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鱼脱钩是钓鱼人经常遇见的事,钓龄越久,见得越多,一般来说,体型越大的鱼,出现这样的问题越多,如果在户外钓鲫鱼时,也经常性脱钩,那就需要看看是不是这样几个问题导致:

一、浮漂过长;鲫鱼漂已经属于一个独立的漂型,特点是吃铅轻,有打行程和打频率两种大类,打行程的鲫鱼漂一般漂肚截面面积大,入水翻身到挺直下沉相对有一个过程,钩饵沉水慢;打频率的鲫鱼漂多为细身漂,翻身入水下沉快;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在正钓时,一旦出现漂过长,或者水线和浮漂差不多长的时候,如果鲫鱼底部吸食,稍有动作浮漂就会快速动作,就算调钝也没啥好效果,这种因漂接近于水线长度导致浮漂过灵的现象,很容易导致跑鱼,而且再进一步就是很容易导致子线缠绕浮漂,这种情况下,多建议换短漂。一般漂长在33~38厘米时,水线在40~50厘米时最容易出现。

二、鱼钩钩号太大;如果是其他鱼种,经常跑鱼的话,还有可能是钩号太小,但是鲫鱼不然,鲫鱼本身体型就小,鱼唇边缘厚度一般,就算是1号袖或者伊豆,钓1斤左右的鲫鱼,只要是正口,钩号虽然略小,但是依然没啥问题;如果因为鱼钩的问题导致经常脱钩,大多都是因为钩号太大。

三、鱼竿太硬;鲫鱼鱼唇非常薄,太硬的鱼竿即使不用力猛提,也会因为鱼竿太硬,从子线到竿稍几乎没有卸力过程,鱼唇处承受了竿稍拉力,水的阻力,很容易脱钩跑鱼,这种情况只要更换软调竿,脱钩现象马上就能改善;如经常出现鱼都被提出水面还经常脱钩,那十之八九就是因为鱼竿太硬。

四、线组太粗;有些文章认为线组太粗太细都容易导致鲫鱼脱钩,个人认为这是没有实战钓鲫鱼后的想象导致的;在野外水域中,鲫鱼的鱼口一般都比较猛,有些滑口出现,只要漂组够灵敏,也能抓到口;唯独子线、主线太粗,导致了鲫鱼吞食钩饵后,讯号传导太慢或者不灵敏,等到提竿时,鲫鱼早都吐出钩了,刺鱼抓口不灵敏。

五、鱼钩绑钩时,子线从钩柄外面走线;绑钩时很多钓友以为线不从钩柄外面走的原因是容易磨损子线;固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从钩柄外面走线,鱼在吸食时,并不能保证是钩尖先入嘴,线从钩柄里面走的时候,鱼在吸食钩饵时,会让钩尖先进鱼唇。

最后,钓鲫鱼是不存在饵料太硬的问题,因为鲫鱼饵大多数都要求水比在1:1~1.4之间,正常按照饵水比配饵,都不会太硬,除非是人为的开硬饵;而漂相太灵,这个问题是相对的,在野钓时,一旦鲫鱼开口,往往都是一群群的鲫鱼进窝,漂相越灵抓口越快,鱼口生猛的时候,漂往钝里调,那不是在搞笑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