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辛,別名:華細辛、盆草細辛,拉丁文名:Asarum sieboldii Miq. 馬兜鈴科、細辛屬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直立或橫走,直徑2-3毫米,節間長1-2釐米,有多條鬚根。葉通常2枚,葉片心形或卵狀心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深心形,頂端圓形,葉面疏生短毛,脈上較密,葉背僅脈上被毛;雄蕊着生子房中部,花絲與花葯近等長或稍長,藥隔突出,短錐形;子房半下位或幾近上位,球狀,較短,柱頭側生。果近球狀,直徑約1.5釐米,棕黃色。花期4-5月。

性狀鑑別

北細辛,多數十棵紮成爲一小把,常捲縮成團。根莖橫生呈不規則圓柱形,具短分枝,長1一10cm,直徑0.2-0.4cm;表面灰棕色,粗糙,具環形節,節間長0.9-0.3cm,分枝頂端有碗狀的莖痕。根細長,密生節上,長10-20cm,直徑1mm,表面灰黃色,平滑或具縱皺紋,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基生葉l一3,具長柄,表面光滑,葉片多破碎,完整者心形至腎狀心形,長4-10cm,全緣,先端短尖或鈍,基部心形。表面淡綠色。有的可見花果,花多皺縮,鐘形,暗紫色,花被裂片反捲與花被筒幾全部相貼。果實半球形。氣辛香,味辛辣、麻舌。

栽培品的根莖多分枝,長5-15cm,直徑0.2-0.6cm。根長15-40cm,直徑0.1-0.2cm,葉甚多。細辛-原植物漢城細辛根莖直徑0.l一0.5cm,節間長0.1一l cm。基生葉多爲2,葉柄有毛,葉片較厚。花被裂片開展。果實半球形。

華細辛與北細辛相似,惟根莖長5-20cm,直徑0.1-0.2cm,節間長0.2-1cm。基生葉l一2,葉片較薄,心形,先端漸尖。花被裂片開展。果實近球形。氣味較弱。

均以根灰黃、葉綠、乾燥、味辛辣而麻舌者爲佳。

功能主治

細辛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的功效。

1.鎮靜、鎮痛作用細辛揮發油有明顯的中樞抑制作用,小劑量可使動物安靜、馴服、自主活動減少;大劑量可使動物睡眠,並有明顯的抗驚厥作用。細辛煎劑灌服也有鎮痛作用。其較強的鎮痛作用爲其治療頭身痛、牙痛等的重要藥理學基礎。

2.解熱作用細辛揮發油灌服對多種原因如溫刺法、四氫β-萘胺、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所引起的家兔實驗性發熱有明顯的解熱作用,對啤酒酵母所致的大鼠發熱也有明顯的解熱效果。還能降低正常大鼠的體溫。

3.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變態反應細辛揮發油灌服或注射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如細辛對致炎劑角叉菜膠、酵母、蛋清、甲醛等所致的大鼠關節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能對抗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腫脹,抑制抗血清引起的大鼠皮膚浮腫、由組織胺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抑制塑料環和棉球肉芽增生。對去腎上腺的大鼠,仍有抗炎作用。

細辛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N-異丁基十二烷四烯酰胺和去甲烏藥鹼均可明顯抑制組織胺所引起的脈鼠離體迴腸收縮。細辛水或醇提取物均能使速髮型變態反應總過敏介質釋放量減少40%以上,說明其有抗變態反應作用。

4.提高機體的代謝功能從細辛中分離的消旋去甲烏藥鹼具有β-受體激動劑樣的廣泛藥理效應,有強心、擴張血管、鬆弛平滑肌、增強脂質代謝和升高血糖等作用。現知去甲烏藥鹼含於多種藥性溫熱的中藥內,如細辛、附子、吳茱萸等,其呈現的藥理作用與中藥散寒或祛寒功效相吻合,因此可將其視爲散寒藥效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

5.平喘、祛痰作用細辛能鬆弛支氣管平滑肌而呈現平喘作用。離體實驗證明,細辛揮發油對組胺和乙酰膽鹼所引起的支氣管痙攣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其揮發油成分甲基丁香酚對脈鼠氣管亦有明顯的鬆弛作用。細辛醚也有一定平喘、祛痰作用。此外,其醇浸劑靜注,可對抗嗎啡所致的呼吸抑制。

細辛-藥用6.強心、抗心肌缺血、升高血壓作用細辛具有強心、抗心肌缺血和升高血壓的作用。離體實驗表明,細辛揮發油對兔、脈鼠心臟有明顯的興奮作用,表現爲正性肌力,正性頻率作用,並能增加冠脈流量。對犬實驗性心源性休克,細辛能提高其平均動脈壓、左室壓峯值和冠狀血竇流量等作用,其作用強度與多巴胺相似,但其不加快心率。細辛揮發油給麻醉犬、貓靜脈注射,可見降壓作用,但其煎劑卻有明顯的升壓作用,其升壓作用可能與去甲烏藥鹼有關。

7.抗菌、抗病毒作用細辛醇浸劑、揮發油等對革蘭陽性菌、枯草桿菌和傷寒桿菌有一定的體外抑制作用,煎劑對結核桿菌和傷寒桿菌亦有抑制作用。細辛揮發油對多種真菌如黃麴黴菌、黑麴黴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抗菌的有效成分爲黃樟醚。α-細辛醚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增殖的作用。

