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我所欲也,樂,亦我所欲也,二者可否兼得?

天津人就好個喫,衆所周知。

天津人說話就跟說相聲一樣,亦衆所周知。

於是帶着美食的相聲似乎特別受鍾愛,因此這相聲只要一說到喫,定會令天津人記憶猶新。

像是《報菜名》《賣藥糖》一類的經典名段更是有無數個名家版本,而有些相聲段子,因爲有了咱天津美食,更是讓人津津樂道,就像是一頓對口的飯,一喫忘不掉。

煎餅果子

說起《糾紛》這個詞,你可能還稍稍有點兒陌生,但是我要說“丁文元”,你肯定就會“誒呦”一聲,介不是巧了麼。

這故事是少馬爺在派出所的見聞所改編,而故事中的兩個主角也是確有其人(可不是相聲裏那樣事兒的關係啊),相聲TV裏的兩位演員更是將相聲演繹的精彩絕倫。

因爲這故事發生在早上上班時段,所以,這相聲中就出現了咱天津衛的傳統早點——煎餅果子。

“同志!同志!咱這派出所中午不是給窩頭嘛!”

“啊,窩頭啊?沒有沒有!你這不是拘留,不是拘留,沒有窩頭!”

“沒有?沒有你受累給買兩套煎餅餜子行嗎?”

江米條

誒,對嘍,又是少馬爺的相聲,誰讓咱天津人就耐聽呢,少馬爺有段相聲叫《核桃酥》諷刺了當今社會上的商品質量問題和某些商家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的不法行爲。

其語言幽默,鍼砭時弊,可算是相當經典,相聲大量的運用了誇張的手法,從槽子糕倒在稱上“跨啦跨啦響”到“核桃酥被車軋了沒碎”再到最後用江米條撬起核桃酥,簡直是讓人忍俊不禁啊。

糖餅

“二他媽媽,快給我烙倆糖餅!”

這句話想必大多數天津人全是耳熟能詳了,高英培範振鈺兩位老先生爐火純青的表演功底,可謂是把這角色僅憑一張嘴就說活了。

這糖餅也因着這相聲被大家周知,這回都知道,最會烙糖餅的,可就數二他媽媽,這鹹帶魚啊,也是一波波在河裏遊。

素餃子 元宵 八寶粥

爲嘛把這三樣喫食放在一起說呢,見下圖,您嘞就都明白了。

馬老可謂是咱相聲界的泰斗,其作品傳播程度在這裏不多贅述,這素餃子、元宵和八寶粥分別對應的是馬老的三個小段《喫餃子》《喫元宵》和《開粥廠》。

馬老的相聲都是深入淺出,段子雖小,其中人情世故可不少,再加上這些個咱天津美食的加盟,更是令人難以忘懷。

餃子、元宵、八寶粥,雖無山珍美味珍饈佳餚,卻在字裏行間無不透露着天津人的點點滴滴,接地氣、有生活,這纔是讓人聽得津津有味的原因。

編|關富青

審覈|趙雙

轉載來源|天津玩藝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微博@天津旅遊

投稿&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