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敏

12歲的濤濤(化名)骶尾部長着一個“小尾巴”,跑了多家醫院,醫生均不敢接診,最終,在河南省婦幼保健院內,該院神經外科主任馬雲富確診這就是脂肪脊髓脊膜膨出,併成功爲他進行了手術。

濤濤家住湖北省襄樊市,12年前,濤濤在出生的時候,家人就發現他骶尾部有一腫物,同時也出現了大小便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去了幾家醫院,均不敢接診,症狀也一直未見好轉。後來,濤濤開始出現肌肉萎縮,症狀越來越嚴重,大小便失禁逐步加重,在輾轉了多家醫院之後,經過多方打聽,他們找到了馬雲富。

入院後,經過詳細檢查、術前討論,馬雲富爲他制定了嚴密的手術方案,並在顯微鏡加肌電誘發電位下進行脂肪瘤切除及脊髓粘連鬆解、脊髓拴系鬆解手術。

手術2個月後,濤濤大小便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復,膀胱殘餘尿量明顯減少,肢體活動較之前也有好轉。但是,馬雲富遺憾地說,由於患者錯過了手術的最佳時期,壞死的神經已無法修復。

馬雲富介紹,脂肪脊髓膜膨出屬顯性脊柱裂,脊柱裂是神經管畸形的一種,這種先天性疾病發病率非常高,目前已躍居新生兒缺陷的首位,脊髓脊膜膨出一經發現,應該立即手術,手術越早效果越好。

“我們做過手術的年齡最小的患者是剛出生的新生兒,其母親在孕檢時發現孩子有脊髓脊膜膨出,在孩子一出生時就選擇做了手術,治療效果很好,現在非常健康。”馬雲富說,脊髓脊膜膨出手術不但要切除膨出囊壁,而且要鬆解脊髓和神經根粘連,將膨出神經組織回納入椎管,修補軟組織缺損,避免神經組織遭到牽扯而加重症狀。對於長期排尿失常或夜間遺尿或持續神經系統症狀加重的隱形脊柱裂患者,手術要切除壓迫神經根的纖維和脂肪組織。這種手術比較複雜,應由經驗豐富的腦外科醫生操作,在遊離神經根時力求細緻準確。手術在顯微鏡及肌電誘發電位下進行,以避免神經損傷。

來源:大河客戶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