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21日,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朱世慧,攜手天津京劇院著名青衣、花衫演員王豔,率湖北省京劇院呈獻大師版京劇《雙嬌奇緣》。6月21日,津滬鄂三地京劇大師、名家將聯袂領銜湖北省京劇院,在洪山禮堂獻上大師版京劇《雙嬌奇緣》。

5月14日,2019年武漢文化和旅遊工作會議提出,加速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將戲曲打造成武漢旅遊新品牌。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璀璨瑰寶,是武漢城市文化的活態基因和特色優勢。去年,武漢出臺了《關於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實施方案》,推出了《光之谷》《霓裳長歌》《鄉里鄉親》《江城》《長江音畫》等14部戲曲新作;掛牌成立了武漢市戲曲傳承發展研究中心;成功舉辦了第六屆中華戲曲文化藝術節、“名家名團武漢行”“戲曲進社區”“戲曲進鄉村”等系列活動,在全國產生積極影響,全國戲曲進校園交流會在漢召開,推廣武漢經驗。

本次會議提出,今年將推進武漢戲曲藝術中心建設、武漢市戲曲傳承發展研究中心人才引進,形成區域性戲曲文化中心,提升武漢戲曲在全國的影響力。

據介紹,武漢今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第七屆“戲碼頭”中華戲曲藝術節、紀念漢劇大師陳伯華誕辰100週年暨漢劇藝術節。還將圍繞新中國成立70週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2021年建黨100週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主題創作和重點展演展覽活動,同時重點辦好第八屆琴臺音樂節、第十五屆武漢高校藝術節等品牌藝術節慶活動。在漢口江灘大舞臺等地,開展常年性演出活動,讓戲曲走近市民,讓戲曲成爲武漢旅遊新品牌,再創“戲到漢口活,角到漢口紅”戲曲大碼頭的輝煌。(湖北日報訊 記者王哲、通訊員付成榮)

武漢“戲碼頭”六月絃歌不絕

典藏版崑曲《牡丹亭》劇照

4月,於魁智、李勝素等京劇名家來漢掀起了一股看戲熱潮。5月7日,湖北省演出公司發佈消息,“戲碼頭——全國戲曲名家名團荊楚行”活動熱度不減,重磅名角兒6月將相繼來漢登上“戲碼頭”。

6月7日,蔡正仁等4位年近八旬的國寶級崑曲大師,領銜上海崑劇團中青年名家,帶來大師典藏版崑曲《牡丹亭》;6月21日,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朱世慧,攜手天津京劇院著名青衣、花衫演員王豔,率湖北省京劇院呈獻大師版京劇《雙嬌奇緣》;6月22日,王豔繼續領銜上演《楊門女將》。“戲碼頭——全國戲曲名家名團荊楚行”,是湖北省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工作2019年十大重點戲曲文化項目之一。6月,戲曲大師接二連三在武昌洪山禮堂登臺,武漢“戲碼頭”絃歌不絕。

年近八旬“國寶”演繹《牡丹亭》

6月7日,首先登臺的是大師典藏版崑曲《牡丹亭》。

有着600年曆史的崑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珍品,被譽爲“百戲之祖”。近年來,“青春版”“精華版”的《牡丹亭》都吸引了衆多戲曲迷前去聆聽“吳儂軟語”之美。此次來鄂的,是稀有的“典藏版”——4位年近八旬的國寶級崑曲大師攜手中青年崑曲名家同臺演唱的《牡丹亭》,這種陣容難得一見,即使在之前的崑曲盛典上,都沒能出現如此盛況。

此版《牡丹亭》分爲《遊園》《驚夢》《尋夢》《離魂》等七折,梁谷音、張靜嫺兩位大師演繹“杜麗娘”一角,蔡正仁、嶽美緹兩位大師則出演“柳夢梅”一角。4位大師均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崑曲代表性傳承人,且都是“昆大班”老藝術家。他們師承名家,鑽研崑曲藝術均已超過半個世紀,嚴格遵循崑曲傳統的表演形式,也逐漸形成鮮明的個人風格,唱腔身段又各有千秋。

