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習慣影響身體健康,這七種不利健康的睡眠習慣,你佔了幾種?

1.飯後立即睡覺

喫完飯後,大量食物在胃裏,人體就會增加胃、腸的血流量,而身體裏的血量卻是相對固定的,所以大腦的供血量就會減少,血壓也隨之下降,如在這時睡覺,很容易因腦供血不足而發生腦卒中。所以喫完飯後應先活動活動再睡覺,以免發生腦卒中。

2.嗜睡

有的老年人,睡眠時間超過10個小時,其實,老人睡得多並不一定是好事。嗜睡與老人的血管硬化有關,睡眠很多的老人,比睡眠少的同齡人,心臟病突發率高出1倍,腦卒中更多,達4倍。人在睡眠狀態下,心率較慢,血液流動速度減緩,容易出現血栓。

3.醒後馬上起牀

剛剛睡醒覺得心跳比較慢,全身的供血量也比較少,心腦血管就會相對收縮。如果馬上起牀,使得心腦血管迅速擴張,大腦興奮性也加強,這樣很容易出現腦出血。所以,醒後應在牀上養神三五分鐘再起牀。老人及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應注意這點。

4.睡“回籠覺”

若晨練回到家又繼續睡覺,既影響晨練效果,也不利於保健。睡“回籠覺”,對心肺功能恢復不利。由於晨練以後心跳加速,精神亢奮,很難入眠,而且,肌肉因晨練而產生的代謝物如乳酸等不易清除,睡“回籠覺”反而使人感到精神恍惚,四肢鬆弛無力。

5.睡眠儲存

人體不能儲存睡眠,爲了熬夜而先多睡幾個小時,對人體是沒有多大幫助的。其實,人體只需要一定質量的睡眠,多睡不但睡不着,對健康也無益。

6.預支睡眠

有的老年人癡迷麻將,甚至通宵達旦地玩。儘管第2天他們再補覺,但由於生物鐘紊亂引起的不良後果是無法避免的,白天睏倦、精力難以集中,晚上失眠、無法入睡。

7.坐着睡

有些人喫飽飯往沙發上一坐,打開電視沏壺茶,看着電視就睡着了,這就使第二大隱患出現了。因爲坐着睡可以使心率減慢,血管擴張,流到各臟器的血液也就少了。再加上胃部消化需要血液供應,從而加重了腦缺氧,導致頭暈、耳鳴的出現。有人說中午就歇一會兒,找個地方一趴就得了。事兒是省了,可身體卻會提出抗議,尤其是老年人,心肌功能較差,就更應該注意別坐着睡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