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伊甸網(edenw_com)洪榮順什麼是三類股東?爲什麼新三板企業IPO之前要清理三類股東?三類股東的審覈標準是什麼?大家好,我是伊甸網CEO洪榮順。「榮順閒談」第二季開始就講了不少上市公司,有

文章 | 伊甸網(edenw_com)洪榮順

什麼是三類股東?爲什麼新三板企業IPO之前要清理三類股東?三類股東的審覈標準是什麼?

大家好,我是伊甸網 CEO 洪榮順。

「榮順閒談」第二季開始就講了不少上市公司,有 360,有富士康。有一個比較關注股市的朋友問我,到底什麼是三類股東?今天就跟大家簡單聊一聊,什麼是三類股東。

三類股東是指上市公司的股東里,有這三種類型的股東,分別是契約型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和信託計劃。

基金,大家應該比較熟吧?比如寶寶類貨幣基金。

基金從組織形式來講,一般有這麼三種:公司型基金、合夥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

我們哥幾個湊一百萬註冊一個公司,然後用這個公司去投資,這就是公司型基金。如果我們註冊的不是公司,而是有限合夥企業,這個就是合夥型基金,這個很好理解。

那麼什麼是契約型基金?要重點理解“契約”這個概念。

契約簡單理解,就是幾個人靠幾張紙立下一些約定。

如果我們哥幾個沒有註冊公司,也沒有註冊合夥企業。而是大家寫一份合同,由我牽頭在上面簽字。然後我把這些錢拿去投資某些公司,這就是契約型基金。

公司型基金和合夥型基金,是一個法律實體。

假設我們哥幾個成立的這個基金叫做兄弟基金,然後去投資百度。那麼,在百度的股東里,兄弟基金是股東之一,因爲兄弟基金是公司型或者合夥型。

如果兄弟基金是契約型的,那麼百度的股東名單裏,可能只出現我的名字。這樣就能簡單理解契約型基金。

那麼資產管理計劃又是什麼鬼?就是你把錢交給一些有經驗的公司,讓他們幫你去做理財、做投資。或者,這些有經驗的人,把自己的一些投資渠道整合起來,打包成一種資產管理計劃,然後你去買。

那麼,什麼是信託計劃呢?也是一樣的,你把錢委託給別人去投資。

說來說去,資產管理和信託不是一樣的嗎?是差不多,包括基金也是,都有相同的地方。

只是信託公司由銀監會監管,資產管理公司和基金公司由證監會監管,在規模上和法律上有一定的區別。

信託的資金規模可能相對大一點,信託公司也大部分是有國資背景。而且,信託的產品也多是房地產或者建設類的。

以上就是三類股東的簡單、通俗的理解。

三類股東看起來沒什麼毛病啊,也不違法啊,爲什麼會有這個概念呢?而且好像不怎麼好聽。

是的,三類股東不是一個褒義的名詞。反而讓不少公司心驚膽戰,特別是新三板的公司。

說到新三板,我要大概講一下中國的資本市場。

在中國大陸的資本市場裏,最頂層的是主板市場,也就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在這兩個主板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碼分別是 0 開頭的和 6 開頭的。

比如平安銀行是在深圳的,代碼是 000001;比如浦發銀行是在上海的,代碼是 600000。

當然,主板裏還有分藍籌股龍頭股什麼的,什麼上證 50,滬深 300什麼的,就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之內了。

主板下面還有一箇中小板,中小板是設立在深圳的,代碼是 002 開頭的。中小板是一種大於創業板,又達不到主板的一種,有點像我們考試分數里的 A 減。

中小板下來就是創業板了,創業板也是在深交所,創業板的代碼是 300 開頭。

到這邊,就是場內市場,也就是正常人開戶就能交易的市場。

有場內就有場外,也就是在交易所以外的地方交易。

在中國,場外市場有分爲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也就是經常聽到的 OTC。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也就是所謂的新四板。

在中國,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最主要的就是新三板,全稱叫“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在新三板掛牌的公司,代碼是 4 和 8 開頭的。在新三板掛牌的公司,不能說是上市或者 ipo,因爲新三板並不是公開募股的。所以,那些把掛牌新三板稱爲上市的,是不對的。

新三板再下來有一個叫新四板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大家理解一下就好了。

當然了,再下來就是 PE、VC 之類的了。

這裏我們主要講新三板。

爲什麼公司要掛牌新三板呢?而不是直達主板或者創業板呢?

這裏我要說一句,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土豪公司;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像富士康那麼幸運;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符合上主板或者創業板的條件。

而且,就算符合了,來來來,排隊審覈。

在過去的一年裏,審覈 466 個 ipo 項目,否決 86 家。

這麼多家公司排隊 ipo,隊伍是多麼的壯觀。

而有些公司又需要在更大的市場裏獲得更多的融資,再者,新三板可能會有轉板機制,這樣就可能給新三板的企業一個插隊的機會。

我們說回到三類股東。

在新三板的企業,大多數有三類股東的情況。爲什麼說新三板是三類股東的重災區?說白了,就是新三板公司爲了融到更多錢,經常定向增發,而目標大多是這三類的人。

這三類股東,如果企業要 IPO,證監會是不搭理的。

爲什麼這樣說呢?這三類股東做錯什麼了?

業內普遍認爲,這三類股東的股權不清晰。

因爲出資人和資金來源很難穿透覈查,可能存在股份代持、關聯方持股、規避限售等等。

其次,可能導致公司股權結構不穩定。因爲契約型基金、資管計劃和信託計劃都是有兌現期和份額或者收益權轉讓的情況,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公司的股權結構。

證監會是沒有明確禁止三類股東的存在,也有一些存在三類股東的公司成功 ipo 了。但是三類股東存在的一些特徵,確實觸碰到了 ipo 審查的紅線了。

2018年1月,證監會對三類股東公司 ipo 的審覈標準,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第一,基於證券法、公司法和 IPO 辦法的基本要求,公司穩定性、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明確性是基本條件。要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不得爲“三類股東”。

第二,鑑於目前管理部門對資管業務正在規範過程中,要求“三類股東”已經納入金融監管部門有效監管。

第三,監管部門將從源頭上防範利益輸送行爲,要求對“三類股東”做穿透式披露。

第四,要求“三類股東”對其存續期作出合理安排。

以上就是新三板三類股東的一些介紹,這對於我們這些還在起跑線上掙扎的創業者來說,有什麼值得學習或者借鑑的地方?

其實是有的,哪怕你離首輪還很遠。

第一,合法經營,擦邊的業務不做,來路不明的錢不要。

第二,提前做好準備。如果你不是做現金生意的,如果你沒有小富即安的思想,如果你的公司以後打算接觸資本市場。那麼,請從註冊公司的時候開始。規範好公司股權結構,向大公司學習、看齊。

第三,在公司多輪融資過程中,仔細甄別你的投資人,不要看到錢就心花怒放。控制好股權結構,避免給錢要命。

第四,隨時關注相關政策法規,抓住市場,更要抓住政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