月15日

祝各位好運~

▼點擊閱讀原文,亦可直接參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