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精草始載於《開寶本草》,別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佛頂珠。爲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乾燥帶花蕾的頭狀花序。主產於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地。秋季採收,將花序連同花蕾拔出,曬乾,切段。生用。

性味:辛、甘,平。

歸經:肝、肺經。

功效:疏散風熱,明目,退翳。

主治:用於風熱目赤,腫痛羞明,眼生翳膜,風熱頭痛。

臨牀應用

1.風熱目赤腫痛、羞明、眼生翳膜。《本草綱目》言:“谷精草體輕性浮,能上行陽明分野。凡治目中諸病,加而用之,甚良。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也。”本品輕浮升散,善疏散頭面風熱、明目退翳,用治風熱上攻所致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眼生翳膜者,可與荊芥、決明子、龍膽草等配伍,如谷精草湯(《審視瑤函》)。

2.風熱頭痛:取其疏散風熱而治風熱頭痛,常配薄荷、菊花、牛蒡子等藥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使用注意:陰虛血虧之眼疾者不宜用。

經驗方:《聖惠方》中記載,治鼻衄,終日不止,心神煩悶,可用谷精草研磨成細粉以熱麪湯調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