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纳影业以《正义联盟》幕前幕后的「丰功伟业」而替口碑票房缔造了一次盛大惨败后,一蹶不振逐渐难以挽留民心的DC影业,似乎都将冀望托付给《海王》 ,纵然说来这次未上映所传出的好口碑并没有在正式上映后即刻坠落,口碑始终维持不错的数字、观众反应也良好,纷纷盛赞温子仁来执导《海王》将成DC的救赎之作。

​我在对《正义联盟》有点失望之后,对《海王》的唯一期待其实也是放在温子仁身上(还有艾梅柏·希尔德),但实际看完作品的想法实在五味杂陈,可以肯定的是,《海王》 在DC扩展宇宙名列前茅是可行的,却也在急忙排名之中,领悟到了或许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对DC失望,所以才会在难得普通还不错的作品上给予高等评价,是一种欣慰的感受,但《海王》要称之为DC的救赎,似乎还言之过早。

温子仁不知是否滥情成习惯还是他本身就只会这样的风格去建构角色下的故事,在《潜伏》和《招魂》中,用恶灵的纠缠去突显生灵情感团结的无惧,是没问题的,至少原本是适可而止的,但《海王》却更为狗血的有些变本加厉,就算特别强调人物情感和家庭纹理也不需要那么大张旗鼓的用满满的温情塞满角色和故事曲线,这就有点过头了。

亚瑟父母亲的相遇相爱处理的尚可,莫名的则是黑蝠鲼,观众只在那么一次短小的袭击事件认识这位海盗首领和其海盗父亲而已,塑造如此的少仿佛随意的安插,下一幕竟就来个看起来应该想要很感人的生离死别,却怎么样都只觉得尴尬难有共鸣,而粉丝都知道亚瑟和梅拉将会是一对,但那经历后相爱的时刻,在亚瑟与梅拉的互动缺少实质情感流动的火花之后,显得说服力不足,太过煽情终究只会搞得尴尬,况且《海王》所号召的,也不是纯粹的爱情电影了。

充其量的一句话,成也温子仁,败也温子仁,没有适度的堆叠情感却就在不断的试图煽动观众对角色际遇的感情,时间和剧本的掌握亦时常让节奏乱了套,过于冗长和叙事不足竟能同时看见、打败仗冒险打怪获得传说武器再战的游戏模组作业感太重,这刻停留下一刻又换下一个场地导致张力始终难以凝聚,阐述亚特兰提斯和角色背景与目标的口白叙述也着实经常沦为解释性工具居多,这些都是让《海王》情节欲振乏力、角色单薄空洞、观影昏昏欲睡的其中原因。

期望看齐80年代冒险动作电影的故事营造方面,《海王》确实看得见很多电影的影子诸如《速度与激情》式的流行歌曲转场(海中走出的镜头根本《速度与激情7》拉姆齐的上岸翻版)、沙漠寻宝则又很有《夺宝奇兵》之感,但《海王》明显有着时间上的压力(尽管片长已接近两小时半),各个转场快速、一段紧接着另一段没有喘息和吸收的空间,精彩元素的拼贴不全也让冒险旅程除了动作场面的精致外都是乏味和平庸。

温子仁曾经表示没有黑蝠鲼,《海王》难以成行,我只抱持着疑惑的态度,因为他既没有实质用处,顶多塞一下让场面看起来精彩丰富罢了,甚至令人觉得将之抽离也没差可能还可以用多出来的时间好好去琢磨文本与角色的紧密度和层次转变,让电影不至于那么的赶火车,毕竟撇除狗血之外,黑蝠鲼始终都是我观影之时经常倍感不耐的部分。

上述提及还来不及刻画就安排生离死别的情感场面只是冰山一角,自己动手改装武器也令人诧异,不说选曲搭配的怪,为什么必须要花那个时间改装盔甲的用意观众也一知半解,亚特兰蒂斯明明是有提供他防身的盔甲了,这部分事后的思考其实可以得出他或许是想呼应父亲和祖父的蝠鲼名称,并继承这个名号为父亲复仇才坚持制成象征蝠鲼的盔甲造型,但这又是刻画不足所以反而只能凭借着事后细想脑补而出的「可能」原因,毕竟蝠鲼的转变如此单薄,他的父亲也根本自作自受,定位是反派但反派要让人同情本就得花更多的心思和确切打动人心的动机来展现那一份值得让人同情的理由,很明显的,黑蝠鲼和他的父亲让观众认识的第一印象便一直都只是滥杀无辜的海盗,并没有什么理由是观众应该对其抱以难过的,自然而然的整个支线实在没办法让投入感情。