8.局麻作用50%細辛煎劑能阻滯蟾蜍坐骨神經衝動傳導,作用可逆。其麻醉效果與1%普魯卡因接近。揮發油有表面麻醉、浸潤麻醉作用。50%細辛酊塗於人舌也有局麻作用。

用藥禁忌

氣虛多汗,血虛頭痛,陰虛咳嗽等忌服。

《十八反》:諸參辛芍叛藜蘆。故不能與藜蘆同用。

《本草經疏》:凡病內熱及火生炎上,上盛下虛,氣虛 有汗,血虛頭痛,陰虛咳嗽,法皆禁用。

《得配本草》:風熱陰虛禁用。

《本草別說》: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匕,多即氣悶塞,不通者死。

《註解傷寒論》:水停心下而不行,則腎氣燥。

營養知識

細辛知識介紹:細辛細辛爲馬兜鈴科植物遼細辛、細辛和漢城細辛的帶根全草。細辛多年生草本,生於林下坡地或山溝陰溼而肥沃處。分佈於東北及河南、山西、陝西、山東等地。移栽者生長3~5年、直播者生長5~6年後採收。9月中旬挖出全部根系,去掉泥土,每1~2kg捆成一把,放陰涼處陰乾。

遼細辛全草常捲曲成團。根莖呈不規則圓柱形,長3~10cm,直徑2~4mm,表面灰棕色,有環節,節間長2~3mm。根細長,密生節上,長10~20cm,直徑約1mm;灰黃色,質脆。葉基生,柄長,呈卵狀心形或腎狀心形,長4~9cm,寬5~13cm。表面深綠色,偶見花,紫褐色,半球形,氣芳香,葉辛辣,略有麻舌感。

細辛與遼細辛相似,但根莖細長,長5~15cm,直徑1~3mm,節間長0.2~1cm,葉片較薄,心形。氣味較弱。

漢城細辛與細辛極相似。但葉背面毛較密告,葉柄有毛。

細辛補充信息:

細辛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爲細辛、蜜細辛,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細辛適合人羣:

氣虛多汗者慎服;熱病及陰虛、血虛者禁服。

細辛食療作用:

細辛味辛,性溫;有小毒;歸心、肺、腎經;芳烈宣散

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溫肺化飲通竅的功效

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牙痛、風寒溫痹、痰飲咳喘、鼻塞鼻淵、風眼目翳、耳閉咽痛、口瘡口臭。

品對神經系統有鎮靜、催眠、抗驚厥、解熱鎮痛、麻醉的作用;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具有強心作用。

細辛食物相剋:

細辛與藜蘆、狼毒、山茱萸、黃芪相剋,不宜與硝石、滑石同用。

細辛做法指導:

1.細辛主要能散寒止痛,常與羌活、荊芥、川芎等同用,治療外感風寒頭痛較劇的病症

2.對於外感風寒、陰寒裏盛的病症,亦可應用,須配合麻黃、附子等同用

3.細辛止痛力強,對於頭痛、齒痛都有較顯著的療效,頭痛可配合羌活、白芷等同用,齒痛可配合白芷、石膏等同用

4.對於風溼痹痛,以屬於寒溼者爲宜,可與羌活、川烏、草烏等配合應用

5.細辛能溫肺以化痰飲,所以主要用於治療肺寒咳嗽、痰多質稀色白的病症,常與乾薑、半夏等配伍應用

6.該品又能通鼻竅,療口瘡。用於鼻淵,常配合白芷等應用

7.用於口舌生瘡,可單用一味細辛,研末敷於臍部。

摺疊治療口瘡糜爛

取細辛1.5錢,研爲細末,分作5包。每用1包以米醋調如糊狀,敷於臍眼,外貼膏藥。每日一換,連用4~5日。據觀察,口疳(即一般口腔潰瘍)敷後一般不出4天多能痊癒。小兒高熱或泄瀉後滿口糜爛、流涎特多、痛甚不肯飲食者,用之亦有效果。未見副作用。

【備註】 除上述正品外,少數地區尚以下列各種作細辛使用,一般稱爲土細辛。

①杜衡的根莖及根,亦稱馬辛,使用於江蘇、浙江等地。參見"杜衡"條。

②大花細辛的根莖及根,使用於四川等地。參見"花臉細辛"條。

③花葉細辛的根莖及根,使用於廣東、廣西等地。

④圓葉細辛的根莖及根,使用於廣西。

⑤盆草細辛(又名:毛細辛)及雙葉細辛的全草,使用於四川、陝西。

⑥長花細辛的根莖及根,使用於陝西,參見"黃細辛"條。

⑦茨菇葉細辛的帶根全草,使用於湖北、廣西,參見"苕葉細辛"條。

⑧金耳環的全草,使用於廣西,參見"金耳環"條。[5]

摺疊不良反應

毒性成分:黃樟醚。

1.細辛對腎臟有一定毒性,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

2.細辛每日用量超過20g可導致口脣、舌尖、趾指發麻感,停藥後可以恢復。

馬兜鈴酸可對腎臟造成嚴重傷害,細辛是馬兜鈴科植物。

馬兜鈴酸有較強腎毒性。

香港禁用含馬兜鈴酸中成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