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臭豆腐店改賣糖餅、價格戰已起,《魷魚遊戲》是否被過度消費|樂言商業

商業的本質其實有符合市場需求的優質商品,曇花一現的“小插曲”可以火一時,但無法長久持續。

“一二三,木頭人”、“三角形、圓形、五角星和傘形請選擇一個”,最近這幾句非常流行,因爲這來自於熱門影視劇《魷魚遊戲》。該劇的結構很簡單,就是讓參賽者玩童年時的遊戲來過關,但淘汰率極高,這其中就有木頭人遊戲和糖餅遊戲。

有人覺得《魷魚遊戲》緊張刺激,有人覺得該劇內容有些過分,並不適合所有人觀看。筆者暫時不對《魷魚遊戲》的具體內容做評價,而是單純地來說一說因爲這部劇而引發的周邊熱潮。

劇中有不少遊戲關卡都是大家熟悉的遊戲,比如木頭人、拔河和彈珠等,但這些遊戲需要更多人一起玩,甚至團隊合作,相對而言,摳糖餅圖案則是自己可以完成的單人遊戲,且糖餅的製作簡單而低成本,於是在該影視劇引發熱議後,糖餅遊戲成爲了最容易被複刻的——用一些白糖,融化後壓成餅狀,再用模具在糖餅上壓出各種形狀即可。

一時間,不少餐飲企業開始轉做糖餅,或增加摳糖餅遊戲環節。比如一家餐廳自制糖餅後,送給客人,讓客人現場摳糖餅上的圖案,如果可以完成,則給客人免單。還有一些商家則索性“改行”專賣糖餅。比如筆者日前在上海人民廣場看到,有一家原本是售賣臭豆腐的小店,如今改頭換面,只售糖餅,且店員的穿着打扮與《魷魚遊戲》中的男主角一模一樣,還給客人準備了摳糖餅所需要的針,並附贈劇照貼紙等,客人簡直絡繹不絕。

上述門店的店員表示,由於小店人手不夠,所以在決定賣糖餅後,已經徹底取消了臭豆腐的“席位”,全心全意製作糖餅。而影視劇所帶來的IP效應也的確沒有讓店主失望——店員透露,其每天可售出數百個糖餅,有時候還會有公司客戶“下大單”,一口氣買數十個到數百個糖餅。糖餅的單價爲15元,以此計算,這家僅2個店員的小店,每天營業額不菲,如果高峯期或遇到大公司客戶,或許有逾萬元的日營業額。

而就在距離這家小店幾步之遙的地方,也開了一家同類型的糖餅店,一樣是打着《魷魚遊戲》的旗號,且價格比前者便宜,其糖餅的單價爲14元,如果使用優惠渠道,單價可以降低到12元。類似的糖餅業務,近期會在不少店鋪看到,且各個商家之間的價格戰已經開始。

從上述現象,筆者認爲可以引發一些思考。第一,周邊經濟是圍繞內容所形成的,區區一個低成本的糖餅可以賣到15元,還如此熱銷,全靠影視劇的影響力,這股“糖餅熱”甚至在韓國、歐美等海外市場也是颳得吐火如荼。所以,當我們一直在說要開發周邊產品,提升衍生經濟的價值時,第一個應該做好的是內容影響力。但有不少文旅企業,在缺乏內容的基礎上,盲目地開發所謂周邊產品,結果耗費了不菲的研發費用,可是其所開發的周邊產品並沒有太大吸引力,因爲消費者對其產品內容沒有認同感。所以要開發周邊,必須要將內容做到具有較高的影響力。

第二,因爲缺乏原創能力,於是看到一個IP火爆後,不少業者就很容易都擠入這個市場,進行“拷貝不走樣”式的模仿,這樣就造成商品千篇一律,同質化競爭,最終就出現了上述小店之間的價格戰。價格戰一來,自然會使得業者的利潤受損。

第三,這種“一窩蜂式”的湧入,會過度消費這一品類的商品,加速大家產生消費疲勞,導致一個好端端的“藍海市場”,在短時間內變成“紅海市場”。這在餐飲產業尤爲明顯,此前的沙縣小喫、網紅燒餅等,在“紅海”競爭之下,一批實力不夠強的小業者被迫“出局”,更甚的會導致一些原本不錯的商品也因爲過度消費而退出市場。

糖餅的熱銷在於遊戲感,但遊戲的熱度會過去,到時候這樣一塊齁甜的糖餅恐怕不會霸佔市場太久。對於業者而言,追蹤一些市場熱度可以理解,但是沒有必要過度運作,透支消費,更不要盲目進入某個自己並不熟知的細分領域。商業的本質其實有符合市場需求的優質商品,曇花一現的“小插曲”可以火一時,但無法長久持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