黑蝠鲼最终变成了铺陈用的剧情工具,片尾隐藏片段则显然是打算给黑蝠鲼主打下一集的反派大位,一直觉得DC的剧本安排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能力范围之外却仍然喜好把格局拉大、把事情复杂化,支线安排进来了可常常难以紧贴故事需求与妥善收尾,反而就显得不必要了。

仔细思索便能得知,温子仁其实是有意将黑蝠鲼的行为和奥姆设计的攻击行动连结在一起,但这部分的做法其实很粗暴,没有带出关联性仅是透过黑蝠鲼和奥姆的会面才知道他们两个是一挂,让目的始终是合理引入黑蝠鲼而已,事实上攻击亚特兰提斯会议的潜舰就算是奥姆安排的,有任何条件或描写潜舰的攻击者一定要是黑蝠鲼吗?如果把黑蝠鲼挪到下一集在引荐出场好好的只单一描绘蝠鲼和海王的恩怨情仇进而成为死敌,绝对会比较拥有说服力,如今放在《海王》第一集,塞入和转换的强硬、介绍与刻画的粗劣,才是实实在在的浪费了黑蝠鲼的电影初登场。

败的地方确实不少,而且败都败在最重要的剧本和角色身上,看似洒狗血,但却也仅止于表面上的狗血而已,正因为角色的关系互动没有深入心中使观众亲身体会到角色的爱恨情仇,所以才显得滥情,胜的地方绝对有,可却胜在一些次要的部分处理,尽管在海中生活的肢体动作、头发飘逸和说话方式等细节着重,是漂亮的给人「如果我们在海中生活大概就会是这样」的真实感受,但其他更狂放瑰丽的视觉效果震撼冲击,固然是疯狂的奇观,却也只能新鲜那么一次而已。

好的作品之所以能源远流长,是因为剧本和角色就算反覆咀嚼也不会生厌、甚能在各种观影时期获得不同的成长观点,而《海王》仅有的视觉效果也没法掩盖其余部分的粗枝大叶,才看个第二次(而且还是IMAX),大场面大视觉大听觉就已经阻止不了睡意的滋长了,豪气的海底战争和连场动作戏,都只突显了剧本的枯燥无味,当然温子仁善于的360度环绕帅气动作场面运镜、意大利精湛的一镜到底,都将动作设计点缀的亮丽迷人,可几乎没什么间断的视觉特效,就很容易产生疲劳轰炸的疲惫感,《海王》的特效置于水底世界的建构,使《海王》轻松成为DC至今最明亮的作品,但这特效的施放还是太过了些,不止眼睛疲劳,最终战的内太空大战打成一团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场面壮观、动作利落、镜头充满魄力,没有适度的收放,刺激的效果也仅只是一次性的昙花一现罢了。

杰森·莫玛出任的海王一角,莽撞无脑的冲动性格,形塑而出的人格特质,尚属有其魅力存在,外刚内柔的温暖表现也为角色加注了一点额外分数,艾梅柏·希尔德则不负众望期待,造型服装火辣而美不胜收之外,没有梅拉一角,其实也不会有亚瑟·库瑞,梅拉的牵引,造就了海王的诞生,至于威廉·达福、妮可·基德曼和道夫·龙格尔,都只是基本发挥而已,没什么可以真正施展演技的戏份而塑造。

然而全片我最喜欢的其实是帕特里克·威尔森诠释的奥姆一角,倒不是喜欢奥姆这个角色,毕竟奥姆一角气势强劲却也不算是深刻立体的角色,帕特里克·威尔森还是全片演出最严肃的演员(时常让人觉得他跑错棚),他狂放邪气无情的诠释仍紧抓我的目光,或许角色描绘没那么好,但帕特里克·威尔森及艾梅柏·希尔德实在是很可以。

《海王》用神话和传奇亚特兰提斯的基底,书写了一场神话角色的崛起旅程,那种气度和史诗,无庸置疑,从海神波赛顿的圣物三叉戟,到巨大海马座骑等等的设定,也紧贴神话延伸而出的想像,另外《海王》欲意建构于现实、塑造之反派的反动动机,最初也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包容多元种族的影射,因人类玷污海洋,为此站起来的理由想必理所当然,撰写的好,议题得以发挥,故事自然就有共鸣。

不过这就进入了《海王》的弱势处理,海洋垃圾的环境保育到头来没有一个果,假议题的去包装实质争夺王位的国土(可是这部分也蛮点到为止的),最终便不了了之,身处两个世界的亚瑟成长阶段的格格不入追寻自我认同的养成价值,也丝毫未能让人体会(至今仍是不懂水族馆一场戏的用意为何),同样的拥有瑰丽世界观的故事本身则没能将世界观赋予的特色给予应有的戏剧发挥,总归来说,《海王》是一部很中规中矩、甚至有些规矩单薄到有些无聊的电影,欣赏场面设计有余,其余则实在不予置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