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内兄弟的(Dardenne brothers)新片,其实很延续作者一贯的关切,即是「那些似乎迷途的孩子/大人,到底在想什么」,但因主题为伊斯兰教,让电影有更多交叉讨论的空间。电影直接、尖锐、提出众多思考契机。

《年轻的阿迈德》(Young Ahmed)为达内兄弟获得2019年坎城影展最佳导演的作品。聚焦一位青少年穆斯林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宗教的态度从最初的坚定信念转为迷失自我,最后甚至必须依附戒律才能生存。

没有特效,没有啜泣,影片结束,却有东西沉在心底,夜深人静时缓缓浮上来。

如果看到很晃的影像就会晕的朋友,《年轻的阿迈德》真的会让你晕到像第一次吸完一支很纯的香烟。但是除了画面晕,被片中探讨的社会议题打到的观众,也会很晕。像是在观众的心灵打水漂,激起的余波很长又很久。


《年轻的阿迈德》:一部让我们遇见真实的电影


达内兄弟采取少工作人员、多用自然光的写实拍摄手法,让读电影的我,从众多昂贵的器材、摄影灯光特效的漩涡中抬起头来,穿越美丽梦幻的伪装,看见电影的本质。电影的本质就是对真实世界做纪录,组合一段一段的影像建构出意义。而达内兄弟的意义,就是对这个世界造成影响。

片中主角阿迈德跟随一位伊玛目(阿拉伯语「领袖」之意)读经,对他来说,伊玛目比起老师与父母更为重要,伊玛目如何解释可兰经,几乎就等同于阿迈德如何理解经典。

一个宗教在经过千百年的流变之后,会随着时代产生越来越多的变化。尽管基本教义派始终存在,甚至取得部分的话语权,但不可否认的是,越世俗化的宗教越会被「大众」与「国家」所接受。


《年轻的阿迈德》:一部让我们遇见真实的电影

一本可兰经各自解读

阿迈德的老师与母亲并没有戴头巾,但他们依旧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依旧能阅读、使用阿拉伯文,尽管身处比利时的法语区,他们的生活依旧与伊斯兰信仰紧密连结。然而,这对阿迈德而言远不足够,他认为身为穆斯林,就该遵守可兰经中的一切戒律,不论他们是否已经「不合时宜」。

事实上,不论是可兰经、圣经或者其他宗教的经典,都已经是千年前流传下来的古籍,先不论内容在翻译或编纂的过程是否有疏漏,光是身为「古老典籍」这点,就足以让现代人去思索,是否该尽信其中的内容。

这些经典代表的是古早时代的价值观,在政教合一的国家或许现在依然管用,但对多数政教分离、且已迈入世俗化许久的国家来说,宗教法则不能高过法律。此外,民主国家不会限制人民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宗教事务必须受到国家公权力的管辖,包括宗教组织的金钱流向、组织规则等等。也就是说,宗教自由并不代表宗教组织可以超脱于国家之外,拥有独立的一套体系。

《年轻的阿迈德》:一部让我们遇见真实的电影

荣耀神的方式只有一种?

片中的女教师希望教孩子阿拉伯文歌曲,让阿拉伯文能更加融入穆斯林的生活,但基本教义派信徒认为用这种方式学习,是对真主的亵渎,因此要求信徒必须阅读原文可兰经。

阿拉伯文是过去伊斯兰世界扩展文化的一大助力,只要信仰伊斯兰教,就几乎等同于接收了阿拉伯文化。而伊斯兰信仰不只是到学校或清真寺才能习得,父母在家中也得教导孩子可兰经及伊斯兰文化。这样由家庭发散的坚实宗教信仰,亦是现今许多信徒仍然坚守基本教义的原因。

然而,当宗教融入生活,成为对生活有帮助的事情时,人们才会更乐意成为信徒。除了寻求心灵寄托之外,也有人看重成为信徒或者学习经典能获得什么。

在片中,对于部分父母来说,上清真寺与唱阿拉伯文歌曲并不冲突,两者都能让孩子更加认识原乡文化,甚至在比利时法语区多一个旁人不会的技能。但这样较为开明的想法,对于基本教义派来说几乎形同叛教。

《年轻的阿迈德》:一部让我们遇见真实的电影

世界「不再」如真主所言?

