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新三板是一個市場,那麼就會滿足二八法則,也就是能夠進入創新層的10%-20%的企業是市場中流動性最好的。針對許多基礎層企業對沒進入創新層而影響融資的擔憂,張弛表示,這個肯定會有影響,但是,能不能融到資金,和進入不進入創新層沒有必然聯繫,核心還是企業質地本身。

挖貝網訊 6月28日消息,全國股轉系統從昨日開始正式對掛牌公司實施分層管理,同時挖貝網聯合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推出《新三板、新起點、新未來——創新層寄語》線上活動,邀請業內大咖和掛牌企業董事長或總經理共同見證新三板的新起點和新未來。

在活動中,新鼎資本CEO張弛對挖貝網表示,分層將給新三板的流動性帶來很大幫助。一是因爲新三板存量資金中的80%會向創新層聚集。二是創新層企業會受到增量資金的追捧。

張弛認爲,理論上來說,創新層企業比基礎層企業在當下時間點更優秀,但投資價值去取決於價格和成長性,所以基礎層的企業也不會完全吸引不到投資者。

針對許多基礎層企業對沒進入創新層而影響融資的擔憂,張弛表示,這個肯定會有影響,但是,能不能融到資金,和進入不進入創新層沒有必然聯繫,核心還是企業質地本身。

新鼎資本CEO張弛:創新層將吸引新三板80%的存量資金

新鼎資本CEO張弛(挖貝網wabei.cn配圖)

以下是新鼎資本張弛對挖貝網提出的問題解答:

創新層名單出爐,對於953家創新層企業,利好在哪兒?

答:利好是顯然的。所有人都明白,新三板分層後,創新層企業明顯在盈利能力,成長性等方面都優於基礎層。那麼,市場中存量資金在一定時間內會出現追捧創新層企業,而拋棄基礎層企業的情況。所以,這會帶來創新層企業的估值提升,流動性改善。相對的,基礎層企業估值下滑,流動性不足。

同時,因爲分層後,新三板就引入了競爭機制。本來企業只是各自發展各自的。而企業一旦進入創新層,它就會想盡辦法不要跌到基礎層,而是要維持在創新層。那麼,創新層的企業就存在一定的壓力。而有壓力,對於爲分層來說,當然是好事情。

創新層的企業是否也意味着更多的監管?

答:是的,創新層必然會迎來更加嚴格,更多的監管。因爲創新層企業在新三板中算是相對更優秀的。同時,隨着創新層交易的活躍,公募基金,保險資金,社保資金等長期、求穩的資金陸續進入創新層,就需要讓創新層企業避免出現大的波動。那麼,掛牌公司就必須嚴格披露自己的信息,嚴格接受股轉公司監管。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大的資金安全。因此,對創新層更加嚴格的監管,有利於創新層企業自身健康發展,也有利於一定程度上保證進入創新層的資金的安全性。

分層制度出來對於新三板的流動性有沒有幫助?爲什麼?

答:有很大的幫助。

1)從新三板存量資金分析,之前沒有分層,新三板的存量資金都分散在7000餘家掛牌企業中。而一旦分完層,存量資金中的80%會向創新層聚集。而基礎層將會被大部分存量資金所拋棄。因此,存量資金聚集創新層能夠一定程度上改善新三板的流動性;

2)從新三板增量資金角度。因爲隨着分層,新三板篩選成本降低,新三板中更容易找到優質企業,不會像之前尋找優質企業那麼難,因此增量進入新三板的資金首選將是新三板創新層企業。因此創新層企業受到增量資金的追捧,有一波水漲船高的過程。

但同時需要明白,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不能爲了追求流動性而談流動性。新三板的創新層的流動性改善,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個逐步達到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

進入創新層就意味着企業有更好的流動性嗎?

答:是的。可以明確,創新層企業的流動性一定優於基礎層企業。因爲新三板是一個市場,那麼就會滿足二八法則,也就是能夠進入創新層的10%-20%的企業是市場中流動性最好的。而其他的企業將基本上沒有流動性。但是如果期望創新層的流動性達到A股的規模也是不現實的,因爲新三板是一個機構交易的市場,不希望成爲第二個A股 。

投資者在此之後對於新三板企業的關注,是否會忽略掉基礎層?

答:一定程度會忽略基礎層。因爲創新層企業必然成爲聚光燈下。投資者分析最多的也是創新層企業。那麼,基礎層相對估值會下滑,流動性會一般,整體上將不太受關注。但是,因爲基礎層中也會有未來能分到創新層的優質企業,不至於會徹底忽略。只是基礎層的企業的受關注程度將與創新層企業相差甚遠。

創新層和基礎層的投資價值哪個更大?爲什麼?

答:投資價值取決於價格和成長性。理論上來說,創新層企業當然比基礎層企業在當下時間點更優秀,因此從大面來說創新層企業比基礎層企業更有投資價值。但同時,還要考慮價格。目前普遍創新層企業定向增發的價格比基礎層企業貴出很多,那麼,如果創新層企業價格水漲船高了,投資人將不得不去基礎層挑選好的項目進行投資。

有很多未進創新層的企業表現出來一種擔憂,覺得沒進創新層會影響到以後的融資,這種擔憂合理嗎?

答:這個肯定會有影響的。不過創新層每年調整一次,因此基礎層企業還是有機會再分入創新層的。另外,如果企業確實很優秀,那麼即使在基礎層,也可以融到資金。能不能融到資金,和進入不進入創新層,沒有必然聯繫。核心還是企業質地本身。

創新層出來之後,有哪些配套政策是需要進一步完善的?

答:是的,分層後,圍繞創新層一系列配套制度將逐步推出。包括在創新層引入PE/VC成爲做市商;在創新層引入公募基金,社保資金,企業年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在創新層未來引入競價交易制度。因爲創新層企業家數不多,因此試錯成本不高,可以大刀闊斧的改革。這也是分層的一個目的所在。

新三板資本市場分成“基礎層“和“創新層”之後,會不會進一步進行細分?爲什麼?

答:一定會再細分。目前之所以只分兩層,因爲這樣做只需要制定一個分層標準,相對比較容易處理。但是,兩層是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的,新三板一定會先分層,再分板的。美國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分爲頂上的納斯達克市場,中間的OTCBB市場,下面的粉單市場。在納斯達克市場中又分爲三層。因此新三板未來一定再會分爲三層,四層,五層。然後底層再分出去新的板塊。之所以需要分這麼多層次,就是爲了照顧到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利益,實現1500萬中小民營企業全面證券化的重任。從而最終起到降槓桿,去庫存的目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