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口支援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的26名中組部計劃內專業技術人才,圓滿完成爲期一年半的援疆任務,並先後返回後方工作崗位。據瞭解,此次中期輪換援疆專業技術人才中有11名是醫生,他們憑藉着精湛的醫術,深受援地羣衆的歡迎與好評。

其中,來自東莞的五名援疆醫生是唐薦、謝金水、蔡小桃、鄭錦順、陳新岐等人,他們爲三師醫院注入新的活力。

擔任三師醫院副院長的唐薦在骨科實施小兒骨幹骨折微創彈性釘內固定術,填補了該院5項技術空白;兒科主任謝金水推行應用新生兒頭皮血腫穿刺術、腰椎穿刺術、胸腔穿刺術3項新技術;婦產科主任蔡小桃積極開展產科業務培訓,進一步規範了危重孕婦搶救流程;中醫科主任鄭錦順推廣應用中藥封包治療、中醫穴位貼敷療法、TDP紅外線敷貼治療法等新技術;外科主任陳新岐開展了中間入路法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圍手術期加速康復技術、腫瘤患者多學科聯合診療等多項新技術。

五位援疆醫生每人各幫三師醫院申請了一項(共五項)廣東省科技廳援疆專項科研項目,陳新岐醫生在覈心期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彌補了三師醫院在科研方面的短板。

東莞援疆醫生在三師醫院積極開展“傳幫帶”,還利用與託雲牧場羣衆“結親”機會開展“義診送藥”活動,深受當地羣衆的歡迎和好評

據瞭解,東莞和江門11名援疆醫生一年半累計接診17451人次,開展手術1239臺,“傳幫帶”醫療人員50人,培訓授課75場5850人次,參加義診15場,實施科研項目15項。廣東援疆醫生彌補了第三師圖木舒克市醫療人才不足的短板,積極傳播先進醫療服務理念,推廣應用新療法,較大地改善了受援地衛生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蔡小桃:上班首日主刀高齡孕婦危急手術

蔡小桃在三師醫院的婦產科,急診和危重症特別多。產婦分娩沒有確切時間點,她經常會在下班的過程中接到搶救的病例。讓蔡小桃印象最深的是,去年2月24日,蔡小桃上班的第一天。醫院門診收治了一名胎兒心律增快的高齡孕婦,入院複查後胎心依然沒有改善。搶時間就是搶生命,她二話沒說,放下午餐,趕緊做手術準備。

當時,那位高齡孕婦基本沒有做過產檢,稍有延誤就存在胎死宮內的可能,胎兒早點從母親肚子裏出來,就會少一分危險、多一分平安。蔡小桃立即親自主刀這例胎兒宮內缺氧急診手術,經過1個多小時的救治,母子倆最終化險爲夷。

蔡小桃說,當地人普遍淳樸簡單,患者家屬覺得將病人送到醫院就該母子平安,對醫院和醫生都給予了充分信任。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蔡小桃成功搶救許多的 “準媽媽”,幫助一對對母子闖過“鬼門關”。媽媽們也因爲感激與她建立了聯繫。“當她們帶小孩來見我或發孩子的照片給我時,特別感動。我覺得一切都值得了。”蔡小桃說。

陳新岐:舍小家爲大家

在援疆工作中,令陳新岐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救治一個外傷的患者。當時陳新岐在門診正準備要下班,但發現該病人的病情十分危急,但病人沒交錢也沒辦理住院。陳新岐覺得耽擱一分鐘就可能會影響到病人的生命,於是他直接就把病人推到手術室,給病人做手術,最終保住了患者的性命。事後,家屬非常感激他在那種情況下爲病人開通了綠色通道搶救了生命。當病人知道他是援疆專家更是爲他豎起了大拇指。

對於搶救病人陳新岐是這樣無私,但對於自己家庭他卻有些愧疚。他去新疆的時候,孩子才一歲多,照顧家庭的擔子就全落在了妻子身上。在陳新岐援疆期間,妻子正懷着二胎,但因爲工作太忙,他直到妻子分娩前一天才飛回東莞。孩子出生五天後,因援疆工作任務繁重,他只能離別妻兒再度返疆。

而就在前不久,陳新岐年邁的母親因突發心臟疾病、搶救不及時不幸離世,這讓作爲外科醫生的陳新岐更爲愧疚。然而,因爲醫院需要他,他也只能滿懷悲痛與自責地料理完後事又匆忙回到崗位上。

陳新岐說:“作爲外科醫生,在我媽媽最需要醫學救助的時候我卻沒在她身邊,這點真的對不起我媽媽。但是從另外一個層面講的話,援疆這個事情是非常有意義的,我想我媽媽的在天之靈也會理解和支持,並且她也會對我做的這個事情感到驕傲的,我想她應該不會怪我。”

謝金水:治病救人體現人生價值

謝金水在三師醫院擔任兒科主任。每日除了開展“傳幫帶”工作,向當地醫務人員培訓新技術之外,還要負責坐診、手術。

謝金水印象最深的,要數一個3個月大的腹瀉患兒在輸液過程中出現心衰表現的病例。當時病情刻不容緩,女嬰因“腹瀉伴中度脫水”入院,入院後予快速補液後不久出現口周發紺、四肢冰涼、肝脾進行性增大、尿少等表現。

經診斷,謝金水懷疑她有先天性心臟病,馬上安排了心臟彩超檢查,並證實了她有“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診斷明確後謝金水立即給她調整了輸液速度,予強心、利尿等處理後,她的症狀迅速好轉,看着她面色慢慢地轉紅、用力地吮奶,他那顆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事後,小孩媽媽用維語不停地向他表示感謝,雖然謝金水聽不懂維語,但也能感受到她的親切與真誠!謝金水說:“孩子成功搶救,和家屬真誠的感謝,讓我十分開心。作爲醫生,治病救人體現了我的人生價值所在。”

鄭錦順:希望“交接棒”更好地傳遞下去

一年半的援疆醫療期間,可謂酸甜苦辣都有。讓鄭錦順最感動的事要數,他休假回東莞,病人時常打電話詢問他什麼時候回去?當他們離開時,病人更是說:如果援疆醫生走了,以後都不知道去哪裏找到這樣好的醫生了。患者的不捨,道出了他們在援疆期間的敬業愛崗和與當地羣衆建立的深厚友誼。

鄭錦順說:“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我覺得做的一切都很值得。除了滿滿幸福感,我還感覺到了援疆事業任重道遠。我希望下一批的援疆醫護人員能將‘交接棒’更好地傳遞下去,爲祖國邊陲地區作出應有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