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澤巫術與宗教觀念,維特根斯坦對《金枝》的批評,您如何看?關於月亮與森林女神狄安娜的神話,弗雷澤《金枝》到底講了什麼?

金枝

無論是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史詩《埃涅阿斯記》中提到的“金枝”,還是英國畫家威廉·透納畫作《金枝》裏表現的“金枝”,都並非弗雷澤的著作《金枝》所要探討的方向。那麼,在弗雷澤的“金枝”裏要講的到底是什麼呢?這裏就從有關古羅馬的古老習俗開始說起:相傳在羅馬的內米湖附近的叢林中,有一座月亮與山林女神狄安娜的神廟,按照當時古羅馬的傳統習俗規定,這座神廟的祭司必須由逃亡的奴隸擔任,並以殘忍的方式讓這個逃亡的奴隸殺死現任祭司,只有這樣才能接替新的祭司職位,一旦這個逃亡的奴隸擔任新的祭司,以前的所有罪責便一筆勾銷。同時,還會被冠以顯赫的“森林之王”頭銜。但作爲祭司的職責就是守衛在神廟左右,手持利刃沒日沒夜地看護一棵聖樹,假如有另一個逃亡的奴隸折斷聖樹枝條,就會贏得與現任祭司決鬥的權利,現任祭司一旦被新的逃亡的奴隸殺死,那麼祭司的“王位”就又會被取而代之。而這決定命運的樹枝被名喚“金枝”。

月亮女神狄安娜

弗雷澤說:“我並不是刻意誇大‘樹木崇拜’在宗教史上的重要性,更不是想由此演繹出一套完整的神話體系,恰恰相反,我認爲那樣的神話體系是虛假荒謬的。”這種具有野蠻特徵的祭司承襲制度,即便在古希臘羅馬時代也是不存在的。弗雷澤試圖通過解釋發生在狄安娜神廟前的古老習俗,來求證與其習俗對於有相似經歷的“合理性”,又進一步來說明這些習俗的愚蠢性是難以讓人理解的,但我們不能忽略一個事實就是信仰行爲“沒有”錯誤。圍繞古羅馬狄安娜神廟相關的神話故事,以尋求巫術與宗教的儀式背後的奧祕,在弗雷澤的進一步追溯本源的過程中,推演出了兩個值得深究而疑惑的問題:其一,爲何新任祭司必須殺死原任祭司?其二,爲何殺死原任祭司又要先折斷“金枝”?在提出這兩個問題新的問題又來了,祭司爲何會有“祭司”和“森林之王”雙重身份?弗雷澤通過翻閱典籍得知,包括古代意大利、古希臘以及古羅馬,都存在過祭司與帝王身份重合的案例。

朝聖者的來訪

爲什麼這種集“祭司和王者”於一身的人物,能在人們的信仰活動中佔據核心地位?在弗雷澤對“交感巫術”的梳理中發現,在原始人那裏,認爲世界是由超自然的力量所支配。原始人始終相信自然界有着永恆的秩序,並不會受到外界的人爲干擾而改變自身規律。當弗雷澤說巫術在基礎性原則上是一種僞科學,或者說是一種荒謬與錯誤的物理學的時候,基於對歷史與事實假設的“弗雷澤式”的習俗觀念,只是在爲謀求歷史與事實關係找到了“足夠”結論。正如維特根斯坦對弗雷澤“巫術與宗教的觀念”的質疑:“弗雷澤對人類巫術與宗教的觀念的描述是無法令人滿意的,因爲他所描述的這些觀念看上去像一堆錯誤。”不僅如此,就連社會學家涂爾幹也極爲反對弗雷澤的“巫術思想”,即對人類文明發展皆因盲目篤信“巫術”給予了批評。從本質上講巫術是對願望的一種允諾,而這種儀式行爲實則是“利益鏈條”在作祟,“人神”合一的概念正是對儀式背後“權力”的渲染。

女巫

巫術思想被弗雷澤劃分爲兩個原則:其一,“相似率”原則,即同“因”產生同“果”,這種巫術被稱爲“順勢巫術”;其二,“接觸率”原則,即“實體”切斷到“物質”交互,這種巫術被稱爲“接觸巫術”。而這兩種巫術被弗雷澤統稱爲“交感巫術”,因爲兩種不同的巫術都具有跨空間與跨時間的特點,也就是說將某一物質實體傳輸給另一物質實體,這種神祕感應完全不會受到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弗雷澤斷言,這種“憑藉外顯力量而實現願望”的巫術,要早於“以相信超自然力量且能改變自然進程”的宗教。由於巫術的盛行進而將巫師推向了“君王”地位,但也隨着人類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巫術活動逐漸被宗教信仰所取代。那麼巫術與科學又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呢?維特根斯坦這樣寫道:“巫術與科學的區別可以表達爲:科學中有進步而巫術中沒有。在巫術中沒有發展的內在傾向。”必須承認,巫術與科學的概念是“同一”的,不同的是它們對規律的“差異”認識。

宗教的預言

如果沒有愛德華·泰勒也就不可能成就弗雷澤,如果沒有《原始文化》也就不可能出現《金枝》。弗雷澤畢生都在以泰勒的比較研究方法爲研究基礎,而這種“巫術思想”研究的蛻變對人類學的功績是巨大的。在《金枝》這本鉅著中幾乎囊括了全部“原始信仰”族羣,譬如巫術、禁忌、自然崇拜、靈魂觀念以及神的死而復生等等。雖然在愛德華·泰勒的《原始文化》和《人類學》中對這些內容已有過深入研究,但在弗雷澤看來還有很多東西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就是這樣一位被嘲笑爲“椅子上的人類學家”,也就是這樣一位“故步自封”的書齋裏的學者,儘管他並沒有從深度和廣度上超越愛德華·泰勒,儘管他並不是一位擅長分析的思想家和辯論家,但我們必須承認弗雷澤在“圖騰崇拜起源”、“婚姻、家庭和親屬制度”等領域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就是這樣一位“備受爭議”的人類學家,不僅被涂爾幹研究、被維特根斯坦評說,還曾是艾略特《荒原》開篇感謝的人物。

大祭司面前的基督

本文版權歸語默(號不知先生,字以少,詩人、思想者,著《語默文集》,代表作《世界就在這裏》、《思想末世論》、《道德黑洞》)所有,未經許可,不得使用。

本文配圖均是與英國人類學家詹姆斯·喬治·弗雷澤相關的繪畫作品及歷史資料背景照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