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徐迟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刀尖上的舞者》 沙志亮

本书主人翁戴明盟2018年12月18日被中共中央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34、参观美国航母的感受

8月28日这天,天空飘着雨。

按照计划安排,戴明盟和魏红卫将分别各进行一次陆基滑跃起飞和挂阻拦索着陆,进行训练演示,接受检阅。


飞机起动待命,“飞鲨”跃跃欲试。

可是,天公偏不作美,仿佛故意刁难和考验戴明盟。

在就要起飞时,风却越刮越疾,外场侧风呼呼作响;雨也越下越大,跑道上已布满积水,座舱盖前方的雨帘遮挡住了视线,天地间一片迷蒙,能见度很低。如此复杂的气象条件,对飞行员来说,既是一次技术考核,又是一场心理考验。

首长十分关心飞行安全,他关切地询问,这样的气象条件飞机能不能起飞,并叮嘱一定要按飞行标准。

塔台指挥员征求戴明盟的意见,飞不飞?由他自己来决定。

“飞!”戴明盟坚定地回答。他暗想:“打仗时是不会让你选择天气的,就当是一次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训练。”

决心已下,就要抓住一纵即逝的时机。


一阵侧风吹来,座舱盖上的雨帘被吹开了一点,戴明盟模模糊糊地看到了跑道上的黄线,虽然滑跃平台看不太清楚,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向指挥员请示起飞。

加大油门,打开加力,巨大的轰鸣声骤然响起,发动机喷出橘红色尾焰!

发出放飞手势!释放止动轮挡!瞬间,战机如离弦之箭,在跑道上激起阵阵水雾,飞速冲向滑跃平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这是歼-15舰载战斗机成功实现滑跃起飞、阻拦着舰以来,第一次在大雨中、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滑跃起飞。


由于风大,戴明盟在起飞时觉得飞机尾部轻轻甩了一下,他马上提醒紧随其后的僚机:“03,注意,起飞时可能甩尾巴。”

魏红卫回答:“02,明白。”随后也驾战机升空。

真是无比的壮观,无比的精采,两架“飞鲨”跃上海天,在大风中尽情地狂舞,在豪雨中酣畅地滚翻……

戴明盟返航了,要着陆挂索了,这比他们着舰时还要难。因为陆地上只安装了1根阻拦索,辽宁舰上有4根。

此时,雨更大了。“砰砰砰……”地撞在座舱盖上,如擂响的战鼓。

艺高人胆大!

戴明盟驾“飞鲨”呼啸而下,干净利落地挂住了那根阻拦索,稳稳当当地将飞机停下,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魏红卫也随即而下,可他出了点小状况,着陆挂索时没有成功,他拉起飞机逃逸复飞,再次降落时圆满成功。

就在此后没过多少日子,2013年9月,戴明盟随团出访。

在美国某军港,戴明盟应邀观摩 “卡尔•文森”号航母。站在宽阔的甲板上,他看到一架架战机频繁起降。这一幕,使他感慨万千: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够成批量培养出自己的舰载机飞行员呢?


戴明盟深知,独木不成林。航母要真正形成战斗力,必须培养出一批成熟的舰载机飞行员。由于难度大、风险高,当今世界只有美、俄两国具备这种培养能力。

戴明盟也坚信,这种培养能力中国一定会很快具备,并且会走在世界的前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