舞臺上,4位大師雖然都年事已高,但寶刀不老,神情顧盼生輝、身形旖旎多姿,攜手黎安、羅晨雪等上海崑劇團的中青年崑曲名家同臺呈獻經典,不僅呈現了“大師”與“傳承”之意,也讓觀衆同時一睹“青春版”風采。

津滬鄂大師飆戲《雙嬌奇緣》

6月21日,津滬鄂三地京劇大師、名家將聯袂領銜湖北省京劇院,在洪山禮堂獻上大師版京劇《雙嬌奇緣》。

一位是四大名旦尚小云之子,來自上海的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一位是來自天津的青年京劇名家王豔;還有一位是湖北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當今“中國京劇第一名醜”朱世慧——津、滬、鄂三地大師、名角,花臉、青衣、丑角不同行當同臺“飆戲”,這出《雙嬌奇緣》註定不凡。《雙嬌奇緣》是《拾玉鐲》《法門寺》兩出連臺本戲的總名,系生、旦、淨、醜各展所長的合作戲,堪稱強強聯合的經典傳統大戲。該劇講述明代正德年間的一樁連環殺人命案, 先被錯判, 後受害人鳴冤告狀, 經過復勘, 查明真相, 最後得以改判, 頗似當今的推理劇,十分引人入勝。

尚長榮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現爲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其唱腔質樸渾厚,飽滿酣暢,此次他在劇中飾演大太監“劉瑾”一角,相當見功力。湖北省京劇院院長朱世慧,其代表作之一《法門衆生相》就是根據《法門寺》改編而來,此次在劇中飾演“賈桂”一角,可謂得心應手。相比兩位老藝術家,天津京劇院實驗團團長王豔此次“一趕二”,《拾玉鐲》裏飾嬌俏動人的“孫玉嬌”,《法門寺》裏飾不卑不亢、敢於申冤的“宋巧嬌”,使該劇又增一大亮點。

2015年,在紀念週信芳先生誕辰120週年系列活動“麒藝流芳”上,尚長榮、王豔、朱世慧等曾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聯袂獻演該劇,被譽爲當代演繹《法門寺》的“最佳組合”;此次3人再度聯袂,攜手湖北省京劇院衆多名家,陣容豪華,值得期待。

名師親傳《楊門女將》蕩氣迴腸

6月22日,王豔將繼續在洪山禮堂領銜演出傳統京劇《楊門女將》。《楊門女將》是上世紀60年代初,由中國京劇院根據民間傳說《十二寡婦徵西》和揚劇《百歲掛帥》創作,成爲中國京劇的代表作。

此次來漢上演的這出《楊門女將》,王豔得到了已故京劇表演藝術家楊秋玲的“真傳”。1999年,王豔進入天津京劇院實驗團後,開始向楊秋玲老師學演《楊門女將》。多年來,王豔謹遵老師教誨,邊學邊研究、邊演邊進步。王豔認爲,《楊門女將》中的穆桂英與《穆柯寨》和《穆桂英掛帥》中的形象都不同,這時的穆桂英勇敢、果決,對國家、家庭充滿感情。她是楊府中舉足輕重的少夫人,她是統帥三軍的一代將帥,剛柔相濟、文武雙全。在藝術表現上,王豔所飾演的穆桂英突破了青衣、花衫的行當界限。

除了“穆桂英”,戲裏的“寇準”“採藥老人”“王輝”“佘太君”等角色,將由裴詠傑、王小蟬、談元、陳曉霞等湖北省京劇院一衆中青年名家扮演。相信此次王豔的《楊門女將》將給湖北觀衆帶來別樣的“穆桂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別鳴 通訊員 劉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