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讓有作爲的科研人員“名利雙收”

本報訊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5日上午舉行,隆重表彰爲上海科技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會後,以“萬衆創新——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爲主題的2019年上海科技節正式啓動。市委書記李強出席並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指示要求,瞄準“全球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重要策源地”的目標,激活關鍵力量、盤活平臺載體、帶活產業發展、搞活創新生態,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努力爲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主持大會並出席啓動儀式。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市委副書記尹弘,市領導於紹良、張恩迪出席,副市長吳清在大會上宣讀表彰決定。市領導爲獲獎代表頒獎,向受到表彰的集體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

李強在會上指出,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作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指示。5年來,我們舉全市之力加速推進,一批標誌性原創成果競相湧現,一批世界級科技設施迅速集聚,開放型創新生態加快形成,科創中心建設取得重要的階段性突破。站上新的臺階,上海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抓住關鍵領域、重大課題,聚力突破、加速前進。要緊緊圍繞形成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資源配置方式這個關鍵,把各方面創新要素的活力充分激發出來,形成科創中心建設“滿盤皆活”的生動局面。

李強指出,要強化優化創新體系建設,在釋放創新創造活力上下更大功夫。鼓勵和支持企業成爲研發主體、創新主體、產業主體,積極佈局前沿技術,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爲高校和科研院所放權鬆綁,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力度。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員,讓有作爲、有貢獻的科研人員“名利雙收”,吸引更多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創新團隊。

李強指出,要用足用好科技創新平臺載體,發揮更大效能。持續提升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集中度和顯示度,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世界一流實驗室和世界級大科學裝置集羣,打造集聚全球創新資源的“強磁場”、創新成果的“原產地”。持續提升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衆創空間、孵化器等各類科研平臺的功能,更好服務創新活動、創新企業。要推動強強聯合、協同創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攻堅戰。

李強指出,要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創新成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圍繞產業鏈佈局創新鏈,推動科技創新圍繞產業轉,把成果更多體現在市場產品、技術實力、產業實力上,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要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推動重要成果轉化,着力形成充滿生機的創新企業集羣和現代產業集羣。

李強強調,建設科創中心,離不開開放、協同、包容的良好生態系統。制度供給要更有效,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制度藩籬,推出更多更有力的政策舉措。創新環境要更優良,持續優化法治環境、市場環境、人文環境,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抓住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機遇,推動資本市場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創新文化要更濃厚,大力倡導追求真理、勇攀高峯的科學精神和勇於創新、嚴謹求實的學術風氣,讓“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之花競相綻放。

獲獎代表龔劍、遊書力在會上作交流發言。2018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共授獎300項(人),10人獲得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28項成果獲得自然科學獎,30項成果獲得技術發明獎,231項成果獲得科技進步獎,澳大利亞籍專家張樹庭獲得國際科技合作獎。

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之後,市領導與中外科學家代表、市民代表等一起出席2019年上海科技節啓動儀式。李強宣佈2019年上海科技節正式啓動。爲期12天的2019年上海科技節,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營造愛科學、愛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將舉辦科創論壇、科普賽事、主題展覽、青少年活動、新創發佈會等1000餘場活動。全市有300餘家科普教育基地、100餘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向公衆開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