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社會,軍隊使用的都是冷兵器作戰,因此城牆的堅固程度是十分重要的,每個朝代爲了抵禦外敵入侵,都會修建大量的城牆。可以這樣說,城牆是否足夠的堅固,不僅關係着皇帝的身家性命,更關係着江山社稷的安危,不過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戰爭頻發,許多古城牆經歷戰火的摧殘後,都開始慢慢的不牢固起來。但只有這樣一座城牆,堪稱是2000多年裏最堅固的城牆,這便是明朝南京城牆,大家要知道,明城牆距今已經足足有600多年了,但現在仍然是固若金湯,那麼這是如此做到的呢?據史料記載,朱元璋在沒有完成統一大業的時候,就聽從謀士的建議,實施“廣積糧、緩稱王、高築牆”的戰略計劃,在耗時21年的時間後,終於建成了35.3公里的城牆,這也是南京規模最大的城牆,史稱明城牆。

大家都知道,南京因爲處於江南地區,地勢比較低窪,而且還多雨,不太適合土石混合的建築方式,爲此朱元璋在徵求各方建議之後,最終決定採用磚石結合的方式修建明城牆。大家要知道,修建城牆可是一項頗費財力和人力的工程,修一個城牆大概需要數億塊磚頭,必須從全國各地調來,但在這個其中,朱元璋卻面臨着一個極其重大的問題,那便是磚頭的質量問題。這直接決定了城牆的堅固程度,而且當時還出現許多貪官污吏偷工減料,導致磚頭的質量不能得到保證,於是朱元璋想出一絕佳辦法,建成最堅固的城牆,歷經600年仍固若金湯。原來他下令全國各地的府州縣地方官,以及造磚的民衆都必須在每道工序後寫上了自己的姓名。就這樣,朱元璋在驗收磚頭質量的時候,在發現問題後,就能夠找到相應的負責人,並且嚴懲不貸。朱元璋本身也是一個十分痛恨貪官污吏的皇帝,爲此那些地方官都不敢爲非作歹,十分謹慎,對於自己經手的每塊磚頭都十分仔細的查看,生怕出現絲毫的瑕疵。

可以這樣說,正是因爲朱元璋的這樣做法,才使得磚頭的質量得到保證,並且爲了好好修建城牆,耗時特別長,僅僅一箇中華門,就耗費了21年,一直到現在,都還相當堅固。而且據資料揭露,在如今的明城牆上,還可以看到一些磚頭上的名字,正是因爲朱元璋發明的這種責任制,使得明城牆才能夠歷經600多年而不倒,相反還是固若金湯。當年日軍侵華時,明城牆就曾讓日軍喫盡苦頭,使得日軍傷亡慘重,最終日軍進城之後,爲了報復,展開了血腥大屠殺,30萬多萬手無寸鐵的平民慘遭殺戮。其實朱元璋這樣的做法,還是相當有道理的,他不光是在軍事能力上突出,而且還特別瞭解人心,朱元璋實施的這種質量管控制度,也給後人留下了很多的啓發,後來的北京城牆以及宮殿其實都採用了這種方法。

筆者認爲,當年秦國也有這樣實名追究責任的制度,使得秦國武器裝備格外先進,一切推崇法治,才使得秦軍最終打敗東方六國,實名追究責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幫助秦始皇統一了中國。而朱元璋正是學習了秦始皇的這種做法,才使得明城牆如此堅固,不愧是名副其實的雄主,坦白來說,如果在建造工程中,歷朝歷代能夠沿用這樣的制度,那麼就不會出現所謂的豆腐渣工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