片中阿迈德为了确实履行信仰守则而企图刺杀女教师,不过他并没有刺杀成功,反倒进了少年观护所。他曾说:「我不喜欢这里的人们,因为他们人太好。」

这里有许多人都不是教徒,甚至可能是他认为的敌人——犹太人及基督教徒。撇除信仰,他们都待人和善,这撼动了阿迈德长期信仰的思想,当这些人是他认定的好人,同时又是「敌人」时,他该怎么办?

在观护所,他依旧遵守着戒律,时间一到就往圣地麦加的方向朝拜,同时安抚自己心中躁动的疑惑。他偷了牙刷,想把牙刷柄磨成利器,他所有的行为仿佛都是为了杀人做准备。然而,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他却逐渐迷失。他喜欢农场的女孩,却因为她亲了他而感到不安——人与人之间美善的情感表达,在他看来(或说在基本教义派看来),可能都会让他「下地狱」。

阿迈德其实并不晓得为什么要遵守这些戒律,但他始终紧抓着这块他自己也看不清的浮木。而当他进了观护所,与伊玛目隔绝之后,浮木越飘越远,于是他身边的人成了浮木,他拼了命地希望人们被可兰经掌控,不要偏离他所认识的世界,甚至粗暴地希望他人的臂膀可以框住他的世界,让它不至崩塌。然而,世界并非如真主所说的那般,或说,世界「不再」如真主所言。

《年轻的阿迈德》:一部让我们遇见真实的电影

这部电影让我们遇见真实。就像在真实世界一样,观众们没有得知,导演也没有花很多时间交代到底是什么合情合理的理由,让这位不久前还在打电动的男孩变成追求纯洁的虔诚教徒,甚至为此试图谋杀老师。

导演透过摄影机,让我们一直跟在少年身旁,我们看见阿迈德的脸,面无表情,但是我们就是无法穿透他毛毛卷卷的一头卷发,看透这位少年的脑袋在想什么。我只能像这部片呈现的一样,看着他的脸,却永远进不去那道面具隔绝成的墙。这道墙的背后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世界,我们只能凭借着他过去犯下的罪行标签他为恐怖的犯罪分子。

当阿迈德对着社工还有心理咨询师讲着他有改变,我却一直不相信,一直到他结尾真心地悔改,我也不能理解他。从头到尾,对于这位人物,没有一贯电影会解释角色的动机和内心是激发,我对他充满了偏见,同样面无表情的影像,被我一直解读为眼神射出凶光,整部片充满了悬疑感,在心里呐喊着:「他又要杀人了!」也一直无法理解他不管是犯案或是认错之间的动机。

但是一个一旦犯错就难以翻身的世界,一个不提供机会改正错误的世界,一个不相信人会改变的世界,虽然杜绝了很多潜在的风险,但同时也杜绝了希望。


《年轻的阿迈德》:一部让我们遇见真实的电影


需要宗教还是需要信仰?

宗教自由除了代表人人都有信仰宗教的自由,还代表了人们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而后者经常是被忽略的。一个人没有特定的宗教信仰,甚至是无神论或怀疑论者,他们依旧可能会有自己所坚信的事物与理念。

​因此,与其说是信仰宗教,不如说是信仰一种权威,若人们找不着那个属于自己的中心思想,只得外求。而人们为了表现自己的虔诚,不论是上宗教场所、阅读经典,还是遵守戒律,都是为了让心里更踏实些。

本片许多镜位都运用了跟随视角,观众仿佛跟着阿迈德一同坠落、浮沉,感受他的彷徨与失措。每个人难免会有怀疑自我的时刻,有些人在怀疑之前找到了依托,但找到依托并不代表建立了自我认同。片中的阿迈德正是因为这个依托,而丢失了自己。

本片以一个令人惊讶的方式收场,或许会令观众觉得突兀,但细思却是导演想要告诉观众的讯息:在伤害之后,人仍有同情与爱的可能,无论是伤害他人者,或者是被伤害者。导演的悲悯眼光,流转于阿迈德懵懂的13岁与被女教师紧握着的手中。


声明:本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